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国内首创,填补空白!为大工点赞!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04月20日

近日,由大连理工大学梁长海教授团队研发设计,联合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国内首创最大单体电解水制氢设备——3.2MPa,1500-2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在江苏无锡隆重发布。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等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合作单位、机构、新闻媒体共同见证了华光环能电解水制氢系统诞生,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千方级高压力电解槽空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彭孝军

在发布活动上致辞并祝贺该技术

成功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该项目由大连理工大学-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开展,从实验室小试技术开发,中试概念验证机,中试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与运行,到华光环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内首创最大单体电解水制氢设备:3.2 MPa,1500-2000 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电解槽采用压力容器标准实施设计,轻量精巧,极大缩短了制造周期,节约用户成本。整套制氢系统具备20%-200%的动态调节能力,适用于储能、动力、冶炼、化工、交通、玻璃、食品、医药、电子等多个场景。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的成功是我校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为进一步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连理工大学与无锡华光环能签署了关于“氨燃烧锅炉技术开发”以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研发”联合研发框架合作协议。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三方将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在成都合作建设零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材料及装备产业化基地,加快低能耗电解槽、催化剂、碳捕集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材料、装备制造项目落地。

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大连理工大学-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开展能源与环保领域的零碳技术路线、技术开发、技术集成、装备制造及应用研究,实施科技成果孵化、标准输出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绿色转型、碳回收管理等提供领先的技术创新支持。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大工在行动!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