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什么?他们赢得南航本科生最高奖项!

来源:青团子2022年12月07日

在南航,有这样一群少年,“科创”“实践”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关键词。漫漫求学路,他们始终以热血燃烧热爱,以青春浸润梦想。让我们一起走近2021-2022学年南航本科生最高奖项——校长特别嘉奖的舞台上。


毕博:铸梦精英,做报国“螺丝钉”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毕博的这份科研简历可以说是年少有为:第一作者撰写EI论文2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持有发明专利5项,作为第二发明人持有发明专利4项,担任2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在科创道路上,毕博始终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他说,作为机械学子,我要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今年11月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毕博与伙伴们联手打造的智翰科技团队,针对现阶段焊接领域存在的痛点,致力于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焊接的难题,用科技创新赋能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由于比赛周期长、项目强度大,毕博也屡次碰壁。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团队伙伴的鼓励陪伴以及自身的热爱与信念下,他最终在国内外111个国家和地区、各地高等院校的340万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金奖。“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遥相呼应,才使得我们的科研道路蜿蜒曲折又充满希望。”毕博说道。


如今,毕博已经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未来,我选择在微纳制造领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依托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微纳电子刻蚀等卡脖子难题,展现青年智慧,贡献青年力量,让中国制造站在世界之巅。”毕博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将继续以螺丝钉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深扎新时代国家制造行业。励精图治逐梦路,志存高远展宏图。”



潘晨亮:履践致远,做航空梦想家



来自南航长空学院2020级长空创新班的潘晨亮受父母影响,从小他就对航模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热爱。随着年龄增长,潘晨亮逐步了解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这愈发坚定了他投身于航空事业的初心。于是,高考后他毅然选择了南航,立志成为一名航空梦想家。

入学以后,长空创新班大咖名师汇聚的高水平课程给潘晨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随之而来的丰富机遇也让他倍感兴奋。班级内藏龙卧虎、高手如云。他迎难而上,创新学习方法,攻克道道难关,收获了4.6的平均绩点,其中单学期最高绩点4.9,连续两年位列长空创新班第一。

潘晨亮的竞赛成绩同样出色,他还参加了力学、数学、物理、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他以过硬本领为履,创新思维为剑,一路斩获国际力学竞赛亚洲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十余项学术竞赛成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潘晨亮一直力求实践悟真知。去年十月,潘晨亮参加了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在第一轮比赛时,飞机空速管出现故障,但是他没有气馁,连夜和队友总结问题、修改程序。在第二轮比赛中,他与团队成员只用99秒就完成了所有飞行任务,精准击中靶标,击败了来自北航、哈工大、西工大等44所学校的其他86支队伍,包揽了该项目的冠亚军,取得了南航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

“科创的目的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潘晨亮如是说道。在今年四月份举行的SAE航空设计大赛中,他与队友设计了一架兼备载荷运输、物资投送以及地面搜索功能的飞机,模拟了森林火灾场景下无人飞行器对地面的高效支援,帮助森林消防员提高应对火场的能力,最终该项目夺得了技术答辩亚军以及总成绩季军。

“进入南航时,我是个追梦少年。在南航的磨练,让我成为了甘于吃苦的科研青年。未来,我将带着一代代南航人航空报国的底色,努力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科研工作者。”潘晨亮说。




吴德琦:矢志逐梦,做勇毅追“芯”人


吴德琦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19级本科生。三年前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华为海思内部信:“芯片备胎,一夜转正”,这件“芯”事让彼时年仅16岁的吴德琦十分动容。高考填报志愿时,怀揣着追“芯”报国梦想的他,选择了南航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课程的难度给了满怀热情的吴德琦“迎头一棒”。号称专业最难的《模拟集成电路》,被同学们戏称为“魔鬼电路”。但吴德琦没有畏难退缩,他积极向老师提问、与同学交流;自学数十门网课、写了上万字“电路”总结,在实验室不厌其烦地反复调试电路,扎实的学习也让他在这门课程收获了优异成绩。

“在南航,要找到我其实很容易,我不在图书馆,就在自习室。”吴德琦笑称。而将近上百页的笔记及自主总结、日均十小时的努力、成千上万字总结、日复一日的坚持也终让吴德琦看到了努力的成果。单学期绩点从3.5飞升到4.3,专业成绩从前30%到专业第一,更在大三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达到满分。同时,数学竞赛和数模竞赛国家等10余项省校级奖项、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年度特别嘉奖也被他收入囊中。

今年暑假,在准备清华预推免时,吴德琦“啃”下二十余篇晦涩难懂的论文,零基础复现集成电路最顶级期刊JSSC里的科研成果,整理面试资料2万余字,最终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成功保研后,吴德琦决定,从追梦人变成引路人,将自己的保研经验分享出来,给更多的人“撑一把伞”。他回顾整理自己保研的全过程,将所有节点和重点复盘记录了下来,撰写出全网最全集成电路保研经验帖。这篇近三万字的长文,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爆款,累计阅读量达到5万+。

站在校长特别嘉奖答辩的舞台上,吴德琦坚定地讲到:“从与‘芯’结缘,到‘追芯逐梦’,再到‘用芯报国’,我走了很远的路,追了很久的‘芯’,才有机会站在校长特别嘉奖的舞台上分享我的故事。未来,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追芯’的队伍。我相信在一代代追芯人的努力之下,中国芯片一定能冲破封锁,实现全面自主化。”



王家祺:笃学不倦,做宇宙探索者


南航物理学院2019级的王家祺,即将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习宇宙学。这一门略带神秘的学科,背后不仅有浪漫的学术情怀,还需要艰苦的努力。“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搞明白——它为何如此,它为何存在。”王家祺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没那么简单。他不仅自学了《广义相对论》等研究生课程,并在大二学年即通过初审参加到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暑期学校中。在校长特别嘉奖的答辩现场,王家祺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从大一到大三,均以绩点4.2的成绩排名专业第1。单学期必修绩点达4.8,创南航物理专业近5年的新高。与此同时,王家祺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最佳选手奖等19项校级及以上荣誉。

【责任编辑:曹竞】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