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北大院士朱彤,在《开讲啦》揭开珠峰与臭氧的神秘面纱!

来源:北京大学2022年08月15日

62年前

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峰峰顶

今年4月28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朱彤教授带领“巅峰使命”——

珠峰大气与人体健康科考分队

再次勇攀珠峰

成为极高海拔综合科考的又一次人类壮举

朱彤院士

作为本次科考的人类活动分队队长

近期做客央视综合频道

《开讲啦》节目

让我们跟随朱彤院士

看他讲述青藏高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

为神秘的“臭氧”与“珠峰”祛魅!



点击视频

进入《开讲啦》节目现场!


01甘当“小白鼠”


朱彤院士在展示用于科考的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


朱彤院士作为此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人类活动分队的分队长,上到了6000余米的海拔高度进行科研。他和团队以及本次科考和登山队员组建成50名受试群体,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的样本,通过测量心率变异性、血氧、血红蛋白等健康指标,采集生物样本分析相关数据,比较精确地反映出在不同海拔高度身体发生的变化。这一检测可以帮助到西藏短期旅游或工作的人的身体得到极大保护。

当主持人撒贝宁问道:“为何要自己研究自己?”朱老师笑称:“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是在相对比较同样的时间活动,做实验观测也很方便,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小白鼠’。”



在撒贝宁提出“为什么一定要‘跑’到珠峰去”的疑问后,朱彤老师正色道,珠峰这几十年的气候影响下变化最大,作为一个地标性环境能指示地球环境变化。正如节目组给出的四个关键词——“自由呼吸的守护者”、“极限运动的挑战者”、“奥运蓝背后的科学家”和“海拔5200米以上放气球”,朱彤老师及其团队用超乎想象的努力长期致力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正是诸如朱彤院士等许多科学家们在背后默默地研究付出,才换来百姓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由。


02臭氧:“在天为佛,在地为魔”


朱彤老师说臭氧是个“双面人”。他形象比喻,臭氧堪称“在天为佛,在地为魔”。原因何在?朱彤老师现场解答:

在上层的臭氧,可以保护我们地面的生物包括人类,不受太阳短波的紫外损伤,从而能有效避免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的产生,这些是“好”的臭氧。与之相反,地面的臭氧能与人类直接接触,由于O3分子比O2分子多了一个氧原子,变得更为活泼,它进到鼻腔、上呼吸道、肺部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甚至还会对眼睛带来刺激作用,更危害到心血管健康,这些“误入魔道”的臭氧聚集起来便会引发严重的“臭氧污染”。


地面的臭氧从何而来?原来,地面NO2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解出一个O原子,和O2分子结合就会产生臭氧,经过挥发性有机物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会生成高浓度的臭氧。而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就是带来“臭氧污染”的罪魁祸首!



03 现场Q&A

一次沐浴耗水量够自己喝多久?



这个问题通俗表达就是……“我们喝自己的洗澡水能喝多久!?”

听到提问,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不过当朱老师念出答案之后,大家却陷入了惊愕与沉默。一个月!如果每个人一次洗澡用时15至20分钟,平均下来耗水量为60升。如果我们每个人一天喝两升水,那么洗澡消耗的水足够我们喝满一个月。主持人撒贝宁听后由衷感慨:“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地球环境的影响还是挺可怕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口号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保护环境一事岂能仅仅停留在口中?当好问青年提问朱老师:“您能给现在人的环保意识打几分?”满分100分,朱彤老师回答:“50分。”甚至这个分数都来得颇为勉强。朱老师表情严肃,环保意识可不能只在嘴上说,在日常生活中、工作过程中还要实实在在地去践行。他认为,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还远远没达到标准,是“不及格”的,在环境保护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


PM2.5浓度每降低10μg/m3,每人能节省多少医疗费用?

答案是252元!这个数字再乘以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就将膨胀到可怕的千亿数量级!朱彤老师解释道,我们每人每年花费在就医看诊、购买药物上的费用,称为直接的医疗费用。除此之外,尚存在间接医疗费用,它们不甚引人注目,却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销。主持人撒贝宁摇头感叹:“几千亿的医疗资源,能干多少事呀。”



曾经我们对PM2.5的理解大多只在微观的数字层级上,现在与医疗费用一对照,得出的结果竟让人悚然心惊。朱彤老师补充,以前常会有人质疑环境治理成本过高,但如果转念把这些间接的医疗资源也纳入进来,事实上,环境治理所节省的医疗开支,在很多时候甚至低于其成本。况且,钱方为身外物,让身体免受损害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04人生犹如登山


数次的珠峰科考,换来精准可靠的科研数据,在最终的成功前,朱彤老师及其团队付出了诸多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努力,也面对了数不清的困难。科研如此,人生也如出一辙,许多难题宛如高耸的珠峰,使得心理上出现恐慌焦虑。朱彤老师面对年轻人“您还没有做到这些成就之前,您是怎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疑惑,如此回应:

“如果你选择要去登上更高的山峰,也就意味着你想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你的付出就像登山一样,每一步付出都是往上走,往上走很辛苦,所以你不要想你要最后到达的地方,要消耗自己所有的体力,而是要想如果我眼前的一百步我能够走过它,那么下面的一百步我仍然有可能走过它,那么十个一百步,一百个一百步,你的人生就会完全不一样。你心里的那座大山它就不构成一座大山,而变成眼前的风景。”

人生如登山,脚踏实地地登山,同时将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朱老师的鼓励使学生内心充满力量、受益颇多。

【责任编辑:曹竞】

MV《天涯哨兵的最前哨》带你走近中建岛守备部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2 16:48:52

不同流派的舞龙舞狮为何在这个苏南小镇汇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2 21:14:17

大学生为三亚抗疫创作“说唱”歌曲《鹿城家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3 14:47:46

“非一般锡山”点亮非遗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0 15:27:29

【海运仓暗房】第十八期:2008 奥运记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08 16:07:48

移民管理警察热血高歌《我爱你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07 15:57:35

海拔7546米的少年梦想|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07 21:04:21

“巧媳妇”的“非遗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08 16: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