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卡努”拐弯去了日本!台风路径谁说了算?

来源:国是直通车微信公众号2023年08月03日

台风、暴雨.......受京津冀地区极端强降雨影响,近日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前不久台风“杜苏芮”登陆我国,第6号台风"卡努"正在东海海域活动。

近期还有台风登陆吗?台风路径到底谁说了算?

“卡努”未来趋向日本东南部

8月3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分析近期全国天气形势。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

表示,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强台风级)位于东海东南部海面上,将于3日夜间至4日上午,

在浙江南部近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未来趋向日本东南部

,强度逐渐减弱。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还将有1个左右台风生成,目前看影响我国的可能性较小。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

说,受“卡努”和季风共同影响,8月3日白天至7日白天,北部湾、南海大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长江口区、杭州湾、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湾岛沿海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风力可达9-12级、阵风13-14级,"卡努"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有13-15级、阵风16-17级。3-5日,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卡努”为啥会拐大弯?

说到底,台风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副热带高压决定的。

没错,就是那个高温、打雷、下雨什么事都要插一脚的副高。副高是台风的“领路人”,如果副高出现断裂或者东退南落,就会导致台风跟着“跑偏”,转向偏北或者东北方向。

“卡努”虽然拐弯了,但是未来往哪里走还有不确定性,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台风威力巨大。“卡努”最近逼近浙江的时候就掀起层层巨浪,甚至打出五层楼高浪。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卡努”及其外围环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和海域将有持续风雨天气。所以,建议沿海各地做好防御准备,附近海域航行船舶注意航行安全。

三重因素叠加导致京津冀等地强降雨

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等地出现历史极端强降雨过程,区域降雨过程强度超过了1996年“96·8”、2012年“7·21”和2016年“7月18-20日”过程强度,为历史罕见。张恒德指出,本次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张恒德进一步分析,京津冀等地极端强降雨过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水汽条件充沛。

第5号台风“杜苏芮”减弱后的低压环流携带充足的水汽与副高外围东南气流汇合,再加上第6号台风“卡努”远距离输送的水汽,两股水汽汇集直奔华北平原。

二是高压系统阻挡。

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大陆高压脊分别位于降水系统的东侧和北侧,两大高压系统合并形成高压“大坝”,阻挡住降水系统的前行,导致京津冀等地出现长时间强降雨。

三是山脉地形的抬升作用。

太行山、燕山山脉的存在,迫使输送而来的水汽在山前受到地形动力抬升作用,更多水汽凝结成雨,增强了降雨的强度。

京津冀地区防范仍面临严重挑战

本轮京津冀强降雨为历史罕见,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山区短时降雨强度大,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山洪、地质灾害,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给京津冀地区防范应对带来了严重挑战。具体来看,张恒德表示有三个方面。

一是降雨强度历史罕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极高。

据气象部门统计,这场降雨量达到了历年同期平均值的两到三倍,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等地的降雨量更大。最大累计降雨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赵庄梁家庄,为1003.0毫米。在正常年份,邢台市一年的总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仅用两天的时间,邢台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雨。北京地区也有两站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远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极值541毫米。在这种极端强降雨的影响下,极易引发城市内涝和积涝,从而给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是山区短时降雨强度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难度大。

此次强降雨过程雨势总体平稳,但山区局地小时雨强超过100毫米,河北邢台(31日2-3时111毫米)、北京丰台千灵山(31日10-11时111.8毫米)、大兴(31日16-18时)等地均出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大。村镇和山区在短时强降雨和过程雨量大的情况下,土质疏松,山洪以及塌方、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极易发生,防御难度大。

三是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京津冀整体防汛形势严峻。

受京津冀地区持续降雨影响,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潮白河下游及北运河等子流域面雨量达150毫米以上,其中大清河子流域面雨量异常偏多,达311毫米,比“96·8”大洪水时的面雨量还要多100毫米。面雨量全线猛增,给各子流域带来极大防洪压力。

天气异常与厄尔尼诺直接联系不大

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88万条,同比增加1.02%。台风、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422%、112%、38.5%、35.3%和18.2%。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年-2022年)同期发布数量最高值。

贾小龙表示,过去的半个月,全国的天气舞台异常“热闹”,主要与台风活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天气尺度系统从6月份开始有关,与目前厄尔尼诺状态的直接联系不大。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上升,将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对秋冬季会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胡庆章】

温暖一平方|去时代美术馆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27 15:24:11

青春主场!成都大运会双语先导片来了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07-28 01:23:01

迎接成都大运会 我们的爱像夏天的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26 22:23:49

莫奈、梵高等36位大师47件现代主义真迹来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6 20:00:33

逾1500动漫IP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漫博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3 1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