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体育 >正文

一群山里的孩子如何成为学青会攀岩赛场的最亮明星

作者: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1月08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宁11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文及视频)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攀岩比赛今天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馆开始第一天的赛程。在本次学青会攀岩比赛中,广西代表团的南宁队和北海队共有14名运动员参赛,其中,12名运动员为马山籍。今天,这群来自马山县本地的攀岩少年在比赛上大放光彩,他们包揽了男子随机速度赛和女子随机速度赛的冠亚军,并且在这两个项目上都各有三名选手闯入前四名,展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马山县选手的抢眼表现成为今天学青会攀岩赛场的最大亮点,但这样的结果绝非偶然。


11月8日,获得本届学青会攀岩男子随机速度赛前三名的队员和教练合影。南宁市队的两名选手获得冠、亚军,均来自马山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摄

11月8日,获得本届学青会攀岩女子随机速度赛前三名的队员和教练合影。北海市队的两名选手获得冠、亚军,均来自马山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摄

马山县是南宁市的下辖县,距离南宁市仅有不到百公里的路程。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得这里遍布“馒头山”,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2020年之前,马山一直都是国家级贫困县。 

一座座“馒头山”曾是马山贫困的象征,但在另外一群人眼里,这里却是一项运动的天堂。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馒头山,往往都有着整面的悬崖峭壁,这可是进行自然岩壁攀岩运动的绝佳场地。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余建新向记者介绍,马山的自然岩壁资源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也是为了提振马山的经济,从2017年开始,中国登山协会与南宁市、马山县当地政府共同打造马山的攀岩运动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余建新介绍,马山县一方面对自然岩壁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古零镇成为国内首个攀岩特色小镇,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推进攀岩运动走进校园。

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校长玉电林介绍,2017年以来,攀岩成为了学校的必修课,即每周三节体育课中必有一节为攀岩课。“我们这里的孩子,从小爬山爬树,身体素质都特别好。据我观察,我们这基本上没有不喜欢攀岩课的孩子,因为每到攀岩课上课的时候,我看到的都是孩子们非常期待的眼神。”

 在攀岩课全面走进学生的同时,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队也组建起来,目前已有50名队员,其中小学生30名,初中生20名。今天在学青会攀岩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马山籍学生中,就有两人正在或曾在古零镇初级中学学习攀岩。


11月8日,本届学青会攀岩男子随机速度赛。图为选手在比赛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摄

此次学青会攀岩比赛的举办地,也是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的攀岩馆——一所中学能有这样一座高标准攀岩馆让人惊讶。玉电林介绍,这座攀岩馆最早是露天的,后不断改建,直至成为现在这座可承办学青会比赛的高标准场馆。攀岩场地是学校开展攀岩运动的基础,但这座场地不需要学校花一分钱,都是政府投入。除了场地之外,学校开设攀岩课、组建攀岩队都需要专业的攀岩教练,这个工作肯定不是普通的体育老师就能胜任。也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古零镇初级中学目前拥有六名攀岩教练,其中两名是在编的攀岩教练。学校攀岩队的日常训练、投入,包括给一些贫困孩子的奖学金,都是由政府设专项资金予以保证。玉电林表示,对于学校来说,开展攀岩运动基本上没有任何顾虑和负担。 

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只是马山开展校园攀岩运动的一个缩影。据南宁市攀岩队教练何琪介绍,马山县的二十三所学校已经建有攀岩墙,大部分马山孩子都可以在学校接触和学习攀岩。随着攀岩运动在校园普及,那些有攀岩运动天赋并且希望在攀岩道路上走的更远的孩子,会被挑选出来进入学校的攀岩队。马山县也为具有攀岩特长的孩子设立了专门的升学通道,马山县最好的高中——马山高级中学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额用于从全县招收攀岩特长生。据何琪介绍,从2017年开始第一批接触攀岩的马山孩子,已有不少人凭借攀岩特长考上了大学,这对于后面继续学习攀岩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此外,马山的孩子在各项攀岩比赛上也开始崭露头角。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马山县青少年攀岩选手在广西区内外各级攀岩大赛中,已获得115枚金牌、105枚银牌、95枚铜牌。

今天在本届学青会攀岩男子随机速度赛夺得冠军的何鑫,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也能像师哥师姐们那样以攀岩特长升入大学,他同时也有远大的竞技梦想, 他期待自己能从南宁市队进入广西区队,再进入国家队,最终能有机会去奥运赛场上冲击金牌。


11月8日,本届学青会攀岩女子随机速度赛。图为选手在比赛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摄

本次学青会的攀岩项目规定参赛选手的年龄在12岁至15岁之间,是不折不扣的青少年比赛。在今天的比赛上,广西的两支参赛队南宁队、北海队共有6人闯入男、女随机速度赛的前四名,这6人全部来自马山县,成为今天比赛的最大赢家。在过去几年持续打造攀岩特色的工作中,马山县在攀岩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从小就与“馒头山”为伴的大山的孩子,攀岩就像刻进他们骨子里的基因一样已经被唤醒,为他们拓宽人生道路,而更多的马山孩子又会以他们为榜样,攀上岩壁、追求梦想。



【责任编辑:曹竞】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