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平 >正文

青平:在农民丰收节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作者:青衣 来源:中青在线2023年10月08日

秋风拂过,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都沉浸在农民丰收节的喜悦之中,采摘、搬运、分拣、称重、装车,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五彩斑斓的果实,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好“丰”景,蕴含着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规划先行,重塑乡村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乡村振兴要抓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这个“牛鼻子”,以“一盘棋”思维确保规划有高度、能落地,推动乡村形态格局、联动体系、发展质量有效变革。同时,编制规划要注意既契合实际又适当超前、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只有科学编制好规划,才能为规划的有序执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科技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董敏芳,带领团队突破机械化育秧瓶颈,打造的工厂化旱育秧基地,成功推广机械化插秧服务、全程社会化服务以技术攻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科技创新在农业实践中可以产生了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现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加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与发展,解放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住农业基本盘,带动农民增值增收。


多元参与,凝聚乡村发展新合力。多元主体的参与是乡村振兴成功之路的基础。正值农民丰收节,各地纷纷举行了精彩纷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有趣而多彩的庆祝活动,也更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贡献的更深层次的关注和行动践行,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要主动衔接、搞好服务、配套扶持、务实推进,形成最大合力,发挥最大效能,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连成一颗心,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责任编辑:王俊秀】

跋山涉水,我们去看一场电影

中国青年报2023-10-07 06:31:03

青年范儿|看京剧故事 品匠人美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07 13:07:39

《非遗里的中国》开启贵州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06 15:21:07

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05 19:37:43

《好事成双》收官,展现都市女性如何完成自我重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05 19:07:58

叮咚!“诗画杭州”站到了,请上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05 18:38:56

这个中秋,《月与你》相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28 10:00:00

青年范儿|从《蒙娜丽莎》看见艺术的内涵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22 21:40:57

快看数据|近八成受访青年会为了美食奔赴一座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27 11: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