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奔赴热爱,这是中广核人的奋斗!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23年01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当代中国青年

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的

新时代好青年


在中国广核集团

有无数有为青年

不畏惧环境艰苦

不害怕任务繁重

奋战在中广核各一线岗位

在人烟稀少的荒漠高原

在黑暗的设备内部和隧道里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他们的奋斗,跨越了山海

他们的奋斗

推动着中广核不断向前


黑暗中的“孤勇者”


地底隧道

设备内部狭窄的空间

是他们奋斗的地方

面对黑暗

他们依旧从容

毅然向前

他们是黑暗中的“孤勇者”


▲检修人员在进行封闭母线检修工作


▲刘方林在封闭母线的狭缝中开展工作


封闭母线位于常规岛6米,母线导体与外壳之间的间距仅32.5厘米,工作人员在进行封闭母线检修时,要在狭小的缝隙里辗转腾挪,就像完成一套高难度瑜伽动作。母线内部夏天闷热,冬天冰冷,检查人员除了要克服艰苦的环境,还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单福是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一名发电机检修助理工程师,刘方林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防城港项目部的一名电气调试工程师,在封闭母线的狭缝中穿行,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每次进行封闭母线检修时,穿好连体服、戴好口罩、拿上氧表和头灯,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洞”,义无反顾地朝着漆黑的尽头爬去,在黑暗中,靠着头灯的光线仔细检查封闭母线内的每一支绝缘子、每一寸导体状态,确保封闭母线运行安全。这就是核电现场的“瑜伽达人”,他们奋斗在封闭母线管道中,守护每一寸细节。


▲刘文彬在海底排水隧洞


刘文彬是中广核工程陆丰项目部的一名土建工程师。深入地底,是他作为“隧洞人”的工作日常。这个海底排水隧洞深近40米,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高,但刘文彬毅然向前,凭着洞口的一丝亮光,全力协调解决隧洞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核电建设现场的“地下工作者”,他奋斗在不见阳光的地下厂房内,兢兢业业,为核电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美玲和刘帅前往核电站取水隧洞进行设备测试工作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室高级工程师张美玲和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刘帅进入核电站大型长距离取水隧洞里进行设备测试工作。作为设备研发技术人员,为了保证设备可靠性,他们需要到地底20米的取水隧洞里,进行取水隧洞海生物清理机器人军团(包含清理机器人、聚拢收集机器人、探查机器人等)设备开发、调试、维护及大修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机器人设备正常运行。


▲容器检修工程师在压力容器内部开展工作


张晓磊是阳江核电有限公司的一名容器设备工程师。一盏灯、一个氧表、一套连体服是他的标配,全副武装、“鱼跃”人孔门下钻上爬、飞檐走壁,他们被称为“‘罐’男高手”。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狭小,工作时需要来回穿梭,四周漆黑的罐体内便形成一幅独特的风景,大家戏称为 “容器秘境”。高手们的工作往往都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和外部的世界隔着一层厚厚的“金刚”筒体。厂房外微风和煦,"秘境"内闷热嘈杂,汗水浸透脊背,保安全、保发电就是抓住每一个细节,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


高空的“攀登者”


他们不是蜘蛛侠

但攀爬却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或在核岛厂房穹顶上

或在风机的顶端

他们是中广核人中的攀登高手


▲安全壳实验人员在进行安全壳表面检查工作


郑磊是中广核运营的一名安全壳性能试验工程师。沿着室外数十米高的钢制竖梯攀缘向上,跨过1米多高的女儿墙,当汗水沿着帽檐滴到安全壳混凝土表面,就到达了核电厂最大预应力混凝土建筑的顶点,与安全壳“亲密接触”是“安全壳试验者”的工作日常。安全壳顶部无遮无挡,试验者在工作中与高空相伴,在南方的酷暑顶着炎炎烈日,在北方的凛冬体味朔朔寒风。近10000平方米的安全壳表面检查工作,郑磊要在一天内如同“蜘蛛人”般不断地进行攀爬作业,背上氧表,闷头钻进相当于地下室4层深度的预应力廊道,绑上安全带,奋力攀上相当于20层楼高的安全壳穹顶,每一次检查,考验的是安全壳性能试验工程师的眼力,也是体力。迎着朝阳,伴着星光,起身望着核电厂全景风光,低头凝视面前的灰白世界,郑磊用眼睛读着岁月在安全壳表面上留下的纹理,也读着试验者们和安全壳相伴过的痕迹。


▲曾麟在对核岛内穹顶的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进行检查


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综合协调工程师曾麟正对1号核岛内穹顶的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内层安全壳是反应堆厂房的重要核安全屏障之一,其上部为重达225吨的半球形钢制穹顶,顶端高达60米。曾麟严格按照工作程序,确保做到不遗余力、不留死角,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乾鹏在87米高的风机顶机舱外开展校准工作


中广核陕西吴村风电场运维员工张乾鹏为了保障风电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他规范穿戴上十几斤重的安全带,爬上离地87米高的风机顶,站在机舱外对风机风向标开展校准工作。阳光火辣辣地炙烤在他的身上,在完成工作后,他又前往下一个87米高风机机位。


大海上的“漂泊者”


漂在海上

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遇到紧急任务

连续几天吃住在海上

他们是大海上的“漂泊者”

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执行海上升压站吊装任务


中广核工程海上风电分公司员工郭文贺,正在执行海上升压站吊装任务。这个形似“方盒子”的四层建筑是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重达3200吨,起重船吊着海上升压站慢慢地移动,目的地是一百米外的黄色架子,即海上升压站基础。虽然距离只有一百米,但几千吨的庞然大物要精准控制在毫厘之间,难度很大。最终,整个吊装顺利完成,看着“方盒子”与“黄架子”完美对接,郭文贺脸上露出喜悦神色。


▲王晔鑫正在开展海上巡检


中广核浙江嵊泗5#、6#海上风电场运维检修员王晔鑫正在开展海上巡检。漂在海上是他们的常态,有时遇到重要检修任务,他们便连续几天吃住在海上。


▲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


“做电站融资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坐船出海看项目,多少还是有点紧张!”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张鹏团队一行搭乘海上交通艇来到了位于江苏大丰外海的海上风电场,考察海上风电安装船融资项目,对于晕船的一行人来说,来回五个小时的“海路”让大家倍感煎熬。


这样的海路,他们在此后的几年里体验了数十次,经过不断耕耘和详细考察,融资租赁公司已经逐渐成为海工装备融资租赁领域的市场引领者,持有以自升式平台为主的各类在运及在建船舶超过20艘,孵化了一个个扎根海上风电施工的合作伙伴,全部服务于中广核海上风电的发展建设。


荒漠高原的“绿电使者”


荒漠高原

人烟稀少

但他们执着坚守

只为让荒漠高原上、崇山峻岭间

开出绿色能源之花

他们是荒漠高原上的“绿电使者”


▲中广核重庆城口咸宜光伏电站


中广核重庆城口咸宜光伏电站位于海拔2400米高山上,山高路险、岭高沟深,城口蜿蜒崎岖的山岗上遍布着一块块闪耀的光伏板。晨光初晓,电站员工拎起行囊,沿着蜿蜒小道,踏过崇山峻岭,开始了一天的检修之路。行百里路,看青山绿水;登万丈岭,为度电必争。


▲中广核新能源西藏分公司开发人员在拉贡塘草原无人区开展场址查勘


海拔4800米的拉贡塘草原无人区,这是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开发人员开展场址查勘工作的“工位”。再往前行,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部分路段的积雪甚至达到了70厘米,狂风卷着漫天雪花,能见度仅为30米,开发团队车辆在防滑链的帮助下也只能以最高20公里的时速缓慢前进。历时12天,行程3000余公里,藏东南大基地勘测任务圆满完成,开发小组4人暂别了这个特殊的工位,安全返程。


▲中广核库布其沙漠光伏电站


中广核库布其沙漠光伏电站在漫漫黄沙覆盖的“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腹地。运维检修人员们日行万步,穿梭在荒漠中的片片“蓝海”里,书写着沙漠中的绿色传奇。

《中国奇谭》:神仙审美携奇境 入你我之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2 10:30:14

青年画家吴霜的“又一年花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22:05:48

榆林:系列文旅项目吹响行业复苏号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19:44:15

《金枝(全本)》:中原大地上的“还乡之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22:05:46

“影视榜样·2022年度总评榜”揭晓榜单结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22:05:40

豹小花带你看雪中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0 18:40:41

青知讲说人|建筑人的24节气——小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11:00:00

青年范儿·名家说 | 什么是元宇宙的本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1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