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养鱼做科研,这名中大人想让人民“吃好鱼,吃放心鱼”

来源: 中山大学2022年10月28日


编者按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近期,中山大学202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7名同学、3个团队获评中山大学2021年大学生年度人物。他们是我校“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秀代表,展现了中大学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青年学生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学习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们推出 “中大学生年度人物”专题报道,通过讲述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矢志攻关科研难题

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从校园走向一线科研基地

杨扬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池塘边

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种业


他,开发棕点石斑鱼生长标记方法,建立其生长水平评估体系;提高棕点石斑鱼的生长速率,构建虎龙杂交斑的衍生品系;优化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建立鞍带石斑鱼精子冷藏保存技术体系。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先后5次在国内国际会议上汇报学术成果。


他年纪轻轻,却科研佳绩频出。他不仅是科研能手,还扮演着其他丰富多样的角色!


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吧!







杨扬的科研之旅

岁月漫长热爱可抵,良师益友一路相伴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杨扬从小就对动物世界、微观世界中的奥秘充满好奇与探索欲,他敏锐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脆弱,希望运用科学技术来更好地保护生命。从此,一颗梦想的种子便悄然种在了少年杨扬的心里。


在中大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杨扬师从刘晓春教授和蒙子宁副教授。两位研究“石斑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的导师,让他一脚迈进了石斑鱼研究天地。



扎根一线,深入基层



“科研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为了更好地利用石斑鱼种质资源以及创制新的品种,杨扬毅然扎根一线投身科研。在导师刘晓春教授的指导下,他来到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感城基地开展育种研究工作。

 

杨扬在基地的工作日常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石斑鱼亲本产卵时,观察受精卵发育状况,及时换水排除死卵。

▲杨扬在对石斑鱼进行取精


鱼卵孵化后进入育苗期,需密切关注石斑鱼苗状态,投喂适合的生物饵料,检测水质。


▲杨扬进行饵料的清洗和消毒


中间育成期,投喂鱼食,过筛鱼苗。


▲杨扬正在投喂


基地的日常工作并不轻松。每天早上五点多投喂鱼食,每两三天弯腰数小时筛选鱼苗;取样、搬移、检查鱼鳍,与牙齿等多部位锋利的石斑鱼打交道,使得身上常常“挂彩”;为了观察胚胎发育全过程而彻夜不眠.....杨扬对这些已习以为常。


▲杨扬和师弟在转移育种群体


科研是艰苦的,但杨扬没有抱怨没有放弃。他以“夜阑卧听风吹雨”的乐观心态面对条件艰苦的科研环境,以“经寒彻骨香扑鼻”的人生境界看待炎热的育苗车间中每次持续数小时的工作。


他将艰苦条件看作意志的磨刀石,把枯燥的日常工作化作每分每秒的学习。在基地相对艰苦的条件下,他完成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进行一个又一个育种实验,在三年里累计培苗数十次,构建了多种石斑鱼家系,革新石斑鱼精子的体外保存与应用技术,让技术创新之花在鱼塘边绽放,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珍惜缘分,不负遇见



在杨扬成长的道路上,亦师亦友的刘晓春教授、蒙子宁副教授给了他诸多帮助:当他实验出现问题时,不遗余力地给予指导,协调各方,使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带他走访水产基地,为他介绍水产圈和学术圈的前辈,为他科研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他很感恩导师的培养,说:“两位导师的教育让我受益终身。” 



多面杨扬

不过,除了求实创新,上下求索的科技能手之外,杨扬还有其他有趣的角色。



谦虚热心的沟通能手

如何更好地和渔民师傅沟通,以交流思想,互相理解,形成共识,这也是扎根一线科研工作的杨扬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他认为,“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来与他们保持联系。”


在和渔民师傅交流问题时,杨杨绝不会生搬硬套理论或用理论否认他们的经验,而是以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看待问题。在工作中,他敏于观察,能够发现问题。在意识到自己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后,他主动向渔民师傅求教,从他们的养殖心得中汲取经验,减小知识盲区,同时他也会在渔民师傅从事生产活动时提供帮助,向他们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互相学习,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杨扬和基地员工打成一片,缔结了深厚友谊。

▲杨扬和基地员工打成一片



把握时机提升自我的自律达人

在日常工作之余,他会选择阅读书籍和文献、做实验以及学习各种技术,杨扬认为,“在基地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清洗鱼塘、给鱼换水等体力活,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时间去提升自己。” 到目前为止,杨扬的跑步里程累计超过几万公里,他还坚持看完了几百本书籍,文献阅读量达到两千余篇。



不断进击的生活技能达人

第一次上渔排时,看着水面汹涌的风浪,他意识到必须学会游泳。他尽全力克服自己对水的恐惧,竟在四天内就学会了游泳。


拉网赶鱼、排水、清理鱼塘、开三轮车、开摩托车、开汽车,他接连点亮了一个又一个技能点。

▲杨扬在清理鱼塘



振翅先飞,坚持到底的“笨鸟”

因为是以俄语作为第一外语考上大学,杨扬英语底子较为薄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曾感到困难、吃力,但是,他决心做一只先飞的“笨鸟”, 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会儿,晚睡一会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日复一日的练习扎扎实实地提高了他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帮助他成功通过各项大型英语考试。



勇攀高峰,追求进步的学习者

谈到目前取得的成就,杨扬认为自己对科研的贡献还远远不够,他要继续追随前辈的步伐不断努力。


未来他将一方面跟随导师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继续长期驻守水产企业一线,进行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他立志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先进研发技术带到一线,促进成果转化,创制海水鱼类新品种,优化养殖技术,解决让人民群众“吃好鱼,吃放心鱼”的问题,在一线为石斑鱼育种保驾护航,守护祖国的蓝色粮仓。

▲杨扬作为毕业生代表在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言



一路走来,杨扬积攒了不少心得体会。对同样奋斗在科研道路上的师弟师妹,杨扬给出了三个关键词:摆正心态、谦虚好问、学会感恩。科研需要厚积薄发,要多想、多问、多学,才能为机会的到来时刻做好准备,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大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曹竞】

MV《突击雄风》,展现新型合成步兵营的崭新风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7 15:53:38

MV | 告白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7 21:30:00

秋将逝冬将至,一曲《木归山》品秋收冬藏之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6 10:13:14

这首歌,献给十年,献给明天!

新华社2022-10-23 20:41:55

青春故事汇|当那一天来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4 20:55:53

《追光》MV

央视网2022-10-03 21:05:27

观众穿戏服 演绎年轻态徽文化

中国青年报2022-10-21 08:13:57

河南漯河青年创作画卷《盛世谱华章》献礼二十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0 10:01:08

海滨城市大连积极盘活资源,激发文旅发展后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9 2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