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钢铁“新丝路”撬动区域发展新活力

作者: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12月05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通讯员 张伟明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发展”便跟随着铁路,从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向南延伸,带领着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翻山越岭,穿山过寨,直达老挝万象。

一年来,水果、化肥、橡胶、鲜花、空调、电子产品、通信器材以及熙来攘往的游客在1035公里的铁路线上流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北西南等地区相继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全国25个省(区、市)的企业通过这条钢铁“新丝路”开展进出口贸易,出口货物到达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中老铁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作为国家大通道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建新说。

中老铁路列车行驶在普洱附近区间里。 陈畅/摄

一年来客货运输量超过预期

12月2日,云南发布了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取得的成绩:

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超千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90万吨,国际货运总值突破百亿元;

2022年1至10月,全国经中老铁路进出口115.9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86亿元人民币,进口29.9亿元人民币;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开行数量从首月78列增长至目前累计开行超2800列,开行频次日均8列左右;  

运输货物从化肥、橡胶、百货增加到光伏产品、通信器材、机械等1200多个品种;

整体通关时间从40多个小时缩减至5小时以内。

今年2月11日,云南印发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王建新指出,高位统筹的《三年行动计划》,保障了中老铁路“运行顺畅,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

“刚开始预计一周顶多也就两列,而现在每天6至7对以上。”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昆明局集团公司”)磨憨站站长周明波介绍道。

“我们原来计划将中老铁路作为备用线路,但8个月后,从广东经中老铁路运往东南亚的业务量就占了公司的一半”。昆明铁定达物流公司营总监罗炽尧说。

国内许多企业看中的是中老铁路“通关快、货损低、运点准、省时间”的特点。

向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出口布匹、纺织等原材料的上海仁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中老国际货物列车开通的首趟,就开始发运货物。该公司昆明公司负责人杨杰介绍,从昆明到万象的物流成本节约了30%左右。

这一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的野象谷货场的陈海灿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货运场大型仓库里,是装满铁矿石、陶瓷土、橡胶、板材、糖蜜等货物的金属柜。“平均每天装58车,货运量达到4000吨。”陈海灿说。

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的旅客在等待进站。杨紫轩/摄

这一年,中老铁路全线货运站全部启用。野象谷站货场是中老铁路国内段最大的货场,货运量占中老铁路国内段货运量的1/3。

货运工长赵海林介绍,通过野象谷站可节约15%的运输成本,运输时间也缩短了10个小时。比如,每天从野象谷站货场发出的橡胶有600吨,每发送48件橡胶,可以节约成本1000元。

“列车开通两个月后货场的货运量就迅速上升,最多一天要装124车。”赵海林说。

这一年,担任中老铁路首发列车司机的胡坚,开行了126趟列车,行驶了2.7万余公里。他要精准控制车速,确保绿色的“复兴号”动车安全平稳,减少颠簸。

穿着身着孔雀蓝套装、佩戴白色丝巾的列车员,也让乘客感觉安稳。她们会用老挝语、泰语、英语与外国乘客交流。

“每次乘坐中老铁路动车,听乘务员说老挝语,让我感到很亲切。”在云南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老挝留学生闻鹏宇说,过去从昆明坐大巴车回家要20多个小时,现在坐动车10多个小时就到家了。

据昆明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沛介绍,中老铁路上的“复兴号”“澜沧号”动车和普速旅客列车共线运行,成为沿线两国民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一年来,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42列,累计发送旅客720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6列,累计发送旅客130万人次;老挝段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增至10个,老挝的主要城市都有售票点,延长了预售票时间。

中老铁路改变了老挝传统的交通格局。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从万象至琅勃拉邦的33.6万游客中,85.27%选择乘坐火车。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从万象到琅勃拉邦的旅客运送量最高日达2700余人次,其中有许多是泰国游客。

中老铁路列车上,列车员为旅客服务。杨紫轩/摄

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

昆明以南680多公里外,与老挝接壤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人口不到2万。离小镇不远的磨憨站,是中老铁路上的“国门”第一站,与老挝磨丁口岸相距20多公里。

今年5月下旬,中老铁路通车半年后,云南作出了一项新的决策:昆明市托管磨憨镇。这使得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昆明市副市长赵波介绍,昆明编制的磨憨城市规划,是按照省会城市的标准来建设。未来,磨憨将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美丽口岸城市。

昆明托管磨憨以后,磨憨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平感到小镇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在磨憨,你可以体验昆明速度”。当地民众最期待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磨憨供水应急改造项目竣工,解决了当地近2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在24岁的报关员依光荣眼中,“昆明速度”的另一个标志是,新建成的磨憨边民互市场的“智能化”。

现在边民不用再推着三轮车到市场做买卖,他们可以通过“边互通”手机App,委托合作社的代表现场代办海关申报手续,就能完成互市商品的选择和交易;新市场管理规范,设施完备,每天货场通关量达500辆以上,是过去的3倍。

今年以来,昆明先后在成都、福州、深圳以及第六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收获了4个千亿元大单,其中有22个签约项目为中老铁路开通和托管磨憨的红利,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浩一山说,中老铁路激发了云南沿线各地的活力。

在王家营西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这里出发驶向老挝。杨紫轩/摄

中老铁路沿线设站点最多的玉溪市,按照“一县一品牌”的布局,在途经的4个县(区)、5个站点,发展不同的新业态新经济。如:宜居康养、粮食仓储、冷链物流、数控机床、绿色钢铁、装备制造等。

普洱市是闻名世界的普洱茶重要产地,也是中国优质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普洱拥有世界上咖啡的黄金生长带。围绕中老铁路,普洱布局了茶叶、咖啡、生物药等多个产业集群。其中包括,打通周边国家咖啡进口渠道,提高咖啡精深加工能力,将普洱咖啡打造成为世界品牌。

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的西双版纳,发挥了区位资源优势,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热带水果、生物医药(傣医药)、口岸经济、数字经济7个重点产业,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年1至11月,西双版纳接待游客3961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3%。

在昆明学院就读的老挝留学生王伟,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妈妈坐动车来中国,“带她看看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请她尝尝好吃的黄焖鸡和麻辣烫。”

前些年,当听说中国和老挝间要建造铁路时,送王伟和他的弟弟妹妹来中国学习,成为王伟妈妈的一个梦想。

2021年年底,王伟受邀参加中老铁路开通、探访中老班列等活动,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那几条视频,点击量极大。其中一条有108万次浏览,转发分享1.1万多人次。

“老挝才有800多万人,浏览量超百万次,这个数字太令我高兴了。”王伟说,视频下还有上千条评论,其中除了老挝人,还有泰国人和越南人,“他们都期盼能尽快坐中老铁路的动车来中国看看。”

2021年,王伟设计的《云南老挝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定制游》在昆明举行的一个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了国际组三等奖。现在已经有多家企业找他谈合作,希望把项目尽快落地。

“妈妈的中国梦变成了我的中国梦。希望妈妈能成为我的第一位定制旅游体验官。”王伟说。


【责任编辑:宁迪】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