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22位,国科大最高级别教师奖!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03月08日


李佩教师奉献奖

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最高级别的教师奖

包括李佩教学名师奖李佩优秀教师奖


旨在激励广大教师向李佩先生学习

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

和学识修养教书育人


根据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教学奖励评选管理办法》

经院系、培养单位推荐

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

学校决定

3位教师获2022年李佩教学名师奖

19位教师获2022年李佩优秀教师奖

(排次不分先后)




1989年至今,桂建芳院士已在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一线耕耘34年,先后主讲《鱼类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和《水产遗传育种学》等重要水产或发育生物学课程,并根据科研进展和教学心得主编了多本重要研究生教材,还出版了《Aquaculture in China:Success Stories and Modern Trends》(2018)等4部专业著作或教学参考书,为我国水产科教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桂建芳院士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条。在教学中,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同学们生动细致讲解生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和育种生物技术,注重立德树人,与学生亦师亦友,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和家国荣誉感的典范;在科研中,他治学严谨,将学科发展动态前沿和个人40多年科研经验相互融合,传学授业,为我国水产学科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姬扬从2008-2009学年开始,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讲授《半导体量子电子器件物理》课程,从2014-2015学年开始,独自讲授《激光光谱学》。从2016-2017学年开始,为本科生授课,包括《力学》和《光学》。


他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重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7本教材和教辅书籍,2020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除了教学,姬扬热心科普工作,经常通过博文的方式介绍学科进展,为推动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平院士热爱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和不断发展,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培养,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张平院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经常从国内外相关的教材中找出更加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有更多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并且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把相关国际前沿问题以及进展穿插到教学上,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在相关方向的兴趣。他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多位学生已评为教授,在其各自研究领域表现突出。




常哲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

作为国科大粒子物理理论教研室主任,常哲老师积极开展学科交流,紧抓学科与学风建设,推动国科大课程建设与改革。2016年起在国科大开设本科生《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从量子物理研究前沿-规范场作为复数相因子入手讨论复变函数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应用,与《近世代数》课程紧密结合系统讲述复变函数;把数学数理方程的视野扩充到学科前沿,介绍数学物理方程在物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在学科发展中的贡献;充分发挥课堂讨论与讨论课的作用,活跃学生思维,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学习与考核的重要手段。


陈波珍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化学科学学院教授

陈波珍长期坚持在国科大教学一线工作,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同时在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打好基础,为将来攻克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成昭华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成昭华负责的教学课件被北京市教委评为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编写《热学》讲义157页,通过了国科大组织的讲义评审;所在教学团队荣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和国科大“领雁奖章”;在教学中把自己的磁热效应和磁制冷等研究成果引入热学,通过与气体对比,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循环过程以及熵的概念;通过经典物理模型在解释固体遇到困难的实例,讲解科研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利用学生学过的力学知识来加强对热学一些原理和公式的理解,注重热学与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的交叉。

董昭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

自国科大招收本科生起,董昭在承担科研工作同时,注重课堂教学,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曾主讲《微积分》《数学分析》和《随机分析及其应用选讲》等多门课程。他强调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两者兼能并重有利于学科的人才培养,认为扎实的研究基础对所讲知识会有更多的融会贯通;他认真践行科研回归课堂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将自己在科研中积累的资料以及新的方法和见解及时传授给学生;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教学内容更趋丰富,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方创琳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方创琳连续7年主讲《城镇化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生课程,连续4年主讲《城市地理学》本科生课程;结合自身讲授的生态文明课,将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政内容融合到教学全过程中去,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国科大“领雁奖章”和北京市优秀本科生专业主讲教师等荣誉。

郭力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过程所研究员

在教学中,郭力综合讲解计算机在过程工程中应用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新增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概述等,并将各部分内容有机融合。除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充分讲解外,还加入一些过程工程科研工作中的实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课程涉及到的领域和内容较多,因此课程尚无合适的教材,为了更好地教学,郭力自编课件,并且每年对课件进行修订。目前,最新的课件总页数已更新到1650页左右。

魏志祥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魏志祥针对国科大国际学生学科背景和基础相差较大的情况,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例逐渐展开;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论文精读和报告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在科研案例分析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对领域的贡献,强调国际合作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的感情和合作意识,教学工作中严谨认真,所讲授课程均获得学生好评。


刘莹

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

刘莹采用“启发式”“问题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发言,逐步启发学生改进算法中的各种问题;以案例为线索,跟随案例的研究过程来逐步传授知识。不但提升学生的自信,还锻炼思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挖掘》坚持全英文教学,曾获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课程、国科大“精品数字课程”;在中国率先开设《基于GPU的并行计算》课程,先后被美国英伟达公司授予全球教授合作奖、全球教学中心、最佳教学中心(中国)。


尚智丛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人文学院教授

近5年来,尚智丛承担国科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和全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在教育思想方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政治思想引领,突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探讨现实问题;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注重通过案例讲授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当前的具体问题;所讲授的国科大专业核心课《科学的社会研究》曾获校级优秀课程。

宋献方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宋献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好自然地理学-水文水资源方向、资源与环境-水利工程方向学科,建立陆地表层水土过程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基地,发展实验学科,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针对不同尺度的流域水循环机理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得大禹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王琛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王琛主讲的《纳米科学导论》是国科大纳米学院研究生的入门和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将宏观尺度经典理论与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新现象、新现象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广受学生好评,甚至吸引了众多一线科研人员旁听。王琛老师默默奉献,淡泊名利,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榜样,他的学者气质和人格魅力给学生带来了深远影响,深受学生尊敬爱戴。


王从洋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王从洋正在教授国科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有机化学I,II》,作为经典的化学专丛基础课之一,有机化学与生物、材料、药物及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对构建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体系至关重要;针对有机化学知识点繁多零碎的特点,王从洋从科学演绎角度挖掘有机化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让学生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理解有机化学,效果显著;讲授的研究生专业普及课程《过渡金属有机化学》,针对学生专业多样、人数众多等特点,采用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有机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被学生评价为“这一年里学到最好的一门课了”。

王建宇 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

因长期从事国家重大航天型号科研任务,王建宇院士所授课程与多年科研工作息息相关,无形中把家国情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思政建设成效;王建字院士在课程中承担90%以上的教学任务,从学生反应和督导结果看,教学效果良好,对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工作上,近些年先后任量子卫星(墨子号)工程总指挥、常务副总师和微重力卫星(太极一号)工程总师,并培养了量子领域和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核心青年团队。


王勇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电子所研究员

在教学过程中,王勇善于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融入最新的科技和理论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讲授的《高等电磁理论》是一门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的电磁场专业课程,曾被评为校级“研究生优秀课程”。


徐平勇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徐平勇担任《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本科生必修核心课程,注重课程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科研讨论、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方式和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许执恒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许执恒多年来担任国科大中丹学院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项目《神经生物学》《高级神经科学》授课教师,有过11年授课经验,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且积极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理念,关注于学生终身发展;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评价满意度高。


于华

国科大硕士生导师

外语系副教授

于华在国科大工作已满21年,任职以来一直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教学工作量非常饱满,讲授包括英语文体学在内的多门课程,课程评估均为“优秀”,多次荣获“优秀课程",是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是外语系硕士学术英语教改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首次开设硕士学术英语课程,带领制作国科大的第一门慕课——硕士学位英语慕课课程,广受学生好评;主编国科大研究生系列教材中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读写教程》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目前已成为国内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权威教材之一。

张爱茜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

张爱茜近5学年,累计授课517学时,主讲课程考评均为优秀,其担任首席和主讲教师的研究生课程《高等环境化学》和《环境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曾获国科大校级研究生优秀课程,其本人曾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和国科大“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称号;参与完成的教学成果“科教融合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曾获中科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左建儒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左建儒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迄今已在国科大和培养单位承担教学工作10余年,具有很强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注重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科研道路上不畏艰难,努力追求真理,弘扬科学家精神;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项,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培养了多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薪火相传,教书育人

 为国科大教师点赞!

【责任编辑:曹竞】

素人登台国家话剧院 演绎经典《茶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7 22:53:28

333幅山水画风景画一展“江山多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7 14:06:06

沿G15感受活力中国 公路寻访纪录片《下一站出口》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7 14:06:17

青春话语中的追“锋”潮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7 14:08:33

北师大音乐剧《往事歌谣》讲述王洛宾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6 13:38:37

刘心武写55位名家的文坛往事:文人风骨、生命哲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6 13:38:39

“波罗诞”千年民俗集中展现 3天吸引了近22万人次打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6 16:16:03

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教孩子认识死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06 17: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