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给受害老人“贴标签”,不同团伙轮着骗?养老诈骗案中的这个动向值得警惕

作者:张建波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2年11月10日

这人要面子,这人女儿管得紧,这个人好说话……骗子实施养老诈骗,竟然也用上了“大数据”,给受害人贴上标签,还互相倒卖信息。记者从日前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相比以往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名目不断翻新,现在的诈骗分子竟然还搞“大数据”,干一票换个城市继续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值得广大老年人及家人当心。

免费吃海参、白发变黑发

诈骗套路不断翻新

陈某、刘某等人在景某的组织下,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间,冒充某收藏品公司工作人员,向被害人谎称公司和“国家文化部门”、“官方机构”关系好,能够申领官方发行的、限额的“中国梦孝玺”、“建党徽宝”等玉玺“藏品”,诱使被害人以6000元至590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受害人单人动辄被骗上万数十万甚至几十万。而所谓的玉玺,不过是拼合软玉、软玉和大理石,价值从人民币190元至210元不等。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李某某所在的江苏某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组织公司业务员通过散发传单、召开大会、组织游览等方式宣传旗下的养老床位投资项目,并承诺1.2%-2.3%的月利息,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大量吸收资金,共向老年客户271人以销售养老床位一年期使用权为由非法吸收资金2864万余元。“但实际上,去参观的养老项目的山庄,里面的人员都是雇佣的,临时演员,老人被骗了!”

梁溪区检察院相关人士称,近年来,该院查办了多起涉及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今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院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共办理养老诈骗案件17件36人,其中批准逮捕10人,提起公诉6件20人,已判决3件19人,还办理了无锡地区唯一一起由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公安部、省检察院、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

相关人士介绍,如今,除了一般的收藏品、养老床位名义的诈骗,免费吃海参、白发变黑发,都是诈骗分子的“套路”,真正让老人防不胜防。

为受害老人“贴标签”

不同团伙轮番骗

“现在还出现了受骗老人的聚集性现象,值得警惕!”相关人士称,梁溪区是无锡市的老城区,老年人居多,相关的养老诈骗案件频发,并且还有诈骗分子为这些受害老人“画像”,贴标签。

案件查办过程中,执法部门就从诈骗分子处查获一份“大数据”资料,里面载明了无锡梁溪区某几个小区的老人容易被骗,而且能骗到的金额还不少。同时,受害者人的姓名下面还往往标注着其“行骗指数”,比如说,这个老人好忽悠,能多次骗,那个老人独居,不用担心子女干涉,影响行骗效果等,“犯罪分子将这些名单信息进行倒卖,这个团伙从这个方面骗,下一个团伙骗另外一方面,令人目瞪口呆。”

记者了解到,在养老诈骗案件中,受骗的老年人往往被骗金额还不少。而由于一些老人上当后出于面子不肯报警,或者不认为自己被骗,导致还会出现多次上当的情况,金额也是相当大。“其实都是养老钱,拿出来想投资、想健康,结果被骗得厉害。”相关人士称,这当中,非法集资类案件最为集中,而且金额巨大,由于犯罪分子的狡猾,老人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

而令办案人员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受害老人还会“劝告”前来说服的他们,称他们是骗人的,不要做骗钱的事情。“以前这些诈骗分子会叔叔阿姨的叫,经常嘘寒问暖。现在为了引流,叫‘爸爸’、‘妈妈’的都有!”相关人士称,与以往相比,现在诈骗团伙行骗也开始走“赚快钱”的路子,往往一次捞一笔大的,然后换一个城市,涉案金额大的,干脆就跑出国。

专业化团队全力办案

打击养老诈骗仍需全社会协力

相关人士称,这当中,已经不仅仅是司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家庭及社会管理的问题。比如说,如果子女能关心老人,就能减少老人被那些假意“嘘寒问暖”的骗子骗走养老钱的几率。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案件的预防及协助中,也能减少类似不法行为的发生。

在这方面,梁溪区检察院聚焦主责主业,能动履职提升质效。一个卓有成效的做法,就是大力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尤其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打造网络诈骗犯罪专业化办案团队,对于已办理涉养老诈骗案件开展“回头看”,总结养老诈骗案件的证据标准,出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办理指引》,有效提升检察人员办案能力,确保精准打击涉养老诈骗犯罪。

同时,总结特色亮点工作,撰写的老年人权益保障经验做法获得上级院和区委领导批示肯定,并编入最高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刊》。

【责任编辑:何春中】

走读老城:把历史从故纸堆拉出来

中国青年报2022-11-10 06:48:29

于和伟:看自己的作品会开弹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10 13:44:02

直播搭台,传统文化演出收获“新观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9:04:35

杭州五常两百“龙首”照汇成一幅保护传承画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9:04:21

非遗手艺寻找新坐标,前行的路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8 15:25:59

青年范儿·文化场|黑科技如何让文物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21:25:45

立冬,看绍兴如何酿好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1:47:39

第七届栗山诗会颁奖典礼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