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交大任教三十载,她既是引路人,也是知心人!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01月16日

兢兢业业,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


默默耕耘,坚守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循循善诱,亦师亦友实现启智润心




她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启明灯


三十年来坚守三尺讲台


她保持热爱的初心


便是做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人


2023年教书育人一等奖获得者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赵亦希



留校任教三十载,赵亦希作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深耕教学,做好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一名教师,把课上好就是最大的初心。”她主讲的《工程材料》作为学院的平台基础课,每年有近四百名学生修读,她积极促进课程改革,引入工程需求的活水,将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起点和终点,通过形象的工程案例,导入新鲜的行业动态,同时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前沿的科学探究。她在课程中增加新材料设计和应用的内容,围绕材料-加工-性能的主线设计教学,使得学生有了完整思路。在每一期教学中,她都会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分享材料在各个行业的最新应用,极大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工程材料》获评上海市重点课程,获批上海交大在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建设立项,并于2018年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她注重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组织团队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分析评教结果,共同设计教学实验环节,并通过试讲、听课等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青年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指导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在这样的团队感召力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两位青年教师荣获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团队的多位教师被评为最受欢迎教师。 



围绕培养“卓越汽车人才”的目标,赵亦希以能力培养和成果产出为导向,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和重构。她积极与企业合作实践项目,倡导以实际研发场景为背景,形成多层次闭环反馈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知识内容局限。她建设工程实践第二课堂,保障企业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深度参与,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教师拓宽了科研和应用领域,企业也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她积极参与课程体系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优秀教师奖等多项荣誉。




科教融合,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赵亦希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坚持教学与科研“无缝对接、融合发展”,将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融入到课程教学、专业引导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科研的向往。她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现场,从工程问题中抽丝剥茧,找到科学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围绕航天火箭、大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立足应用、扎根实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她因势利导、启智润心,制定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符的研究方向,既“放手”又“扶持”,帮助每位学生实现最大教育增值。面对初遇科研的学生,她不断鼓励他们,要放开思路,多看多想,触类旁通,即使出错也不要紧,遇到挫折“不做逃兵”,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她经常会和学生们“辩论”,抓住一个问题问“为什么”,通过不断的追问,越辩越明,在不断的火花碰撞中,发现新思路、新方法、新点子,激发学生创新求知的热情。




立德树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赵亦希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多年,同时也是研究生班主任。科研方面,她耐心指导,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极大的科研自由和支持;生活方面,她与学生拉家常,调心态,温和亲切的态度令学生如沐春风。团队有近200名研究生,说到每位学生的情况,她都如数家珍。她总是主动深入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引导学生既要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还要积极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努力将价值塑造、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曾经有学生泪流满面向她哭诉读研的困难,觉得自己无法坚持下去,赵亦希当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帮助他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与竞争力。通过次次耐心谈话,慢慢打开他的心结,并与思政教师、家长形成合力,用一片爱心为学生保驾护航。



她把班级和研究所打造为“磁力场”,组织集体参观、启航教育、体育比赛等,营造积极向上氛围,让学生们尽快地融入集体。学生们遇到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找到她。曾有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赵亦希仔细阅读他的简历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以长远的目光分析利弊,帮助学生认清了择业方向。在她的带动指导下,团队学生两次问鼎“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入选全国百支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互联网+”上海金奖等奖项。她还积极引导毕业生与祖国同向同行,多人进入国防军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甘做铸就国之重器的螺丝钉,努力成为科技强国的生力军。她也多次获评校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称号。



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学习得到


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用全新思路带领学生寻找科研乐趣


用一片爱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三十载耕耘教书育人热土


为老师的悉心付出点赞!

【责任编辑:曹竞】

陕北民歌唱响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5 13:12:38

“君生我未生”无关爱情,唐人无惧相忘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7

《繁花》落幕:小说“二度创作”如何大放异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32:51

杨军:拉开海昏侯墓的历史大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17

文运启国运 大业见华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4

如果与李白面对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3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32:50

杨军:拉开海昏侯墓的历史大幕

中国青年报2024-01-12 06:29:45

13岁天津女孩用琴声和镜头讲述城市之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8 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