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张冬娇:相遇文字里的老街时光

作者:张冬娇 张萌 来源:中国妇女报2022年10月27日

■ 口述:张冬娇 作家  ■ 记录:张萌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人物简介·

张冬娇,笔名夏日荷,湖南茶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协副主席。已出版《长发飘飘的日子》《你若安好,吾便心安》《只想记得这些好》《万物美好,我在其中》《茶陵老街》等作品。

有了根,大树才会枝繁叶茂,才能经受风雨的洗礼。有了历史的家谱,我们才会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上走得更坚定、更长远。因此,挖掘老街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彰显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极具价值和魅力的城市品牌,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既是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所要关注的,也是所有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化底蕴厚重的老街

我居住的小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洣水街的西端,是茶陵老街与新街交界的地方。往西是热闹繁华的犀城广场,往东是萧条冷落的老街。

30年前,我曾在老街尽头的县立二中就读,我沿着这条青石板路来来回回走了三年。一米多宽的老街,一直在前面延伸着,幽深又悠长。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上下两层,青色的砖,灰色的瓦,雕刻精致的花窗,磨得透亮的青石板,散发着丰厚的历史民情气韵。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百货店、杂货店、剃头店、药铺、米店等应有尽有,给老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那时的老街,是热闹繁荣的。

如今,老街早已变得萧索冷落,每次从这里走过,看到斑驳破旧的古城墙、青砖黛瓦的老屋、曲径通幽的小巷、门前静坐的老妪,静谧在时光深处,心都是平和、宁静和柔软的。

四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骑车在老街逛了一圈,我突然发现,老街原本也是深邃厚重的。

有着近800年历史的茶陵老街,这里有至今保存完好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陵古城墙,有近800年的国宝级文物古迹茶陵铁牛,有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旧址,在茶陵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洣江书院,还有文庙、城隍庙、东门塔、进士长廊、梳妆台、明清时代的商铺和古民居等。茶陵老街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故作的娇柔,只有回归生活的原生态,铅华落尽后的真诚、淳朴和自然。

我开始关注茶陵老街的历史。一条老街,有哪些人曾经走过?一座古宅,又究竟发生过哪些陈年旧事?带着这些好奇我来到了县文化馆和县档案馆,遗憾的是,有关老街的资料少而零碎。

一座城即如一个人,也有自己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这个“身世”不是别的,就是建城的起始时间及经历,如同扎根于沃土的植物才能欣欣向荣,只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才能滋养出更灿烂的文明。

茶陵目前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充满活力、有着特殊历史和个性的城市。新的时期如何找出茶陵的文化定位,挖掘茶陵的文化内涵,突出茶陵的城市个性,提炼出茶陵的城市精神,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于是,我决定写一本关于老街的书,以散文的形式,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以通俗性和可读性为特点,诠释老街的历史变迁、文化脉络和风土人情,使之成为人们了解茶陵的一个侧面、一个窗口、一个角度,从而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家园故土。

老街的根与魂

从那时开始,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本着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查阅大量史料,不遗余力地实地走访考察,几乎踏遍了老街每一个角落。有时,为了一个历史知识点,澄清一个事实,我几天几夜地查阅资料、走访、反复求证。我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对着一个未知世界,拨开层层迷雾,去探索生命的真相。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本身就是诗意和快乐的。

记得寒露时节的一个早晨,我沿着茶陵古城墙旁新修的洣水风光带一直往东走,经过铁牛亭,来到渡口——水泥路到此为止,前面即是人迹罕至的河滩了。但我被前面的迷人风景吸引,忍不住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继续向河滩前行。当我穿过菜地,钻进一人多高的苎麻丛里时,眼前突然一亮,我看到了护城堤。

我被这个发现兴奋着,比起前面修缮加固的古城墙,我更喜欢看这段。祖辈们的智慧、力量和精神以原始本真的面貌出现,它们更直观,更自然,更坦率。

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古代,可以零距离触摸古代文明,面对面感受历史故事。我被防护堤和古城墙吸引着,继续沿着河边往东走。转头,眼前赫然出现了一个亭子,以为是附近村民建的,沿着石阶一步步走近一看,惊了一下,门额上刻着字,依稀能辨认出“迎薰门”三个字。

原来这就是古城墙的迎薰门!门洞两侧由粉红条石砌成,墙壁上坑坑洼洼,枯藤沿着墙壁蔓延上去,看上去就像一位须发披散的老人。

之前我只在县志和一些资料上读到过的迎薰门,被当地人叫作“南门洞”,没想到它就在这里,真是意外之喜。这也是徐霞客当年游过的“南关”。

就这样,一件件历史事件、一个个人物形象在眼前渐渐鲜明生动起来了,我看到了一个精彩纷呈、丰富厚重的世界。我怀着惊喜、赞叹、崇敬的心情写下《茶陵老街》,这不仅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灵魂不断被洗涤升华的过程。

《茶陵老街》分古城遗风、儒风流泽、宋雨明风、遗址遗存、街衢巷陌、地方名士、民俗民风等七个部分共60篇文章,以人对本源的一种追溯情怀,对茶陵古城的历史、文化、人物、风俗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翻阅资料,多方求证,每写一篇文章都像翻越一座山,60篇文章就是60座小山。

60篇文章并不是全部,还有更多故人故事遗落在老街深巷中,等着后人再去挖掘、去完善、去丰富、去全方位地展现。

时光如水,社会和生活依旧按自己的轨道向前发展,茶陵老街无论怎样变化,它终究会从我们的心底里荡漾开去,去点亮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丹萍】

秋将逝冬将至,一曲《木归山》品秋收冬藏之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6 10:13:14

这首歌,献给十年,献给明天!

新华社2022-10-23 20:41:55

青春故事汇|当那一天来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4 20:55:53

《追光》MV

央视网2022-10-03 21:05:27

观众穿戏服 演绎年轻态徽文化

中国青年报2022-10-21 08:13:57

河南漯河青年创作画卷《盛世谱华章》献礼二十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0 10:01:08

海滨城市大连积极盘活资源,激发文旅发展后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9 22:11:57

音乐剧《亦梦亦真》聚焦投身“无人车”创业的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8 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