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追梦西政人|张军:在地球另一端做律师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01月16日

歌乐染翠,法府毓秀,贤才辈出,群英璀璨,济济多士。从京畿重地到边疆荒漠,从大江南北到海外寰宇,从名家云集的名师讲坛到偏远小镇的简易法庭,西政人秉承西政精神,以浩然正气和家国情怀,竭力前行,铸就了西政人的卓越品牌。自强不息,奋进建功,一代代西政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书写了灿若星辰的奋斗故事。


30年后

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30年后

你再次见到印象中年少的同学

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太久没见了,我必须回来。”法88级校友张军踏上了从巴西去往重庆的飞机,他要去母校参加法88级毕业30周年聚会。尽管此次飞行要花费30多个小时,但是张军热情不减,激动万分。




东北人,西南政法学院法88级学生,目前是巴西Demarest律师事务所中国部负责人。在黑龙江省交通厅从事行政工作十年,担任远东路桥公司副总。1994年获得律师资格,1996-1997吉林大学行政法在职硕士, 2005-2006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国际法硕士学位,毕业后收到巴西诺劳亚律师事务所邀请去圣保罗工作,帮助其建立中国上海和北京办公室,2007年至今先后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上百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在巴西投资运营提供法律协助,见证多起中企国际化经营成功和失败案例,为中企在巴西投资保驾护航。同时,任广州仲裁委仲裁员和深圳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首任调解员。参与中巴体育文化交流及慈善捐赠等活动,促进中企落地生根与本地融合,连续十余年在国际权威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获评上榜律师。



南下求学 · 西政记忆


三十年里,经过翻新建设,学校增设了渝北新校区的同时,仍旧保留着属于沙坪坝老校区的回忆。2023年10月21日上午,张军和同学们来到老校区“校友之家”,参加西南政法大学法88级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尽管岁月在大家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张军仍能辨别出他们年少的模样。在校友会上张军和老友们攀谈甚欢,互相打趣。





少年未老,学校外的火锅店还是老味道,觥筹交错间,张军他们好似回到了三十年前。

1988年,学法是当时的热潮,西南政法学院是法学类的重点大学。张军对父亲说,“我要学法,当法官当律师!既然要学,就要读最好的。”父亲和叔叔趴在中国地图上寻找西政位置的画面,张军还历历在目。从东北到重庆,3000多公里,绿皮火车足足开了三天三夜。“年轻就要出去看看,越远越好。”18岁的张军凭着一腔热血带着七大姑八大姨给的生活费跨越大半个中国,一路南下,坐上了去重庆求学的列车。





在西政的生活简单却也快乐,上课看书学习、下课打球唱歌.....张军的大学生活就这样拉开序幕。离家太久难免思乡情切,学校当时只有行政楼楼下才有电话亭,加上通讯条件也不好,张军给家里打电话通常要从重庆转四川再转到黑龙江的中转台,40分钟过去了好不容易才能和家里说上一句话。没说上几句话,常常就因为费用或者信号原因不舍地挂掉.......





他回忆起上课时光,“西政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有一学期学了16门课,8门选修,8门必修。那时候我们班有些同学虽然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但专业课没有一个人逃课,都在认真听讲。西政老师也很负责,专业度非常好。当年西政的那些老师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正是有了西政那些年的专业训练,我们的法律思维得到了成体系地培养。”谈起西政,张军一脸自豪,“社会上流传西政的学生好用,这就是西政口碑。”



离开西政30年,张军微信朋友圈背景仍旧是西政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八个大字。张军说,虽然自己有多段求学经历,但对于西政的情结最深,每一次回来,都像是寻根的感觉。人生最关键的四年青春是在西政留下的,西政生活影响自己一辈子。“博学教我们学习新东西,笃行希望我们知行合一,厚德重法,这么多年我们法律人凭着这份执念去做好法治。从西政出来的各行各业的这些专业人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都是靠西政的精神内核。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是西政的学生。”




勇敢提升 · 筑梦巴西


1992年从西政毕业后,张军决定还是听家人的话回家乡上班,在黑龙江体制内一干就是十年。尽管有一份好工作,张军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一边工作,一边申请到了在职硕士,学习行政法的专业内容。然而有些想法一旦在心里扎了根,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发展下去。张军心里便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想去看看世界!”即使工作很忙,张军也从未间断对英语的学习,记单词、看视频,为出国留学做准备。2002年,32岁的张军处理好了国内的一切,远赴英国开始他的追梦之旅。



毕业后,当地著名企业巴西诺劳亚律师事务所向张军递来了橄榄枝,他们需要一个有执照的中国律师,在英国学习,到巴西工作。这些职位要求似乎是为当时正在找工作的张军量身打造。

张军立马查了相关资料,他发现巴西这块市场有极强的法律需求,具备很多可合作资源,而且其发展方向和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于是,2007年张军来到巴西,开始了自己的打怪升级之路。

凭着出色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张军一去律师事务所就参与到北京和上海办公室的投资建设中,律所业务一下子就做起来了,渐渐也吸引了更多的中资企业来到巴西。在建立各项服务的阶段,张军越发觉得中资企业的未来潜力非常大,他决心继续扮演好中巴之间的前台角色,在这家律所工作了7年。



在巴西工作期间,张军发现律所创始合伙人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对论语如数家珍,甚至说有点偏爱中国,反对中国企业的案件一律不接。合伙人这份难得的中国情怀很让张军感动,在工作期间张军协助在巴西建立了第一家孔子学院,帮助巴西人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为促进学院的后续建设,张军还组织更多中资企业为学院捐助物资。

在巴西工作的这么多年,张军始终用真诚和专业态度践行着自己的法律理念。巴西法律多且繁琐,再加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多中国企业对巴西的法律缺乏足够的了解。通常中资企业和巴西人直接对接要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张军希望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准备能为中资企业提升效率,扫除盲坑。律所在项目前期为中国企业入驻巴西准备公司建设情况、用地审批、风险评估等资料,跟国内的法务或者公司高管对接相关工作,了解双方企业的需求和企业性质。通过对中巴双方情况深入地了解,张军能够替双方大大减少沟通成本,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张军觉得这就是自己工作的意义。


为企业规避风险是律师的职责。尤其是在发现某些并购项目有危机情况时,张军始终保持着真诚态度,“你要跟中资企业讲实话,你不能为了做成而做。如果在项目进行中,发现风险和问题要摆正自己的中国立场,及时跟中方通报,以免造成损失。”

张军认为,人具有社会性,国际化就是本地化。中国律师口碑的积累一方面要做好专业工作,另一方面要促进中资企业与当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张军不仅组织并参与中资企业为当地慈善机构捐助物资,帮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梦想,还组建中资企业足球队邀请巴西合作伙伴一起踢足球,促进中巴交流,牢固情感纽带。


谈到连续十余年入选钱伯斯国际上榜律师,张军说这是一种行业认可和专业认可。对于如何继续“闯荡江湖”,张军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他表示自己会不忘初心,用行动为中资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未来他想继续为中国和巴西做好服务,促进双方关系。





寄语学子:踏实 · 尝试


张军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在大学里学好方法论,打好理论基础,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逻辑,培养以后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张军认为年轻人一定要培养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要阅读纸质书和名著,进一步培养思考的能力。另外他还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多去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挑战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解锁自己的人生体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找到自己的平衡点,真诚待人,踏实走好每一步,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终究会带你走向你想要去的远方。踏实+尝试,这不仅是张军对年轻人的期望,他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做了最好的诠释。





时光流转,岁月在眼角平添的几丝皱纹,让张军多了一份沉稳坚定。如今再一次重新走进西政校园,张军感叹,“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无论做什么,希望未来年轻一代秉承着校训,带着更猛的冲劲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成绩。”

校园里的一砖一瓦好像变了,似乎又没变。道路两旁的黄桷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翠绿的光愈发闪烁。

【责任编辑:曹竞】

陕北民歌唱响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5 13:12:38

“君生我未生”无关爱情,唐人无惧相忘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7

《繁花》落幕:小说“二度创作”如何大放异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32:51

杨军:拉开海昏侯墓的历史大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17

文运启国运 大业见华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4

如果与李白面对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3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32:50

杨军:拉开海昏侯墓的历史大幕

中国青年报2024-01-12 06:29:45

13岁天津女孩用琴声和镜头讲述城市之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8 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