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每次被夸奖,我都想逃”|校媒FM

来源:中青校媒2023年08月12日

中青校媒记者 张嘉成(山西大同大学)/摄



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无法坦然面对赞誉。


有人把它叫做“无法直面别人的夸赞综合症”。


“害怕受到别人的期待和夸奖,我会惴惴不安:下次做得不够完美,别人就会发现我的真面目。”


这渐渐地演变成: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成,那也是应当的。因为成功属于少数人,不包括“我”。



为什么“我”更习惯被否定?


用近来的热词似乎可以解释这种心境:“低配得感”。配得感指的是相信自己配得上好的人和物,相信自己能得到想要的,“低配得感”,就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和危险的潜意识——我不配。


中青校媒记者 邹昕颖(吕梁学院)/摄



即使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思维倾向,我们也一定常常羡慕身边这样的人:当一场演讲结束,掌声雷动,台上的ta徐徐鞠一躬,脸上露出得意而不自负的笑容,好像从容应对一切赞叹和认可。


而我们呢,聚光灯扫过身上,望着台下的人疏离而陌生,突然忘记了训练过的谈吐、神情、体态,紧张得流下一排汗,还想尽力看看台下的人表情是否凝重。


我们当然也会期待褒奖呀,当自认为一件事情圆满完成,心中数着秒等待那句“真不错”的到来,只是耳朵真实听见之后,嘴巴立刻又会习惯地陷入轮回:不不,过奖了,没有没有。


“谢谢,我继续加油。”坦然地说出这句话,有多难?




小娟自认为是个“脸皮很薄”的人,善于打退堂鼓。


大一选班长的时候,她觉得终于应该勇敢一次,上台向全班同学“推销”自己。她的竞争者是一位善于交际的男生,他最终赢得了更多票,成功当选。


轮到选其他班委时,小娟沉默了。她想,大家不选择她一定有理由,她不想再第二次当中落选了,这很丢人。


实际上,这也是小娟第一次竞选,以往她都是被直接委任高中班级的课代表、组长。第一次失败的后果是,她几乎放弃了大学期间的全部组织、管理机会。



中青校媒记者 朱成志(铜陵学院)/摄



“我不配”的种子就是这样生根发芽的,当复杂的选择题包裹住我们,我们急切地希望找到一种经验性,不管它是好是坏。


当我们发现了学校边上一家菜很好吃的餐馆,它成为我们聚餐的首选。


当我们第一堂高数课就被难住,我们知道了这门课不简单,要在课下多刷题。


新鲜事物面前,我们总得快点贴好标签:可以尝试、别轻易尝试;喜欢做、不爱做。


一次失败,足够击垮信心,让我们放弃“下次再努力”做到的念头了。




尝过失败的滋味,然后呢?


小涛考上大学以后,觉得一定会成为班上的一个“小透明”。


学校的传统是,会请大四的优秀学生向新生做经验分享。一位学长分享自己的保研经验,他听到就低下头,开始做当天的作业。


在他看来,“保研”是金字塔顶的殊荣,完全不会在他的规划里。他计划大三开始挑一个还不错的考研学校,提前开始备考。


毕竟大学里已发生的事情一直在印证他的猜想: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学习,看起来自己没什么优势;关于那些可以为保研增加筹码的竞赛,他第一次面试一个双创竞赛团队被拒绝后也准备放弃了。


有一次,他的作业得到老师的夸奖,引来同学们来借阅,他告诉他们是因为运气好。“被全部人关注着,太有压力了。”



中青校媒记者 彭昊(北京体育大学)/摄



到了双创团队半年后的第一轮招新时,已经在其中半年的同学向他抛来橄榄枝:“去年无领导小组讨论当中觉得你很有想法,要不要来试试?”


小涛直接拒绝道:“算啦,感觉能力还差很远。”同学这半年肉眼可见的成长,让他觉得很难再追上。


同学反问他:“半年了,你怎么知道现在的你就没有进步呢?”


即使时间过了几个月,他还是会后怕:原来,他几乎要被失败的经验控制住心性,面对曾经的目标,不再觉得可以努努力够到。


但这究竟是保护自己免受二次伤害,还是成为了不愿意再尝试未知事物的惰性呢?他自己也说不清。


可以确定的是,“暂时做不到”,差一点就会引导到“永远不配得到”的歧路。




暂时做不到,不代表永远不能。


走在面试结束后回宿舍的路上,小涛庆幸自己还是选择了再试试。


面试结束以后,他记得主面试官的学姐已经是第二次面试他,告诉他“表达比之前有逻辑了许多”。


他觉得入选与否不再重要。


因为,“配得”不是一种外部认可,需要找到一个心态:我可以,我值得,我能做到。


哪怕面对能力达不到的事情,面对的态度也不是焦虑,而是积极地寻找如何“配得上”的方法。


最后,小涛凭借稳定的学习成绩和入选团队后作为主力参与竞赛的奖项,进入了曾经不敢想的保研名单。他也能够坦然地接受,当他出现在答辩场上收到的赞赏目光,这再也不会成为一种压力。


他知道自己成长的原因,当配得感充沛,他感觉自己永远有一种向上的牵引力,而不是评判自己与一个外界标准是否匹配。



中青校媒记者 金玉川/摄



我与我,周旋久。“配不配?”是一直挣扎的话题。


但失败的经验,除了告诉我们差距,也应该告诉我们“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别在“配不配”的墙外站着发呆,时间就会带着我们去接近目标。


但,不管我们离它有多远,别把到达那天放在计划之外。


选择、褒奖、展示、竞争……当“我”即将成为关注中心,深吸一口气,默念“我值得世上美好的一切”。


【责任编辑:曹竞】

音乐剧《猴王问世》将演 观众亦是剧中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11 11:14:47

牧民也能拍大片,镜头中雪豹有何不同

中国青年报2023-08-11 06:30:15

在音乐旷野中“笙”声不息

中国青年报2023-08-11 07:40:10

“青山绿水的牵挂”全国十城巡展在安吉余村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10 12:36:49

把星空搬进美术馆

中国青年报2023-08-10 07:56:08

见字如面 毛笔写的五千多份录取通知书

中国青年报2023-08-10 06:39:56

你是“旅行考据党”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08 06:56:40

从“中国摄影四十年”读中国、见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08 06:56:49

户外旅行应当与野生动物保持怎样的距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08 06: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