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教育强国,南开何为?

来源:南开大学2023年11月06日

民族复兴,教育强国,南开何为?

10月17日是南开大学建校104周年纪念日,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等嘉宾做客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天津市教委、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合作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教育强国的天津实践——2023天津高校校长访谈”,讲述南开大学弘扬爱国传统和坚韧不拔的办学精神,牢记使命,守正创新,以爱国创新之姿,开启“知中国,服务中国”新征程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南开大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发挥学校文理并重、突出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在国家急需、面向未来的领域做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创造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知中国服务中国,从历史映射未来

1928年,南开大学创始校长张伯苓在主持制定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写道:“吾人为新南开所抱定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自1919年诞生之日起,南开大学就坚守“教育救国、兴学强国”理想,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

牛文利表示,南开大学在五四爱国大潮下建立,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无不以国家需要为根本。“南开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20世纪3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经济研究所,培养研究生、创立南开经济指数;建立应用化学研究所,为解决中国近代制酸制碱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杨石先老校长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为解决国家急需有机磷系列农药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何炳林院士1958年建立第一个高分子教学研究机构,在离子交换树脂研究方面,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重要贡献……”

牛文利认为,这些生动的例子对于今天最大的启示是,“在任何时期,作为大学,始终要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发展学科,办出特色。特别是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核心关键技术、设备的自主可控,需要一批能够解决国家‘ 卡 脖 子’、‘ 卡脑子’、‘ 卡嗓子’问题的人才,需要更多‘ 从0到1’的科研突破,还需要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南开大学在化学、生物、物理等物质科学方面,数学、光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方面,都有学科优势和国家级平台。”



传承爱国基因,以行动报国强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对这座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百年学府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将爱国奉献的精神,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牛文利介绍,南开通过多种方式,让每一名新生从入校之初就感受到南开厚重的爱国传统和基因。“一是校史教育,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公是大公,家国情怀;能是最能,服务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二是重大典礼仪式熏陶。每年的开学典礼,所有新生都要一起诵读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诵读周恩来总理青年时期创作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三是南开的国防教育别具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勉励,在军营中淬炼成长成为南开的一个特色与亮点。”

在南开大学,爱国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要有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行。

节目邀请到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伟伟教授。刘伟伟的科研工作面向国家环境治理需求,二十年如一日从事大气污染光学探测前沿技术研究,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取得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在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等重要科研成果,以科技之名,展报国之志。

刘伟伟出生在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江苏淮安,1994年考入南开大学,深受周总理爱国奉献精神的影响。刘伟伟在节目中表示,“从我出生,一直到中学毕业后离开故乡淮安,一直是周总理的精神激励着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有幸考入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又是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伴随着最深的烙印就是爱国主义。”

大学毕业后,刘伟伟赴国外留学,留学期间,他经常访问老一辈海外华人,了解华人在外奋斗经历,感受他们期望国家强盛的殷切期望。2007年,刘伟伟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国,“最让我感动的是母国光院士,求贤若渴地和我交流,给我描绘了国家的需要,也介绍了南开可以给予青年人才的大力支持,让我更加义无反顾地回到南开。”

刘伟伟在承担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项目研制在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过程中,领导项目组利用不到2年的时间完成了普通项目7、8年的研制任务。刘伟伟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他的工作时间不是“996”,而是“711”,全年无休无假,外加数不清的通宵工作。中间为了实现一项测试任务,可以一夜之间驾车往返京津两次。

刘伟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天宫一号、二号,解决了舱内有害气体检测、大气雾霾高精度探测等国际航天工程技术领域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这是一项完全中国人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也强化了我们科研工作的自信自立自强。”



立足天开园,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开花结果

今年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作为天开园的重点依托高校,服务天开园发展,南开大学责无旁贷。

南开大学资产公司总经理李玉峰在节目中透露,“到10月12日,南开大学在天开园‘一核两翼’共注册企业146家,其中,核心区注册企业104家,企业入驻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对于入驻天开园的师生校友企业,南开大学从多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在前期对入驻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企业主要有几个困难,第一是融资难,第二是初创企业运营难,第三是科创生态不够丰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开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在应对企业融资难方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开校友企业家设立的新开湖基金已经正式成立,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四个项目已经基本达成了投资意向。10月13日,南开校友企业联谊会的品牌活动新开湖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进一步优化了校友基金群,引导校友加大对园区的关注和投入,同时我们也始终注意发挥我们骨干校友的社会资源聚集能力和号召力。”李玉峰介绍。

此外,南开大学还开启天开园高端人才“定制”培养,在金融学院金融专硕项目中开辟“技术转移与科创金融”新方向,聚焦科创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南开大学注重给学生广泛地“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牛文利分享了南开大学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

第一,南开大学将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在课程设计方面,不仅注重学习已有的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南开现有8个拔尖人才班和7个强基班,通过贯通培养的方式,鼓励跨学科交叉,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特色班等方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专门设立创新思维课堂,学生可以参与导师重大创新项目,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行业和学科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等。

第二,从创业角度,通过众创空间,南开大学提供有组织的项目指导孵化、赛事组织、邀请优秀创业校友沙龙讲座等。比如今年开学典礼,学校就邀请到1991级计算机专业校友、《长安三万里》监制、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还有很多创业成绩显著的校友都在邀请之列,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故事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创业中来。目前,南开大学的创业人数、创业团队数、项目数都在逐年提升。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2020级本科生、天泓之治青创公司CEO何骋昊是学生创业的优秀典型。在谈及自己的创业缘起时,何骋昊表示,最初正是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校训激励着他不断思考如何运用自己所学服务社会所需。在亲身经历一场大雨后,他选择从民生工程的角度切入,探索关于城市水管网建设更多的可能。同时,南开大学为学生们创造的跨专业交流平台,也让何骋昊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韦理相识,两人一拍即合,成立天泓之治团队,在多个学科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与来自法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多个学院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成功研发天泓之治“雨污分流”服务集成系统,并初步落地。

同时,校团委青创空间、学院校友讲座论坛的助力也为像何骋昊一样拥有创业梦想的南开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谈及成功的关键核心,何骋昊说:“最重要的是团队思想精神保持一致。”南开精神的传承、南开校风的浸润,指引着何骋昊与诸多南开学子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探寻。



回到乡土中国最深处,贡献“南开方案”

南开大学师生在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的过程中,不仅能“上天”——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天宫一号、二号空间站试验舱,同样也能“入地”——走进田间地头、乡土深处,服务乡村振兴。

今年7月,南开大学迎难而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提供助力乡村振兴的“南开方案”。目前首批工作站已经建立70多个,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为什么要建立工作站,初心是什么?“我们建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初心就源于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实践与传统,源于浓浓的爱国情、报国志。”南开大学团委书记贺文霞表示。


贺文霞在节目中介绍,乡村工作站结合了南开各个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来开展工作,每个工作站均设立当地站长、校友站长以及校内专家站长,从多维度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工作站建立几个月来,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比如在天津,蓟州区的郭家沟工作站,新闻与传播学院在那里建成了网络直播带货空间,帮助他们建立媒体数据分析模型和助力流量提升的模型,通过全媒体传播促进乡村品牌建设和乡村特色产品推广;在宁河区芦台镇,化学学院在那里建立了工作站,将新的技术在水稻种植中进行示范应用,目前示范应用面积已经达到了500余亩;此外,在南开大学对口帮扶的甘肃省庄浪县,我们也建立了联合工作站,这个工作站由6个学院联合建立,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另外我们还开展优质丹参种植推广,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余亩,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贺文霞说。

据了解,南开大学将在3年时间内在全国建立200个工作站,用5年时间,实现赴工作站开展实践师生人数达到10000余人的目标。回到乡土中国最深处,南开大学正在为解决中国乡村振兴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曹竞】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

走进阿坝,领略博巴森根背后的爱国情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22:31:52

收藏上千“技能”的博物馆怎么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1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