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因交流互鉴而精彩绽放
本版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久前,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办,旨在倡导人类文明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进而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论坛的问题意识之一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奉行或变相奉行所谓的文明冲突论,他们多秉持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狭义文明观,认为文明有高低或优劣之天然区分,且主张以高阶文明替代、吞噬乃至消灭低阶文明,这实则在践行一种文明霸权主义。他们美其名曰在“替天行道”“顺应规律”,实则是掩饰其在国土、经济及政治等诸领域实施的扩张与掠夺。
与此同时,一些人心里或多或少弥散着对自身文明形态的盲目自信或自恋。尤其在复杂的网络文化渲染下,部分人很容易被混淆视听,对他文化或他文明不够包容,对自身文化或文明过度自信,进而陷入唯我独尊的极端境地。
各文明形态的发轫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生长与发育环境,都有其独特性与特殊性,都浸润了各文明主体的集体智慧,都经由长时间的历练与凝结。这种文明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被充分尊重与理解。这种多样性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文明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低与优劣之分,断然不能说我的就是好的,不同于我的就是不好的;经济发达区的文明就是先进的,经济后进区的文明就是落后的;人口占优的民族的文明就是发达的,少数民族的文明就是愚昧的。
各文明形态间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繁荣,才是人类文明正确演进之路径,也是导向全球文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概莫如此。
秦始皇当年派赵佗管理南岭地区,最终建立了番禺城(今天的广州),主要倚靠的是什么?赵佗与当地的百越人打成一片,广泛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与习俗,公开鼓励汉族与百越族通婚,甚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百越人。作为地方首领,他没有站在汉文化的制高点瞧不起百越文化,相反,他深谙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性,主张汉文明与百越文明的深度交融。由此,形成了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为基本特质的岭南文化,为此后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根植了厚实基础。
华人初去海外,经常免不了面临各种文化隔阂,体现在语言、饮食、思维、习惯、价值观等方面。为了在异国他乡建立认同感,减少或消弭文化隔阂,尽量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尊重,一般有两种套路:其一,想方设法搬去当地人聚居的社区,增加与当地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机会,强迫自己放弃使用汉语交流,千方百计地“去中国化”“去中华化”。其二,在积极与主动学习海外语言及文化的同时,也做到“不忘本”,敢于展示中华文明的传统习俗,比如写春联、猜灯谜、吃汤圆、划龙舟、包粽子、吃月饼、祭拜先祖。研究表明,第二种做法经常更容易让初来乍到者在他乡建立身份认同。道理至简,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你自己对母国文明都缺乏自信,如何让别人信任你、认同你或高看你?机械迎合新环境而抛弃自己的母国文化,并不会获得认同。
尊重与包容他文明,也对自身文明保持自信,是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原则。
广大青年思维相对活跃,思想相对多元,是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生力军,他们的文明观对世界文明的交流起到关键作用。囿于他们的阅历与体验尚浅,在各种现实压力及复杂网络舆论影响下,对文化及文明的理解与认知相对容易走偏,需要引导其以更成熟与平和的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亦不妄自尊大。
我不禁想起近日看到的一张照片,记录了第二届“我是广州对外交流小使者”手绘明信片大赛的场景。参赛者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他们聚焦的话题是“广州学生眼中的世界”及“外国学生眼中的广州”,由广州的中国学生画世界及在广州读书的外国学生画广州。余以为,这种双向的面对面交流很有意义。
姚华松(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