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以检察智慧赋能治理现代化

作者:郝雪 倪建军 来源:检察日报2023年08月04日

“一想到开学后,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有了保障,我们就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江南小学学生家长曹女士望着十字路口装好的红绿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整理线索到制发检察建议,再到提出整改意见、跟进安装进度,小小的红绿灯牵动着群众感知社会治理效能的“末梢神经”。而这只是陕西省检察机关延伸检察职能,以检察建议助推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据悉,2020年以来,陕西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采纳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32件检察建议及相关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检察建议、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发挥了检察建议在堵漏建制、服务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治理效果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委支持助力检察建议刚性落实

行走在西安市灞桥区柳亭路上,仔细观察路面可以看到该路段的每一块窨井盖旁边均标注有“责任单位”“编号”等字样,这被称为“井盖身份证”。然而,半年前,这里时常发生窨井盖破损、被盗事件,严重影响行人和过往车辆的安全。针对辖区多处窨井盖被盗的情况,为保护老百姓脚下的安全,西安市灞桥区检察院积极履职,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对每个窨井盖一一登记、制作档案,对窨井盖实行“身份证式”日常管理。而像这样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从办案入手、促进一方治理的例子还有很多。

近年来,聚焦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助推相关职能部门尽主责、补缺位,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合力,已成为陕西省检察机关的共识。该省检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委工作要求,在全面落实检察建议社会化办理工作中,紧紧依靠党委领导。

该院党组专题向陕西省委、省委政法委汇报检察建议工作,与相关单位积极联动,构建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机制95项。市县两级检察院与同级法院、公安、交通、住建、民政、工信、应急管理、金融监管等多部门构建联动机制,协同共治合力不断增强。

在陕西省检察院的努力下,陕西省委高度重视和支持检察工作。2021年以来,“一委两办”(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平安办)连续三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并于2022年4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建议办理工作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意见》,在总结该省检察建议办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办理社会化工作格局,并明确了4个方面13项具体措施。

今年3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该省检察院关于该省检察建议工作情况报告,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检察建议办理工作是该省各级部门共同的职责任务,并要求各级党委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将检察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其考评体系,作为法治督导和平安建设督导事项,进一步推动检察建议刚性落实,延伸检察建议办理质效。

记者近日在陕西省委政法委、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该省检察建议办理工作推进会上获知,截至目前,陕西省、市两级党委和56个县级党委已将检察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其中,咸阳、榆林已经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省内8市的“一委两办”及7县(市)的党委还出台了相关检察建议社会化办理工作的意见或办法。

努力提升检察建议的含金量

检察建议刚性落实的难题得到解决后,陕西省检察院在实践中又有了新的思考:检察建议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提升检察建议的含金量。对此,该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葛迪说:“我们的做法是在规范上下功夫,在落实上做文章,在机制上花心思。”

位于宝鸡市陇县的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旅游风景区。2022年,受雨水侵蚀、草原生态环境污染等原因,关山草原生态修复问题亟待解决。了解这一情况后,陇县检察院检察官先后10余次深入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进行调研,调查清楚草原草场退化的原因,并结合陇县关山草原以亚高山草甸为主体的植被类型和自然属性,有针对性地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陇县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陇县林业局、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陇县分局等三家行政机关制发了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紧接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治理措施,制定了关山林草地保护方案、陇县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等,划定关山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6.34万亩。”陇县林业局副局长金长宏表示。

为了进一步提升检察建议的社会化治理效能,该院还通过建章立制,与陇县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陇县林业局、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陇县分局等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签署《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推动多部门协同保护草原生态。

记者了解到,为努力让检察建议更具含金量和刚性,陕西省检察院将检察建议制发和督促落实情况纳入对各业务条线、各市分院考核中,并不断提升权重;坚持双月数据分析、季度情况通报、半年综合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跟进指导;采用“检务督导面对面”方式,通过视频问询督导基层院检察长落实;对制发检察建议实行案件化办理,纳入检察官业绩考核,激发工作积极性;邀请专家学者、法官、律师参与该省优秀检察建议评审,近三年评选表彰优秀案件68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陕西省检察机关将检察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贯穿法律监督各项职责之中,以‘合法精准、论证严谨、说理充分、切实可行’为目标,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刚性,确保检察建议落到实处。”葛迪说。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检察建议的问题源于案件,影响和效果又往往超越案件本身。”在陕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丁鹏敏看来,要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社会效果,并非朝夕之功。

“我们以落实最高检一号至八号检察建议为突破口,主动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努力实现溯源治理。”丁鹏敏说。

——为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陕西省检察机关与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加强协作,深入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等活动,形成家庭、校园、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

——为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陕西省检察机关与住建部门协作,督促整改问题窨井盖、消除窨井盖安全隐患,推动该省各地制定规范性文件68件、建立工作联络协作机制69项,召开联席会议169场;

——为落实最高检“六号检察建议”,陕西省检察机关以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安全为切口,聚焦网络空间治理,深入推进“断卡”行动和全链条惩治;

…………

检察建议的质效如何?记者了解到,陕西省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协同联动,持续深化落实最高检一号至八号检察建议,构建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机制95项。2022年,该省检察建议回复率达93.07%,采纳率达99.67%,较2021年均有提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社会化办理工作也得到了最高检的肯定。

“接下来,陕西省检察院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法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陕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光表示。

【责任编辑:王亦君】

温暖一平方|去时代美术馆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27 15:24:11

青春主场!成都大运会双语先导片来了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07-28 01:23:01

迎接成都大运会 我们的爱像夏天的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26 22:23:49

莫奈、梵高等36位大师47件现代主义真迹来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6 20:00:33

逾1500动漫IP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漫博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3 1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