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 相关推荐
有一类人,你在社交网络上一定遇见过,他们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总会“思路清奇”地支持显著过错方,似乎总能用各种诡辩的方式来“助纣为虐”。心理咨询师严艺家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总是颠倒是非的人,很可能有以下三种心理动力。
第一种情况是,有的颠倒是非的人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心理变态,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善良的,但也许因为他们自己曾经有过被群体孤立的体验,这种体验如果对他们来说是心理创伤级别的。因此当类似情境出现时,他们可能很想去改写结局,维护被大众围攻的人。“实际上他们想维护的是曾经的自己,不过心理创伤反应用错了对象。从这个意义而言,可恨之人的确是有可怜之处的。但这类颠倒黑白者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自我觉察反思等方式去修复无意识中的创伤轮回”。
第二种情况是,这类人无意识中渴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会通过支持显著过错方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毕竟这样的确更容易让人记住。他们也经常会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恋,觉得自己观点独到,却忽略了事件中另一些人实实在在的痛苦。严艺家指出:“某种程度上他们就和自恋人格障碍一样,会把自己的良好感觉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生活中这类人经常是相当自私和利己的。”
第三种情况,的确有一部分颠倒黑白的人可能有反社会倾向。“这类人毫无同情心可言,他们甚至有可能对他人的苦难幸灾乐祸。当他们颠倒是非的行为惹恼其他人时,他们还可以从其他人的反应中得到很多施虐的快感。”严艺家指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类人可以改变的空间相当小,“真的遇见就离远点”。
严艺家表示:“下次在社交网络中遇到类似的人时,不妨想想他们可能属于哪种情况,虽然也许你做不了什么,但相信你会更加接纳人类的多样性。”(严艺家 余冰玥)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