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瞭望》专刊】一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华工答卷”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02月21日

癸卯伊始,万象更新,不忘来路,勇拓新路。春季学期开始之际,新华社客户端、《瞭望》杂志客户端先后刊发了华工校庆专刊《百年恰风华》中的系列文章。学校官微将从即日起陆续转发,以激励全体华工人不忘初心,奋进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创更大荣光。今日转发第四篇——《一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华工答卷”》。


连日来,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工作捷报频传、布局不断。


这一边,学校三支科研团队在原创性基础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分别刊登在Science、Nature上;由学校主导,国内外71名电力领域专家合作编制的一项IEEE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加强了我国在电力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成功举办,学校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伙伴及唯一协办高校。


章熙春书记、张立群校长调研校友企业小鹏汽车


另一边,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张立群马不停蹄,密集到广州、肇庆等湾区城市,以及顺络电子、小鹏汽车等校友企业调研;会见来自TCL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市委政研室的客人……校地协同、校企合作、智库建设不断深入;与中国联通联合研制的全国首个省级5G教育专网启动运行,机器人研究院等新一批高端科研和转化平台即将落地,服务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又有新布局。


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指出,作为以工见长的“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把握高校科技创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责任使命,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顶天立地”,以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应用转化,写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华工答卷”。


顶天研究

贡献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才能在危机中孕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2年10月25日,知名机构USNews发布202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国内地高校共有8个学科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占据两席。


科技自立自强,首在筑基。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跻身前1‰;有2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和重大平台,华南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在国家急迫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前瞻部署,在制约核心科技能力提升的基础问题上奋勇攻关,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探索科学研究的“空白区”“深水区”。


作为世界光电材料研究领域的领跑者,学校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多次刷新单结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近期,该实验室黄飞团队和顾成团队又取得重要研究突破,成果两次发表在Nature上。



李映伟教授团队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


创制了世界首个有序大孔-微孔MOF单晶材料的成果则在Science上发表。这是化学与化工学院李映伟教授团队扛起重任,攻克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在固相介质中难以均匀成核生长的国际难题。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瞄准新兴领域,围绕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布局。同时,构建交叉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机构,创设“学院+高端研究院”新型学科载体。


采用了“前沿软物质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的软物质学科在软物质凝聚态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的Z相被誉为软物质相结构里程碑,在研究利用散射方法表征软物质方面也已经达到与世界齐平的状态。


“从0到1”的基础研究全线展开,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则有的放矢。研“堵点”、瞄“痛点”、解“难点”,学校发挥专业特色,强化协同优势,驱动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努力攻克关系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有时有钱都买不到,因为卖多少个完全由对方说了算。”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健教授指着用芳纶纸制成的异形件无奈地说。这种材料在飞机、高铁、大型运输机、运载火箭的关键部件上不可或缺,然而一直以来却完全被国外垄断。


如此关键材料,岂能受制于人?胡健带领团队长期攻关,终于研发出高性能对位芳纶纸,并在学校支持下,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开启了产业化之路。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个战略及新兴领域。


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总经费超过180亿元,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超过300项,连续4年入围路透社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科技创新30强,2022年居第11位。


布局未来,才能赢得未来。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广东省唯一进入该名单的高校。该学院所在的广州国际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又一增长极,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方面聚力发力,致力于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科学研究高地和高端科技前沿原创成果转化高地。


立地转化

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绿色造纸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实现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陈克复院士骄傲地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到项目合作企业考察,发现昔日人人避之不及的工厂污水口,在经过技术改造后,水质清澈,芦苇茂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婚纱照拍摄地。


陈克复院士率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这一天,他和团队十年磨剑,成功研发了覆盖制浆造纸所有工艺过程的清洁生产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用“科创星火”推动造纸业“老树发新芽、开新花、结新果”。相关技术帮助造纸企业摘掉污染大户帽子,推动了全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融入发展促发展是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全国风气之先的“星期六工程师”到201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的“华工十条”,从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办学到沿大湾区核心城市布局“五院一园一室”等破冰举措,学校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支撑国家和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华南地区首位,2009-2020年获中国专利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第一,蝉联支撑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行榜首位……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被媒体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华南理工大学组织了多支科研团队参与技术攻关,在大桥建设中功不可没:张肖宁教授团队建成国内外首个能够满足力学相似的桥梁截断足尺模型,王荣辉教授团队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的理论计算与测控,赵成璧副教授团队对隧道沉管管段浮运、系泊与沉放等水上施工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大桥波浪、潮汐和海流长期观测与特征分析研究则由朱良生教授团队负责……


深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圈”,是华南理工大学有效打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一大法宝。学校构建以企业科技特派员、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合作“点”,联合研发中心与创新联盟为连接“线”、地方区域创新平台为辐射“面”的“点线面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已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近200个校企研发中心,承担的企业委托项目超1.4万项,总经费超75亿元。学校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重点布局的“五院一园一室”科技成果转化校地协同创新体系,已累计孵化创新企业270余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制造业立省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何小鹏曾经笑言:“要是从华南理工大学出来想造车,只需要在校友群里说一句,学长早就帮你们解决好供应链问题了!”


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智能电动汽车研究的高校之一,多年来着力发挥优势,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在动力电池、电机、充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应用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比亚迪、大洋电机、欣旺达等国内知名企业,还培养了大批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家与技术骨干,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华南理工大学涌现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为服务健康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战略、重大需求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王迎军院士领衔的人体组织功能重建研究团队针对骨科临床精准化、个性化、大缺损修复的迫切需求,在全球首次提出“生物适配”理论,研发的新型骨科修复体系列产品在全国400多家医院、超过40万病例应用,增强型骨再生修复体产品用于承重骨大缺损修复,解决了大缺损骨再生修复国际难题。


新冠疫情发生后,华南理工第一时间集中多学科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检测试剂盒、防护用品、治疗药物、健康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大批成果投产运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把科研成果体现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上,学校人文社会学科齐头并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成果、高级别项目、高层次平台不断突破,成为服务社会的底气。


学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公共政策研究院更是获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2016年,学校公共政策研究院在政策报告中向中央提出创设“环珠江口湾区”。次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内驱外引

激发科学家精神与科研制度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


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仰望苍穹,科学家精神永远在闪耀。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特征和最主要的内涵,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大科研工作者一直培铸的精神之魂。


“所有荣誉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对社会的贡献是永存的。”瞿金平院士发现,我国高分子产品及其制造装备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缺少自主研发的高端制造装备。他和团队持续攻关,取得多项自主研究成果,颠覆了100多年来的传统加工原理,催生塑料加工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刻“蝶变”,3次获国家科技奖,其本人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心怀“国之大者”,华南理工大学推动科学家精神在年青一代中不断传承、弘扬,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主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比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学校鼓励青年教师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弘扬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针对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旧观念,学校实行青年人才破格晋升,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通过精神引领形成内力驱动的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制度支撑形成外力推动,让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激荡出磅礴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在资源配置、科研自主权、人事制度改革、科研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突出创新性、标志性和代表性科技成果,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绩效+贡献”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将“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引导科研人员聚焦使命、服务发展、追求卓越。


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把沉睡专利转化为生产利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其中规定,对全职或兼职到试验区开展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设立成果推广类高级职称评聘系列和晋升通道,将成果转化纳入标志性成果,并在资金扶持、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试验区内实施股权转化的科技成果,其完成人和团队可占股份的70%以上。


在成果转化政策的激励之下,“十三五”期间,华南理工大学新签订自然科学类横向项目超过8000项,合同总经费超55亿元;先后与华为、京信通信、广州数控、联想集团等企业共建了88个校企研发机构;有超700件专利和计算机软件版权通过技术转让、许可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实施转化……


青年教师虞将苗研发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打破了核心材料长期受制于国外技术与品牌主导的局面,现已成为全球高端道路表面磨耗层领域的引领型技术。2018年,该成果在试验区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落地,成功实现产业化,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通道、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白云国际机场等300多个重大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遍及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和海外国家。


内驱外引,科学家精神和科研制度活力不断激发。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华南理工大学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竞相奔腾。

【责任编辑:曹竞】

北京的这片湿地让白尾海雕不愿离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9:42

318国道上有诗和远方,也有当下和当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4:59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首支预告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33

《妈妈的手工课》非遗体验在穗开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38

楼下的智能书柜 带你链接阅读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0:36:09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遴选开闭幕式暖场节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40

《女士的品格》:直面职场女性困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22:11:55

《唐宫夜宴》姐妹篇《水月洛神》即将亮相深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22:12:03

百国万名师生“云上”合奏 唱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4 21:30:00

现实很科幻!《流浪地球2》中的机器人演员来自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6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