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我在_____,距离_____公里,想你

来源:武汉大学2022年12月07日

有些思念

注定会在冬日里疯长

风越冷,思念越深

正如你对武大的记忆

总会在这萧瑟的季节里

翻涌而至

像不期而遇的午后暖阳

像久别重逢的故人相聚

喜悦,温暖,嘴角上扬

你在哪里?

距离珞珈山多远?

想念这里多久了?


我在河南郑州 | 距离武大约523km



某天从考研自习室出来的时候,一抬头透过树影看见天边由粉至蓝渐变的天色和一弯浅浅的月牙,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珞珈山。


四个春秋,无数日夜变幻,我也曾独自或和友人一同在樱顶,在总图,在凌波栈道,在万林,在湖二楼顶..……在学校的每一处看过数不清的暮色,或是吃完饭走出食堂时的无意一瞥,或是在湖边听着水声风声的专门等待,又或是某天傍晚暴雨后隔着树影看见天边漏出的金光,于是拉着身边朋友风一样跑上楼顶,而后被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震撼......


四年如一瞬,但我清楚记得在武大看到的每一次晚霞,和一起看过晚霞的那些人,此刻,我无比想念珞珈山,想念他们。


@咩咩


我在湖北恩施 | 距离武大约537km



忆母校


十五年前,我懵懂地来到珞珈山

成为珞珈的一粒微尘

十五年后,带着母校赋予的光环

我在鄂西的山村里奔跑

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但无时无刻我都怀念在珞珈的日子

怀念和我的同学们

一起到教五、教四、教三追赶清晨的朝阳

一起到工学部、信息学部遥望月夜的星光

一起爬珞珈山,一起在樱花节和游客抢镜头

一起在樱顶畅想邂逅一场爱情

一起在奥场奔跑在运动会的角落

一起在梅园小操正大光明或者偷偷与另一个人看一场电影

一起在老图或者理学楼去抢一个座位

一起在湖滨的水上戏水

一起在冬至的湖滨食堂包饺子……


三十年一个轮回,十五年算半个

珞珈的人、珞珈的事、珞珈的景

依然如新,历历在目

不管走出多远,希望我们都还是那个珞珈少年

愿珞珈的一切越来越好


@陈桂清


我在湖北恩施 | 距离武大约537km



转眼已到恩施驻村一年半了,白果树村的这棵340多岁的白果树又已满树金黄。还记得2002年这个时节,我们班一起到物理楼做实验,看时间还早,就跑去了樱花城堡,一眼望去,看到对面的银杏树满树尽带黄金甲,那时才知道这也是母校秋天的一景。樱花大道旁那三棵大银杏树是否也已金黄,铺满了情人坡?


9月5日,我们“光信二班的集体宿舍”群早早地弹出“致青春,致我们相识相聚二十周年”,又打开了大家回忆的闸门:班级第一次登樱花城堡、第一次夜游、第一次远足……每个场景都那么清晰亲切。或许每个离开武大的WHUer,都时常想起在武大的人、景、物,可惜如今我只能用村里的大白果树来缓解大家的思念了。还在校的同学们,珍惜在校的每一寸光阴吧!


@郑现镇


我在上海 | 距离武大约822km



今年次次到武汉,都心心念念要作为临时访客重返校园,不变的当然是珞珈,一幕幕回忆,从飞机落地天河机场的第一刻起就显得非常直观:“武汉战疫”小程序一扫码登记,直接就自动填充好了我在武汉的住址,惊喜地发现原来后台大数据从未忘记我在八一路299号珞珈山的过往,转念一想也不奇怪,那确实是我十多年前在武汉市居住证上登记的住址。一点儿都没有错,每一次,我确实都是顺理成章地“回珈”。


@陈凯帅


我在上海 | 距离武大约822km



朋友圈一条一条往下翻,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在武大留下了这么多回忆。大一刚开学,我从图书馆回宿舍,经过万林的时候,留下了这张照片。后来,我走过很多次。从刚开始和同学一起找路,到熟练后给游人指路,武大每个角落都填满了回忆。临毕业时走在校园里,可以自豪地说出:这里曾开出那年的第一朵樱花,那里我们打过一场艰难的比赛......


毕业后再见到WHUer,无论在校时是否熟悉、是否认识,总觉得是亲切的老友。想起在武大时的点点滴滴,好像又被梧桐絮迷了眼睛。想重来一次,推开教室的门,坐在常坐的位子上,听喜欢的老师讲完一堂课;想回珈看看,见一见逐渐沦为网友的你们,聊一聊我们的变化,约一顿饭碰一下杯。我很想你,很想你们。


@范木子


我在上海 | 距离武大约822km



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学位四年有余,初春时实验室后面的几颗樱花树却总能让我想起武汉大学。这期间回珈两次,每次去都会去樱顶看看。第一次回珈住在广八路上的那一夜,激动的没有睡着,想着第二天会看到自己很久不见的老师同学们。第二次回珈是一起读本科的同学都要硕士毕业了,当时给我的感觉好像回到了2018年夏天,我们在武大拍毕业照,时不时的聚在一起享受本科的最后时光。毕业后,通过武大上海校友会组织的一次次活动,在沪也能够感受到珈的温暖。


@李涛


我在浙江宁波 | 距离武大约864km



从小怕辣,连香辣鸡腿堡都不吃的我在武大学会了吃辣,还记得工学部二食堂牛肉面窗口的师傅每次听我说要少一点辣的时候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就算他后来认识我了,每次也会问我是不是少辣,只不过仍然有转手仍然给我一碗超辣的牛肉面的坚守。


每每梦回武大,都是在吃,牛肉面、大盘鸡、炒酸奶、红豆饼、豆皮、梅园餐厅……我在浙里,想珈了!珞珈一程,三生有幸!


@史丁尹


我在深圳 | 距离武大约1056km



离开珞珈山之后才开始真正怀念在武大的一切。山林之上,水云之间,过去四年的每一幕都在我脑海中频频上演。每次在总图学到崩溃的时候,只要去教五前的草坪上走一走,躺一躺,总能在休闲的人群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在他们脸上看到对光阴的钟情与热忱;每天晚上去桂操散步的时候,总能被球场上大大小小运动员们挥洒汗水的身姿所吸引,被草坪音乐会上恣意且动人的歌声所打动。一切都是拼搏的、乐观的,同时又是浪漫的、松弛的。如今我已远在深圳,每次路过大学城的草坪时,我仍然能想起当时的武大和当时的我,曾拥有过那么自由的岁月,那么美好的生活。


@尹焕羽


我在北京 | 距离武大约1162km



在武大的时候总想着离开,一到放假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家。真正离开了武大之后,在珞珈山的很多记忆总是在脑海里不经意间出现,零零碎碎却又无处不在。


在清华,下了课在学堂路自行车拥堵到龟速前进的时候,我会想起2019年的3月份,没有疫情的那场樱花节,樱花盛放,人群热闹,我骑着小电驴也是龟速前进,也许是游客众多,也许是我被花被景迷的走不动路。每天23点从工位出来的时候,从明理楼外看中央主楼,好多次我都以为自己站在912操场上看着行政楼,然后就会傻站好久,想毕业前和智睿在912操场上一起看音乐节,那种自由和浪漫,那种在离别倒计时、进度条快要到头时对朋友的不舍,那种对未来的迷茫焦虑和憧憬。在清华,学着和本科不一样的专业,我还是那么笨,但还是那么运气好,遇到好多帮助我关心我的老师,想起在武大求学时也是如此,不禁感叹我何其有幸得遇恩师们悉心教导,何其有幸能在两所高校学习生活!


清华也有一路的银杏、很多极具历史感的建筑、操场上也有很多同学在唱歌……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回珈了。深夜想起珞珈时光,好怕有一天在记忆深处弄丢了,好怕太多新的记忆覆盖了,但幸好还有合照,幸好还有青春,幸好我们都有也将一直烙印着武大人这一身份。


@孙绮雯


我在四川乐山 | 距离武大约1203km



那一天,全队来到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乐山文庙、龙神祠。在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各位老师的倾情讲解下,看到入口处“国立武汉大学旧址”的复刻牌匾,看到大成门影壁上武汉大学老校徽和“明诚弘毅”的老校训,看到乐山办学时期武汉大学师生“将士战死沙场,教授捐躯讲台”的可歌可泣故事……对珈的想念涌上心头。地处嘉州,我们赓续“乐山精神”,站在乡镇基础教育的三尺讲台上,教育强国,造福乡邦,服务社会,用青春笔墨写就“珞嘉”校地联谊的“活的史诗”,把爱国荣校的信念心口相传。服务期已过三分之一,珞珈山,我们盼归!


@武汉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队


我在新疆双河 | 距离武大约3739km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支教,我收到了来自武汉大学参与山水知行书信陪伴计划志愿者寄给当地高中生的信件,这些信件传递着对于孩子们的祝福与期许。看到信封上熟悉的校徽,我的思绪回到了武大。


想念秋天教五门口洒满银杏的科技路,想念夏天一起在九一二操场毕业的朋友,想念金秋艺术节、校运会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我更感谢武大对我四年的培养,让我可以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来到新疆支教。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我会带着校训所承载的武大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身体力行去帮助更多人!


@张凯宁


我在德国慕尼黑 | 距离武大约8381km



珞珈山上的树,如一只只精灵般,守护着这座学堂,也守护着每一个学子。身在异国,我也思念着万里之外的这些精灵。


@刘子翰


我在瑞士苏黎世 | 距离武大约8611km



离开武大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武大的老师们身体还好吗?学弟学妹们的学业还顺利吗?湖滨的新宿舍环境舒适吗?枫教的保安小哥考上心仪的大学了吗?


如今看到这里的树叶由绿转黄,被风吹落,便回忆起在武大的美好年华。记得每年秋季的时候,武大校园里的桂花该都开了,漫步在校园里香气正浓。三两个同学在珞珈山漫步,去食堂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面……这里的秋天却像冬天一样清冷。


等樱花开放,疫情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回来看看。


@王君领


我在英国伦敦 | 距离武大约8876km



在武大的时候和男朋友“异地”,毕业之后来到英国,继续异地。


有一天去找他玩,我俩从火车站走去某家中餐馆,我中途感慨说,好远啊,他说,还行吧,也就湖滨到梅园的距离。这个人真的很喜欢夸张。不过也对,除了看到草坪就想到教五前的那一个,探索美食时想到学校周边的很多美食,写论文时想到悉心教导过我的老师……武大好像也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记忆嘛,只是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大小事……


上次他又给我拍来彩虹,我想起在武大的时候我们也干过一样的事情,甚至还在同一个月!


@小白


我在法国巴黎 | 距离武大约8929km



这是今年三月,法语课上遇到一个比较难的语法时,老师在i上面画了一个小爱心。那时是出国前的最后一学期,对将要前往的异国有期待有忐忑,但都被这小小的爱心驱散了,那是武大的幽默与人文。


@鱼木


我在法国巴黎 | 距离武大约8929km



床头放着的是毕业时在凌波门栈桥上的合照,从入学到毕业都在湖七成长的我,对凌波门及门外的栈桥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也让我时常怀念着武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儿。辗转这么多地方,总会遇上武大的人,每一次都特别亲切,也渐渐意识到母校之于我是永远摆脱不掉的牵挂,她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是她又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洒洒


我在英国布里斯托 | 距离武大约9066km



大学里玩得最铁的几个朋友都保研了本校,隔着时差在微信上聊天,好像大家还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刚下课正饥肠辘辘地下山觅食的时候,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她在电话里说,“我刚刚走过地下通道,拿着花的时候总觉得你应该在我身边。”


英国总下雨,但那天偏偏是晴天,湛蓝的天空和她电话里描述的总不一样。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都在往前走去,遇见新的人新的景色,但又偏偏总会因为那些似曾相识的点想起过去。原来我们都以为大家从来不会走远,但在万林飞来之石下聊天的不会再是我,桂园操场演唱会的观众不会再有我。无效的学号,登不进去的图书馆,一切都在说,新的旅程,一切愉快。


@橘子


我在法国南锡 | 距离武大约9210km



周末在蔚蓝海岸徒步的时候,看到了峡湾里停泊的几艘小船,思绪猛地将我拉回到了在武大帆船协会的时光,回想起我们在太阳下挥洒汗水的青春洋溢,在风雨里乘风破浪的有惊无险,还有那帮一起为之奋斗过的兄弟们,回首仿如昨日,如今却只能隔着屏幕分享彼此的喜悦。


每次打开存放照片的文件夹,我都会对着照片回忆好久,盘算着等再次回“珈”应该去体验哪些未曾经历的美好、去哪里记录下曾经忽略的风景。


@léo


我在美国安娜堡 | 距离武大约11783km



在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的小城市里,抬眼有火红的枫叶划破淡紫的霞光,低头有金色的银杏叶铺满碧绿整齐的草地,而在我习惯了这样辽远而开阔的视野时,忽而在脑海中浮现出层隐叠绿的珞珈山来,那是我在武大想一个人走走最安逸的去处。盘山而上,移步换景,树木葱嵘相互,视野随着高度慢慢展开直至可以眺望樱顶。一个人戴上耳机听歌,隐入山中,信步拾级,会感觉到无比地自由与安逸。生活会不断向前,我也在接触更多的风景人文,但这抹独特的珞珈绿意,是我脑海中最珍贵的底色。


@杨阳


我在美国华盛顿 | 距离武大约12800km



不觉间在华盛顿特区定居已六年有余。身在他乡为异客,初春间却总能在最醒目的美国地标处看到樱花的影子。不知道每个离开武大的学子,是否都会因为漫天花影想起那段在东湖之滨的时光?奥场绿茵中的兮兮索索,教室桌椅前的沙沙书声……突然有点羡慕依然“驻扎”在武大的挚友:他半开玩笑吐槽着的所谓无聊的学校,大概却是漂泊游子记忆角落让人安心的港湾。


@王世尧


我在南极中山站 | 距离武大约13611km


这里是南极中山站。离开武大一路向南,从太平洋到南大洋,从赤道到南极圈,我们在海上已经漂泊了一个多月。我领略了大海各种各样的姿态:见过赤道的风平浪静,见过西风带的咆哮嘶吼,见过南大洋的纯净洁白,却都比不上和她在一起的那晚,东湖栈桥上的日落风光。那晚我们并排坐在湖边畅谈,从日落聊到深夜,将我们的故事讲给东湖之水。这些日子每每在海上看到日落晚霞,总会让我想起那个美丽的傍晚,时常令我怀念她在我耳边“喋喋不休”的日子。其实东湖也没那么好,好的是我们的青春,好的是一起成长的人。希望自己能早日完成任务,返回武大东湖,与我的女孩相聚。


@陈亮宇


我在珞珈山 | 距离武大0km



在珞珈度过最后半年的时光了,当你离开武大时,就会发现你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下次经过奥场,记得在从总图回寝路上站着听完十一点半的吉他弹唱,记得要两个人晃悠着电驴大声外放冲向烧烤店,记得焦虑期要好好散步挂着耳机给爸妈视频让他们安心……


在珈的每一天都极力记录探索它的每一片痕迹,好好珍惜每一天吧,赤诚而满足啦!樱花树没有抛下我们的青春,而是安静的守候或者轻轻地吟唱在那里。


@小代姜

后来三月你常问樱花开了吗

昨夜又梦珞珈

在大小循环的始发站

所有的离别终会重逢

关于武大的那些故事

和藏在心里的思念

你想在评论区讲给谁听呢?

【责任编辑:曹竞】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