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鲁照宁:在全世界网络中“打捞”南京大屠杀史证

作者:张楠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3年05月12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纪念日本投降纱巾,美国以1945年9月2日报道日本投降的报刊为题材印制;1940年发行的书籍《军人的日记——一万公里的战场》,记载一名受伤的侵华日军士兵口述南京大屠杀的细节;1938年4月2日,报道日军轰炸南京下关发电厂的意大利周刊……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美籍华人鲁照宁邀请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朋友们一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他个人捐赠的文物展品前,仔细介绍这些文物的收集情况和展陈内容。今年59岁的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希望退休后,以志愿者的形式,参加纪念馆的活动。”

为这一件事,近20年来第16次回到南京

4年前取得联系后,鲁照宁每次回到南京,都会跟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成员见面。鲁照宁告诉记者,“我们会分享我的收藏故事、我在南京的童年,分享有关南京的图片,那些逝去的镜头”。现任召集人舒克说,鲁照宁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收集这些历史证据而奔忙于国内外,如此义举,令人动容。

这次回到出生地南京,鲁照宁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其中除了极少衣物,剩下的空间被史料、书籍占满。4月26日,他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献了日军军人手牒、美国《纽约时报》等98件(套)海外文物史料。这是他近20年来第16次、累计往返航程近40万公里到此做的同一件事——捐赠,史料累计达2300余件(套),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物。这次他也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无偿捐赠了25件抗战文物史料。他还曾向卢沟桥历史博物馆捐献史料。

聊各种见闻,鲁照宁不时会蹦出南京口音。“我出生在南京,1980年5月7日离开,我那时候才16岁。全家移民去了美国。一家六口人,当时祖母80岁,妹妹才7岁。”离开家乡与熟悉的小伙伴,鲁照宁在美国念完高中,大学时攻读冷暖环境控制专业,1987年毕业后进入纽约联合艾迪森电力公司,从电力技师做到项目督查。读书时书包里常常放电锯、电钻,他也靠打零工、暑期做助教赚生活费,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1985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他首次回到南京,“旧宅还在,同学和亲戚也见了,变化还不大。”再一别15年,2000年11月底,再次回来就感慨于南京天翻地覆的变化,“看到发展带来的希望,童年的亲情也不断浮现出来,之后就经常回来,跟亲朋好友见见面。”

打捞历史寻找证据,从家族到民族记忆

关于南京,不全是美好记忆,还有不能忘却的历史。据父亲鲁振国回忆,1937年,他的祖父在南京有五号门面房和一处住宅房。南京沦陷,房屋被烧4栋,成了废墟。另两处房,门窗、地板、木梁均被拆光,二叔鲁葆寅没有逃难,要留在南京看家,被日本兵发现开枪杀死。在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就镌刻着鲁葆寅的名字。

“我的小姑奶奶鲁美音是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燕京大学读书,1939年去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读护理专业,之后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做空乘。”鲁照宁心痛地说,1940年,鲁美音已辞去航空公司工作,但因战争,航空公司大量工作人员请假,公司打电话请她回去代班,从成都飞昆明,飞机在云南一带遭遇日本战机袭击。“小姑奶奶原本可以逃生,但是听见婴儿的啼哭后,已有身孕的她不顾危险扑身保护婴儿,不幸被日军扫射中弹身亡,年仅26岁。”鲁美音也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的4296名抗日航空英烈中,唯一的一位女航空英烈。

鲁振国的父亲、二叔、祖母、大姑妈、小姑妈、三叔的儿子,均在日军侵华期间遇难。

但在离开南京之前,鲁照宁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不知道这与自己有什么关联。上世纪末,他在海外最大的华人报刊上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新闻,开始有意识地了解这段历史。直到1997年,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火遍美国,详细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鲁照宁也被这本书所震撼。为什么还有一群毫无良知的人在否认这段历史?他开始关注这段历史。

2004年,在卢森堡的网络上,鲁照宁输入南京的英文,搜到一本《生活杂志》周刊。“当我点击周刊,一幅图片出现在眼前,顿时震撼了我。”1938年1月10日,美国《生活杂志》刊登的一张关于南京大屠杀文章的配图,一个中国男子的头颅被残忍地挂在铁丝网上,额头上依稀可见斑斑血迹,嘴中还被恶作剧地塞入半支香烟。后来这张照片,多次出现在纪念馆的展板上,成为证明日军侵入南京的著名照片之一。“美国的史料或多或少会提到南京大屠杀,这些资料湮灭在大量的二战史料中。我终于想到我可以做什么,在全世界网络中搜寻整理日本侵华战争相关史料和证据,用第三国文字、信息、图片来反驳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谎言,向专家提供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2004年春天,鲁照宁决定把他在美征集到的两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捐赠给纪念馆,一本是张纯如著作的英文版,一本是日本人写的南京大屠杀书籍。于是通过媒体联系上纪念馆时任馆长朱成山。 “那是我第一次捐赠,我就承诺,我很愿意继续做下去,为家乡为纪念馆,把历史痕迹‘打捞’出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最后一心一意做下去。”

生活标准降到最低,竞拍史料也有“一掷千金”

搜索、阅读、购买、捐赠,日渐成了鲁照宁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至少两个小时,鲁照宁根据网站搜索结果再自己过滤,挑选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史料,以拍卖或一口价的方式“打捞”这些沉睡的史料证据。 “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大多并不表明相关性,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去甄别。比如这两天我标到的两样东西,没有说明与中国、日本以及二战相关,通过蛛丝马迹一点点找出来,你会发现收获非常大。”

他如获至宝地给记者展示手机里刚刚拍下、还没有寄到美国的藏品。“在没有更多相关信息的条件下,只能靠平时的一些关注和积累甄别。图片里是一架当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被日军击中起火烧毁,飞行员安然无恙,这是抗战的奇迹。”图片里的脸引起了鲁照宁的兴趣。“我看像东方人,点开发现这份报纸上写道,这位中国空军加入美国航空队,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日本轰炸中死亡。由于他的名字是早期移民的中文拼法,所以目前专家还不知道更多照片背后的故事,等我回到美国之后,再慢慢去挖掘他的故事”。鲁照宁已经开始根据中国空军参加美军作战的名单,一一进行比对。接下来还要把收集到日军有计划地进攻南京的最新铁证,捐献给纪念馆。

近20年来,鲁照宁不断增加日军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有的信息非常详细,帮助你去寻找,但这样你拍到的几率就小了,因为同时有别的藏家在竞拍。”从拍卖价格来看,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有些人发现其中商机,会把拍到的史料附上详细信息再次出售,这样价格就会飙升。历史留下的痕迹,一天天减少,“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我就会很失落。”

有一次,他发现一套期刊,共六期,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9年,每一天发生的日本暴行都有完整记录。由于是午夜拍卖会,他干脆标了封顶的天价1000.01美元。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拿到了!“当时特别兴奋!”鲁照宁说,“一掷千金”虽然肉痛,但捐给纪念馆后能得到更好地保存,他觉得这个钱花得值。“毫无保留也不计成本,只是发自内心地想做这件事。历史不能忘。”

“用一片真心去做这件事情。我平常不会主动跟同事讲我做的事情,他们通过媒体报道了解我,我很欣慰。”2015年,鲁照宁受邀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17年,他和他的父亲又受邀参加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说起这些经历,鲁照宁很自豪。鲁照宁给自己起名“铤而走险的大卫”,也有人说要和他一起搜集史料,但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如今他还是“独行侠”。打捞历史,他信奉的哲学是“一个优秀的人是不会停息的,停息之时就是安息之时”。

快问快答

还保持着一口南京口音?

家乡的记忆永远不会少。我们家在美国也说南京话,但跟我女儿、外孙、外孙女就讲英文。我上海话、广东话也讲得挺好。

这次回到南京,还去了自己的母校?

我曾就读人民中学,3年前我跟校方已经达成了协议,想捐献一些史料给母校。我祖母1921年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我手头有一些关于学校的历史记载。但由于疫情的耽搁,情况有一些变化,我这次回来再次达成协议。

打捞出这些历史细节,如何不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

1938年,美国纽约出版英国记者田伯烈的作品《日军在中国的暴行》里面有很多南京大屠杀目击者的描述。1938年,英国出版的《勇敢的新中国》,一位英国教会工作人员亲眼目睹日军的暴行。国际安全区的妇女被掳走,39个日本兵对一个19岁的中国女孩实施轮奸。让人不好受的是,这个女孩也许就是你的姐妹。不仅仅被第三方国家记录下来,日本本国也有类似确凿证据。1940年出版的《军人的日记——一万公里的战场》书里详细记录日本一等兵谷口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我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地下室看这些史料,因为不能面对家人,怕让他们发现我哭。深入到当时的情境会难以控制,常常对自己说停下来,跳出那种痛苦的感受,否则精神会出问题。还没严重到求助心理医生的程度。

退休后购买史料,经费会成问题吗?

应该会是个问题,但只要我不饿着肚皮,能过上最普通的生活,就满足了。做有意义的工作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李丹萍】

首批非遗项目入驻苏州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1 13:59:08

爱奇艺发布270多部新片单,期待影视作品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1 13:59:10

浙江松阳邀请青年设计“国家传统村落公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1 13:59:12

周润发主演电影《别叫我“赌神”》定档6月21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0 22:59:11

“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0 23:11:07

甘肃东乡:文物“活”起来 旅游旺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0 23:00:28

守护困在信息系统“盲区”的生僻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0 09:22:27

如果为百余年的芳华唱首歌?00后们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9 12:30:00

潮音·2023新民歌挑战赛总决赛

广西广播电视台2023-05-09 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