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体育 >正文

冠军少年回凉山背后的体育力量

作者: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2月12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 璇)近日,MLB美职棒大联盟携手强棒天使公益项目发起“送冠军回家”活动暨强棒天使荣归故里公益行动结束,强棒天使公益组织内50余名青少年彝族队员荣耀返乡。在过完彝族农历新年后,强棒“冠军之师”重返训练场踏上了新的征程。

 

 MLB“有爱真棒”公益行走进大凉山活动集体合影。MLB供图

 

上车饺子下车面,11月18日凌晨4点,北京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食堂里,热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小队员踏上回家的旅程。历经35个小时从北京到西昌的火车、4个小时从西昌到阿波觉村的大巴车程,队员们终于见到分别已久的亲人。大巴车上挂着“库史木萨,孜莫格尼”(彝语:新年快乐,吉祥如意——记者注)的横幅表明,他们将在家乡共度彝历新年,围着火塘分享这些年在外成长的故事。

“这次小队员们回家,能让家人、同学看到他们的荣誉和变化,也能让更多人意识到,他们的确受到了社会关注,有渠道和平台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这对更多渴望走出山区的孩子能起到激励作用。”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返乡活动,作为大凉山棒球公益守护合作伙伴,MLB随行走访了阿波觉爱慕、依惹等多所学校,在当地开启MLB“有爱真棒”大凉山公益活动,“让体育的力量温暖更多大凉山地区儿童”,在他看来,强棒天使基地的冠军少年们正是一个个“体育改变命运”的鲜活榜样。

2015年年底,中国国家棒球队前队长孙岭峰在北京建立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多年来,他前往四川、云南、宁夏等地的偏远山区向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援手,为他们创造在北京学习棒球的机会。“这些孩子有的父母离世,无依无靠;有的空有一身好天赋,却在大山里蹉跎度日;有的双亲一方患重病,另一方离家出走杳无音信,留下年幼的他们,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靠低保生活,或流落街头任人欺负。”他曾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进入训练基地的孩子,大多是事实孤儿、困境儿童。

据孙岭峰介绍,成立至今,基地已帮扶了来自全国范围内102名困境儿童,他们通过学习棒球或者艺术体操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2018年该项目在凉山启动,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强棒项目累计从大凉山接出75名困境儿童,参加国内外40余次赛事,多人斩获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冠军。

载誉回乡,队员们纯朴不改。他们的行囊鼓鼓囊囊,塞满攒了许久用来分享的零食和玩具;刚进家门,他们就抄起背篓和锄头下地干活儿;在陌生又熟悉的学校里,他们主动向客人介绍以前的教室,但让祁冬印象深刻的是小队员们自信和坚定的眼神,既不同于家乡的同龄人,也不同于4年前初识时候的模样。


 

 强棒少年返乡艺术体操表演传递运动正能量。MLB 供图

 

2020年,由爱奇艺出品、MLB美职棒大联盟战略合作的棒球主题励志纪录电影《棒!少年》成功破圈,以强棒天使基地内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真实成长经历为原型,融合MLB助力中国少年登上国际棒球舞台的背景,讲述了一群“边缘后浪”叫板命运、逆袭成长的故事。这部电影登上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便拿下全场最高的观众评分9.42分,一并斩获“最佳纪录片”和“观众选择荣誉”两项大奖。

挖掘、讲述这个“中国棒球故事”让更多社会爱心组织关注到这群顽强少年,也让多位队员继续获得登上大银幕的机会。今年7月,马虎等多位强棒队员参演电影《八角笼中》上映,MLB在多座城市组织线下观影活动,持续为这群少年发声,助力他们的人生发展。

“他们需要什么?有什么变化?未来如何发展?我们希望持续关注。”祁冬表示,无论是提供物质支持还是动用社会资源讲述公益故事都不能昙花一现,可持续性是践行公益行为的关键,尤其对于拥有120年历史的MLB而言,履行社会责任已经烙进了品牌基因,据他介绍,在美职棒大联盟的比赛中,几乎每场比赛都有回馈社会的环节,“体育应该具有公益属性”。

尽管,中国大陆的职业棒球目前有待发展,赛事体系及影响力相对有限,但MLB仍在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推进公益项目。据祁冬透露,2019年5月,MLB向中国SOS儿童村协会捐赠了棒球装备及器材,“有爱真棒”系列公益行的故事由此展开。此后,该系列公益行活动跟随 MLB CUP 公开赛的足迹,通过设立棒球公益基金、捐赠爱心物资和运动装备、引入棒球课程等多样形式,为青岛、广州、成都、深圳等城市以及中国西部山区等多地的特殊群体予以帮扶,强棒天使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借助本次返乡公益行动,MLB计划将面向青少年的 FIRST PITCH 棒球公益课也带进大凉山的校园,未来将为当地孩子开展棒球教学活动。祁冬注意到,尽管,这里没有地方棒球协会、俱乐部的协助支持,也缺少场地等硬件设施,但并不影响孩子们通过陌生的棒球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他们不知道棒球是什么,但知道回来的哥哥姐姐们是通过棒球拿了冠军,参与公益课后,便能加深他们对于棒球的印象。”

“未来,我们会持续创造更多条件,把棒球公益课带进凉山,更近距离地为当地青少年提供机会。”但祁冬强调,“棒球并非孩子们唯一选择”。在他看来,体育公益并没有项目之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给公益对象提供实际、多元的支持,他透露,今后,MLB还将同步推进棒球场可持续发展等其他回馈社会、践行责任的公益行动,多角度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挖掘更多棒球公益故事,“让棒球成为媒介,帮我们传达体育对青少年的正面塑造、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曹竞】

你好,朋友|80后文博人张鹏:博物馆给城市注入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8 16:59:54

非遗进校园 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8 15:57:16

古人的审美有多绝?看御窑瓷器就知道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2-08 14:43:06

这个世界每天与戏剧共享真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7 06:45:09

十年演绎音乐剧《罗阳》 筑梦航空强国

中国青年报2023-12-07 07:38:16

传统文化怎样“潮”起来?|中国青年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6 16:40:48

在乡谣里聆听丰收的声音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2023-12-06 15:18:40

泪目!原创歌曲《牵挂》致敬志愿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6 11:04:18

把你的画留下,把我的诗带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5 1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