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学习“古代的数学家”,这位上大教授带领学生发现惊奇之美

来源:上海大学 2022年12月02日


从教30余年

他热爱教研,无问西东

坚持“教育数学”

他用三驾马车的硬实力

倾尽丹心育桃李

“不仅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

他就是来自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

王卿文教授



   王卿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博士、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伟长学者、上海领军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大学张量与矩阵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成员、韩国成均馆大学应用代数与优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科学探索奖”提名专家、多家国际数学期刊的主编、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终身影响力科学家、全球前10万顶级科学家。


三尺讲台守初心,倾尽丹心育桃李

   王卿文教授从教30多年的时间里,最关注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学生上课,他认为“给学生上课是老师的天职。”每当站上讲台,王卿文老师便立刻沉浸到教师这一角色中。




   作为任课教师,王卿文教授“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探索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同学们。他所带的一名学生是数学专业的第一名,本科阶段就进入了王卿文教授的课题组,并放弃了去其他名校读研的机会,毅然选择跟随王老师继续硕博连读。


  王卿文教授师承我国著名数学家、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国家首批教学名师李尚志教授。李老师的导师是我国密码学的奠基人曾肯成教授。王卿文教授坚守师门在教学和培养学生方面的传统——引领学生学做古代的数学家,将课本上的知识重新发现一遍。王卿文教授的教学座右铭是:“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




   王卿文教授课题组的培养模式是着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据理学院何卓衡副教授回忆,当时在数学系科学研究兴趣班的他非常喜欢王老师的讲课风格,于是,他坚定地选择了王卿文教授为硕士生导师,并提前半年进入课题组学习。在课题组氛围的熏陶下,硕士期间他就在国际顶级期刊Automatica发表了论文。跟随王老师读完博士后,他本是申请去美国奥本大学做博后,因科研成果丰硕而直接被聘为访问助理教授。


   王卿文教授不仅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还因材施教,践行全方位指导,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目前他已培养了10名博士后、29名博士(包括3名国际学生)和52名硕士,每年都推荐大批优秀学生进入国际知名高校学习。今年教师节前夕,王卿文教授收到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感谢信,信中感谢他推荐了非常优秀的学子。对王卿文教授而言,这是外界对他教育理念和育人成果的认可。



三架马车硬实力,教育数学创新知

   谈起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经历,王卿文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学者和老师,应当有“三架马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端的学术交流。




授人以渔,这离不开老师自身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王卿文教授很赞同钱伟长老校长的一句话:老师必须做科学研究,不做科学研究不是好老师。他表示,老师的天职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老师只有在科学前沿不断去发现创造,才能在课堂上”润物细无声”地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王卿文教授迄今已在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受邀作大会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30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学术委员等30多次,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著名高校访问和科学合作研究。

王卿文与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E.Zelmanov的合影

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科研能力,王卿文教授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既做“学生”,也做“老师”。王卿文教授指导的两位博士在毕业后也顺利进入大学工作,除却雄厚坚实的科研实力,他们在教学上的能力也让校方赞不绝口。课题组的一些科研成果也被转化到课程教学中,大大推进了本科生课程改革,王卿文教授主持的“线性代数”获批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主持的上海市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探索与发现”在学习强国平台已播放160多万次,撰写的教学论文“基于教育数学思想的数学素养培养”也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参与高端的学术交流,实现高质量的课程育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有益于教学改革。上海大学数学系和英国拉夫堡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学生的项目就始于王卿文教授的课题组,目前上海大学与拉夫堡大学的全面合作便在此基础上开展。此外,在王卿文教授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大学数学系还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学生备忘录,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文化交流机会。



王卿文访问英国拉夫堡大学


应知花好何须显,自有清风扑面来

王卿文教授对本科教学情有独钟,他说:“只要不是在国外访问,我几乎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上课。”他从教35年,年均为本科生上课140学时,其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作为第一完成人,王卿文教授先后获得过3次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表示,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并非奔着获奖的目标去做的,只是在自己热爱的研究领域发光发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卿文教授所坚持的“教育数学”,本质上就是以教育为目的,为数学的传承研究数学,让数学变得简单,即把已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存在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部分进行改进,使其“好教易学”,并致力于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到课程中来。要想改造数学定理和方法使其更适合教育,这是需要花功夫且具备深厚科研实力的。



在王卿文教授看来,课程思政不是大张旗鼓、生搬硬套,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融入到课堂内容中。课上,他给同学们讲授《九章算术》,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整给出线性方程组解法的著作,但由于中国古代数学都是文字记载,没有引入字母表示,中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没能在世界上广泛传播。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把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讲清楚,无形中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他说:“通过这些做法将我国的数学成果传承好、传播好,并应用到解决我们课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才是实实在在地做到课程思政的成果落地。”



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上王卿文教授的课。上海大学2017级学生甘雨鑫说:“王卿文老师的课我印象最深!他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样去发现知识,带领我们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发现后面要学习的内容。他常常给我们惊奇,惊叹过去忒难的数学原来这么简单!”


王卿文教授有着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对上海大学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说,上海大学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舞台,也希望继续以努力出色的工作为上海大学的建设添砖加瓦。


青年寄语


“大气谦和,海纳百川”,不仅是上海的城市品格,更应该成为每位上大学子的座右铭;希望同学们倍加珍惜黄金时光,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记者手记


   王卿文教授在谈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和教学时,眼中闪耀着光芒,如稚子一样快乐,这很触动我:当一个人真心热爱一件事情,不会有选择的百般纠结,不会有来回撕扯的判断和衡量,亦不会产生所谓的“精神内耗”。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为之付出,把全部的精力和感知放在对未知的探索,无问西东,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美好的事!


【责任编辑:曹竞】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