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跨学科合作!天大教授单相法合成COF纳米片!

来源:天津大学2022年11月28日

近日,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Michael Guiver教授、尹燕教授合作报道了单相法合成共价有机框架(COF)纳米片的研究工作。单相法摆脱了目前常用的 “两相法”或“多相法”对表面/界面的依赖,利用电荷排斥效应,实现了COF纳米片的超高体积收率。所合成的COF纳米片组装成具有结晶取向性的层状二维薄膜,用于H2/O2燃料电池具有高达364.1 mS cm-1 (80ºC,100%RH)的离子传导率,很低的平面溶胀度和891.7 mW cm-2的最大输出功率。


▲第一作者:黄彤博士、姜海飞博士

通讯作者:姜忠义教授、Michael Guiver教授、尹燕教授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论文DOI:10.1002/anie.202209306


01

背景介绍


COF纳米片以其规整孔道、超薄厚度、丰富官能团、良好加工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目前COF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大多为两相法和多相法,主要依赖相与相之间的表面/界面限域空间,常常导致COF纳米片的收率较低。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在溶液主体相中合成COF纳米片的新方法—单相法。COF纳米片与传统聚合物材料有明显不同,其结构本身就具有二维取向性,即COF纳米片的共价成键方向是倾向于沿平面二维生长。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单一液相合成方法,如溶剂热法,难以获得纳米片,主要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剧烈的无规团聚以及层间堆叠作用,严重削弱和抑制了COF的二维取向生长。


02

本文亮点


(1)开发了合成高结晶度COF纳米片的新方法--单相法。

(2)基于单体的理性设计,利用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有效抑制了无规团聚生长和层间堆叠生长,实现在单一液相中COF的二维取向生长。

(3)COF纳米片的体积收率为18.7 mg mL-1,为目前报道的最高值。

(4)COF纳米片组装成的自支撑膜,具良好的离子传导率、抗溶胀性和燃料电池性能


03

图文解析


▲图1 单相法合成荷电COF纳米片的示意图及COF纳米片结构表征

通过磺酸基团在溶液中的解离使COF荷电,在室温反应24h后即可得到高浓度的COF纳米片分散液。所得COF纳米片尺寸为微米级、厚度均一且具有良好的结晶性。

 

▲图2 COF荷电性对单相法合成产物形貌的影响

通过单体的理性设计,采用单相法合成了带有不同电荷、连接基团类型的COF,发现均可得到纳米片形式,而不带有磺酸基团的、相对电中性的COF则无法形成纳米片。

 

▲图3 单相法合成COF纳米片过程中的形貌、化学结构、结晶性变化及溶剂对单相法合成的影响

在反应初始阶段,两种单体即发生了剧烈的聚合反应,单体所对应的核磁峰强度显著降低。由于荷电基团的静电排斥作用,此时产物为松散堆积的无定形聚合物。随着时间延长,基于可逆共价键的修复作用,产物结构演变过程逐渐由动力学主导转变为热力学主导,产物的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聚合度、结晶度逐渐提高,且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在二次生长过程中层间堆叠生长被抑制,产物呈二维取向生长趋势并最终形成规整的COF纳米片。研究考察了H2O、DMF、DMSO三种常用溶剂,发现DMSO具有良好的单体溶解能力和促进离子解离的能力, 这是获得高体积收率COF纳米片的关键。

 

▲图4 COF纳米片组装成膜的结构表征及燃料电池性能

通过溶液浇铸法可将单相法合成的COF纳米片制备成膜。该膜具有超薄的厚度(~25 μm)、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SEM和GIWAXS表明该膜具有层层堆叠结构、孔道垂直于膜面的结晶取向性。将该膜用作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其平面方向几乎不发生溶胀,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吸水性能,且其离子传导率高出商业质子交换膜Nafion 211 2-5倍,展现出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离子交换膜的潜力。


04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开发了用于离子型COF纳米片合成的单相法。利用电荷排斥效应,在单一液相中实现了COF纳米片的高效合成。该方法摆脱了目前常用的两相法和多相法对相间表面/界面限域空间的依赖,获得了高达18.7 mg mL-1的COF纳米片体积收率。单相法具有高效、简便、可控、通用等特点,为COF纳米片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方法。


05

通讯作者简介

姜忠义,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膜和膜过程、酶-光偶联人工光合等研究。负责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委托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29000余次,H因子94。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四项。任Advanced Membranes副主编,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榜单、全球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榜单和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

课题组网站:

http://jiang-lab.com

 

Michael D. Guiver教授,曾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14年入职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天津市“海河友谊奖”等称号,长期担任国际膜科学领域一流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副主编及多个国际期刊编委。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材料学,电解质膜,气体分离膜等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开发的先进膜材料广泛用于燃料电池、气体分离、废水处理等领域。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50余篇,引用超过22000次,H因子82,拥有国际专利25项,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60余次。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和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尹燕,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传输过程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在Nature, Nature Mater., Nature Commun., Energ. Environ. Sci., Adv. Sci., Appl. Catal. B- Environ., Appl. Energ., 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引用4000余次,H因子36,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兼任国际氢能协会燃料电池分会秘书,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责任编辑:曹竞】

虚拟人载中华文化,在元宇宙出海

中国青年报2022-11-28 06:22:3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流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7 14:16:10

在书的世界里,与温暖相遇

中国青年报2022-11-28 07:57:06

微电影作品展播:一直在路上

中青盛世2022-11-25 15:15:38

微电影展播:《凉州社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4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