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祝贺!4位西工大人荣获何梁何利奖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02月21日

今天上午,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等出席大会并致词。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苑伟政教授、校友谭永华教授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校友储双杰教授、校友刘春跃研究员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苑伟政是我国较早开展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专家,在MEMS芯片设计与制造特别是航空航天特种MEMS芯片设计与制造、柔性MEMS灵巧蒙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并将新兴学科成果成功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3个国家重大专项、16个重点工程。



谭永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兼航天六院科技委主任,航天动力技术专家,我国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先后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0年进入西工大学习,1987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航天学院导弹设计专业,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西工大兼职教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储双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钢铁治金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及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杰出成绩,在钢铁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曾获中国电工钢产业六十年突出贡献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1990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材料学院铸造专业,现为中国宝武集团工程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春跃长期从事水下装备试验、测试设备研制和海军某装备研制工作。作为我国第一代海军某装备的总设计师,全面主持该装备的研制和设计定型工作,并具体组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有效填补国内空白。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多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硕士毕业于西工大航海学院水声工程专业,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首席专家,多型总设计师。


苑伟政教授(左)谭永华教授(右)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由何梁何利基金设立,旨在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设立29 年来,已遴选奖励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产业领军人才1526人,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受疫情影响,2021年及2022年颁奖典礼合并举行。其中,2022年度评选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人1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33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22名。


拓展阅读


莫道微纳尺度小 方寸之地舞大风

——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苑伟政 吕湘连


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教授是我国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的开拓者,长期致力于自主发展MEMS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MEMS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同时,苑伟政教授也是一位拥有人文情怀的老师,可以用他自己的诗篇来表述他对所钟爱事业的贡献。


“梦中思梦原非梦 圆中求圆便是圆”

在日常把握的智能手机里,在飞奔的汽车上,在飘浮的无人机里,都有无数个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在发挥着作用,这些肉眼几不可见的微机电系统(MEMS),正在微纳米尺度空间的芯片里舞动。

这些复杂的设备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幕后主使,新一代的芯片:MEMS芯片。MEMS是集机械、光学、生物医学与微电子工程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的前沿学科,被誉为“在微观领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使能技术”。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引起的是美洲的一场龙卷风,一块MEMS芯片引起的却是全球科技领域天翻地覆的变革。目前MEMS 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俨然成为了一项关系到国防安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关键技术。

然而,在30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学者苑伟政在法国国立高等机械与微技术学院研究学习,欧洲刚开始启动MEMS发展计划。当时很少有人了解芯片,苑伟政却以高度学术敏锐性发现了萌生于微电子芯片技术的微机械芯片技术,“见微知著”,看到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产生的MEMS芯片里蕴藏着“方寸之地舞大风”的巨大潜力,便毅然从传统的机械制造跨越到这一新兴学科方向。

“闯微探纳三十年,方寸芯片舞蹁跹”

1993年,苑伟政带着当时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毅然归国,“思梦求圆”,在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微机械与微细加工技术研究室,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凭着一股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日夜操劳,带领仅有的几个研究生,克服了实验室最初“无资金、无场地、无设备”等一系列困难,白手起家,迎难而上,见山开道,遇水叠桥,在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开始了宏伟的事业。

MEMS研究初期,业内常调侃MEMS的一句话是:“能看不能动,能动不能用,能用不能产”。于是,苑伟政从零开始,国内没有MEMS设计软件就做设计软件,发明MEMS泛结构化设计方法,研发国内首套MEMS集成设计工具;国内加工平台不足就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成套的MEMS工艺线,研究MEMS工艺,发明SOI基MEMS制造新方法,制订首个SOI基MEMS工艺国家标准;国内没有好的MEMS企业,就组织创业,实现微扫描振镜产业化。现在,MEMS已经“动得好,用得上,产得了”,发展势头迅猛。这也就是苑伟政一直强调“先磨刀,后砍柴;边砍柴,边磨刀”的发展理念。MEMS是产品技术,这就要求每个技术环节都必须打通,唯有这样才能有突破,有很好的产品,否则,就只能是“Paper到paper,技术到技术”。

回顾学科的建立过程,苑伟政教授感受最深的就是“肯坚持、有恒心”。认准了MEMS的方向,一坚持就是三十年,才有了如今的成绩。认准了方向,便一往无前!从一无所有开始,靠着满腔热爱与坚持,从一间小小的旧屋子起步。刚开始实验室黑乎乎的,十分破败,但每一名师生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好像有星子在闪。就这样从一间小小的屋子、一台286电脑开始,逐步建成了研究条件和环境达到国际一流的微纳米系统实验室,建成了由30名教师和200名研究生构成的“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创新团队”。

“雕硅镂金天工技,飞天巡洋开新篇”

三十年来,苑伟政带领团队始终专注于MEMS领域,站立国际前沿,针对“卡脖子”问题,瞄准国家急需的高端MEMS芯片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MEMS芯片设计与制造、柔性MEMS灵巧蒙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研究成果成功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3个国家重大专项、16个重点工程:国际首创的MEMS传感器用于某发动机内流场测量等;定制的特种MEMS芯片批量应用于系列重点工程;原创仿秦岭箭竹叶微纳结构疏冰蒙皮装备无人机超百架;研制感知蒙皮实现C919等大飞机的摩阻分布测量分析等。

“天道酬勤策作径,厚德载物善为船”

苑伟政教授用标题中的诗句表达自己与团队不懈追梦的感悟,这也是是他作为普通高校教师的座右铭。他始终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为MEMS这一新兴领域内年轻人的成长保驾护航。他开辟了新兴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负责的机械工程学科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系列,创建国内唯一的微系统工程系,建立的“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主编首部MEMS国家规划教材和教育部研究生指定教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MEMS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培养的博士3人次分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玛丽居里”和“洪堡”学者奖等,4人入选“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优秀弟子遍布海内外。主持的研究成果“创建微纳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从三十多年前的法国小城贝桑松出发,到如今深深扎根于西北这块热土中,再到未来不断探索MEMS研究仿生化、智能化的无限可能。苑伟政将带领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创新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继续扬帆远航!

苑伟政热爱祖国,扎根西部,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造不息,攀登不止,急国家之所需,以求真的科学态度和执著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执著和赤诚在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工作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当谈起这些传奇经历时,苑伟政教授谦逊和幽默的道来:

“本是磨刀人,偶做芯片客。醉舞晶硅半卷书,酒胆说天阔。巧动控飞舟,妙测定星座。莫道微纳尺度小,方寸乾坤硕。”

【责任编辑:曹竞】

北京的这片湿地让白尾海雕不愿离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9:42

318国道上有诗和远方,也有当下和当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4:59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首支预告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33

《妈妈的手工课》非遗体验在穗开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38

楼下的智能书柜 带你链接阅读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0:36:09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遴选开闭幕式暖场节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13:14:40

《女士的品格》:直面职场女性困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22:11:55

《唐宫夜宴》姐妹篇《水月洛神》即将亮相深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0 22:12:03

百国万名师生“云上”合奏 唱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4 21:30:00

现实很科幻!《流浪地球2》中的机器人演员来自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6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