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纪录片《我辈复登临》:北京长城的人间故事

作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1月08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董耀会和同伴从山海关出发,历尽艰辛,历时 508 天到达嘉峪关,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徒步考察长城的壮举。从此,董耀会一次又一次地登长城,进而研究长城,宣传长城知识,成为长城文化的专家。

1987年,在了解长城的愿望驱使下,年轻的军旅作家刘方炜和金辉动身攀登、露宿长城。长城使他们生发了关于国家命运的思考,写下了《长城对话录》。于书文生长在怀柔境内的长城脚下,长期的长城之行催生了内心的家乡之恋、长城之思,汇为《龙脊沧桑——行走怀柔古长城》一书。

11月7日起,以北京长城文化带为主题的六集纪录片《我辈复登临》,在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上线,分为《登者》《护者》《居者》《卫者》《观者》《承者》,每集约40分钟。第一集就讲述了这些登长城者的故事。

该片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与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著名纪录片导演李秋生执导。摄制团队前后历经四年多时间,走访了分布在北京长城文化带涉及的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和门头沟六个区的超过24个乡镇,45个村,于38个长城文化带相关点位取景。

团队先后采访百余人次,以现实人物为主线,通过长城研究者、长城保护者、长城非遗文化传承人、长城文化的书写者、长城脚下的居住者等人物,讲述和反映万里长城北京段的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

李秋生说,本片向“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望长城》致敬,延续了其不仅考察长城本身,更多表现长城沿线人民生活状态的风格和视野,选择了由“人”见“城”的表达方式,以第一人称创作者“我”的视角,讲述当下长城人的故事。

片中有爱好跑酷、热衷户外探险的时尚“登者”,有多年守望长城的执着“护者”,有寻根问祖的好奇“居者”,有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立民间长城抗战纪念馆的笃志“卫者”,有不顾家人劝阻、执意寻找长城旧照拍摄原址的暮年“观者”,更有不计酬劳、支撑长城非遗代代相传的无私“承者”。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淡中有味的人间故事,共同构成了“我辈复登临”的图景。

《我辈复登临》的副标题为“北京长城文化带考”,北京三个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概念,于2016年写入《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推进实施,并正式写入新版的北京城市总规,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北京长城全长520.77公里,长城文化带贯穿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约占北京市域面积的30%。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乔卉介绍,《我辈复登临》是文化研究院围绕北京市“一城三带”建设,推出的纪录片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该系列纪录片第一部《山·水·道——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考》已经上线,第三部《北京大运河文化带考》(暂定名)也正在摄制过程中,将于2024年推出。(本文视频与图片均由剧组提供)

【责任编辑:郭韶明】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