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穿文学和现实的秘道
通向一个开放的未来。 视觉中国供图
《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陈丹燕 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以下简称《独一无二》)是一部深入探讨城市独生子女群体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面积形成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独生子女看法的变迁之间深刻关联的实证性著作。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为中国的有关独生子女问题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本文为该书序言。有删节。
阅读本书的两个维度
一是把它作为一个记录社会现象的非虚构文学来欣赏,二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描述样本来研究
丹燕老师邀请我为她撰写的口述体文学《独一无二》一书作序,我是抱着先做一个丹燕老师的粉丝、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读者的心态开始写序之旅的,想不到,看过丹燕老师的书之后,我欣喜地发现,不仅很容易就进入了,而且非常愉快。
阅读本书有两个维度,一是把它作为一个记录社会现象的非虚构文学来欣赏,二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描述样本来研究。
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宝货。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一点,至少史量才先生所崇尚的“史家办报”做到了,今天许多人研究上海历史都将当时《申报》的新闻报道作为重要依据。丹燕老师的作品也是从新闻采集开始的,写作源起在电台主持一档名叫“十二种颜色的彩虹”的青春节目。她从1000多封珍藏下来的信中再精选了200封信和上百个有效地址,做了几十个补充采访,完成了部分杰作,可视为“独一无二”一代的前史。第二部分则从2008年中国志愿者元年的定义出发,通过对一批成年后,参与汶川地震、秘鲁地震、世博会、新冠肺炎疫情几个重要事件节点的80后志愿者故事的叙述,来完成“独一无二”一代的后史。文本的优势无疑在文学性上,丹燕老师用她作为作家的才华,通过活泼的人物描写、感人的故事叙述、细微的心理捕捉和灵动洗练的文字,撰写了《独一无二》的生动文本。作为一个弥补,丹燕老师又通过每章前言,以及第三部分与学者的讨论兼80后青年学者的访谈来对“独一无二”现象进行研究性解读,就此完成社会学意义上的诠释,进入到宏观框架的历史视野。
在1996年准备成书时,对当事学者的讨论,丹燕老师就已经在文中明确表示,她期待的是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在这代人中诞生的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如何研究和表述自己这一代人带来的社会意义。为此她经过二十多年的等待,在2021年终成书时,这个愿望已经得以实现。她陆续采访了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获得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对80年代的中国独生子女的专业研究成果。到这时,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才得以完整体现。
“非虚构”的“在场性”
它文学性的光芒并没有被社会学的思考所掩蔽,而毋宁说对社会学的文学式访问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张力
《独一无二》应归入类似于口述实录(本书是信述方式)的“非虚构”文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口述实录的历史。
1948年,曾经做过新闻记者的艾伦·内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口述历史档案馆,被认为是现代口述新闻与历史研究结合的标志性事件。口述历史“萌生于美国史学界,渐次浸染到全球的史学、新闻和文学领域”“中国的口述实录产生发展的过程,大致上可以说它肇始于文学领域,普及于新闻领域,发达于历史领域。口述实录写作与常规写作的不同在于作者放弃了叙述的权利。多数口述实录作品都呈现‘众声集纳’或‘碎片集纳’的状态,在众多声音的协同互补之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真实世界的广阔与复杂,展现本真的民生”。在新闻领域,口述实录往往被归入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类别,是记者通过对人物的采访,由口述者讲述个人亲身经历的新闻事实、表达个人观点,并终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见诸媒体的新闻体裁。有从业者归纳出“四个性”的评判标准:一是选择人物的典型性,二是保证事件的真实性,三是把握好历史的代表性,四是挖掘文章的故事性。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口述历史所彰显出来的力量,是人类得以在精神领域不断发展的力量,体现了人类对于历史本真及自然王国的向往与追求。口述历史既是一个理解—认识路径,同时更是一种叙述—阐释手段。”回到现实的层面,优秀的口述作品一定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与责任。但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只是一种观察事物的立场或路径,其更大的使命和态度,在于能不能进入当下时代的现场,能不能和现实密切互动,并关联历史,回应历史的拷问。
在文学评论界,学者很早就尝试用“非虚构文学”概念来涵盖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口述实录体等文体,其较虚构文学的特殊价值在于作者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的“在场性”,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发生的“真实性”。这种对于现实感和真实性的拯救,使其迅速吸引大量读者。非虚构文学借助社会学方法来反映现实,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力量,但也由此引发了争议。有学者认为:“社会学介入非虚构文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是好事,但是好事过了头可能也有问题。非虚构文学写作者不是要通过写人去寻找社会意义,或者是寻找标本的意义、典型的意义和新闻的意义,这是社会学写作的任务,非虚构文学关注人有另外的使命,这种关注可能不是以明显的抒情方式表达出来的,但对人的命运,对人的存在,必须有关注。”非虚构文学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一件非常文学的工作,也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非虚构书写作品中应该有多个声音、多种观点,它们之间是一种对话的、辩驳的,甚至相互消解的存在,最终,时代的或事件内部的复杂性被呈现出来。我想,这些要求,在丹燕老师的文本里都基本做到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确认《独一无二》的优秀性。学术界的独生子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体育学五个学科,而丹燕老师的书作为一个亲切而感性的文本,无疑又增加了文学方式的关注。硬邦邦的数据在丹燕老师的笔下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它文学性的光芒并没有被社会学的思考所掩蔽,而毋宁说对社会学的文学式访问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张力。与“独一无二”的时代相反,我们今天的时代,单一性正被解构成漫天繁星,文体也必然会不断地飘移和异轨,任何单一的文体都很难完足地表现这个丰润的时代,我们必须用更立体、更融会贯通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也是当下创意写作和研究兴起的原因。
一个数字和两个时间
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不仅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后所出生的一代人,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让我们再从社会学研究的维度来看看《独一无二》。一个数字和两个时间立马让我精神抖擞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影响了中国社会且会持续发生影响的现象,且自己的下一代也位列其中。
从1979年中国诞生首批“独生子女”,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结束,全国已有0—44岁的独生子女人口2亿左右。一位学者曾经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这个多人口国家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口控制则有效减缓了人口的急剧膨胀。正是在这样两种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了一代新人——独生子女。这一代特定人口的成长、发展以及一切与他们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也一直为整个中国社会所关注。回顾我国独生子女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分析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状况,探讨与这一代人的成长有关的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代人的影响起码在两代。社会学家已经罗列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独生子女的关注焦点主要是他们的心理特征、教育方式、社会化过程、大学表现、婚恋生育、社会适应等,而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关注焦点则主要是他们的生育意愿、居住方式、养老保障以及“失独”问题等。在这一巨变的时代中同时生活着的两代人的生命历程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出生于改革开放之际又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一代独生子女;二是在改革开放时代中生育、养育独生子女的一代父母。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一代独生子女人口从他们的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直到走向中年期一步步成长和发展的40年的话,那么,这40年同时也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从他们人生的青年期开始,经过中年期,直到走向老年期的40年。
正如专家所分析的,研究“独一无二”的意义在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不仅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后所出生的一代人,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亲历了中国40年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变,并和国家一起被揉进全球化兴起及至今天又回潮的全过程。泛化来讲,大时代变迁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成年独生子女及其相关现象上,比如独生子女的婚姻角色、亲子关系、夫妻权利,等等。尽管目前进入婚姻的仅仅是首批独生子女,其比重在全部独生子女中只是相对少的一部分,但研究者意识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在大量更年轻的独生子女身上。因而,这种提前研究可以较好地指导社会提高认识,做好相应的准备。
此外,虽然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基本还没有进入老年,但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从30年前独生子女诞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对于有着深厚家庭养老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问题的研究无法回避。
许多新鲜有趣的观点
续上关于90后和00后独生子女的口述记录,使这份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文学记录更具有完整的历史价值
《独一无二》中有许多新鲜有趣的观点。
比如: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做比较(基于80后研究),包括事业成就、社会适应、个性特点、智力发展、社交能力、亲子关系六个方面,发现没有大的差别;比如:放开二胎以后,我们不仅要关注“多养”的问题,更要关注“善养”的问题;再比如:曾经给80后贴上“小皇帝”“自私”“冷漠”的标签,但随着80后志愿者登上历史舞台,又反转为自信满满赞誉有加的正面形象和光明象征。
学者提醒:既要防止“本代自恋症”,又要防止“逐代阿谀症”。我也因此想到前不久出现的“奔腾吧,后浪”的网络澎湃。写序之时,正好看到哔哩哔哩网站举办的2020—2021跨年晚会,UP、跨界、混搭、出圈,高科技、二次元,人工智能、时尚炫酷,完全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有人说:技术有进步,文化是没有进步的,只能说这是一个在文化意义上不同于过去的新时代。也因此,我寄希望于丹燕老师有时间能再续上她关于90后和00后独生子女的口述记录,使这份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文学记录更具有完整的历史价值。相比较作为传统尾声的80后,他们是真正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全球化、文明阳光、物质富足、国际视野、游戏动漫、创意产业、知识经济、中国崛起、互联网信息时代。同样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但他们的眼界、知识、财富,独立、自由、开放多元、追求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恐怕是他们的80后哥哥姐姐们所无法比拟的,或许,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更值得作为“独一无二”一代的标本,担当“独一无二”的大名。再说这一代独生子女和上一代非独生子女没有很大差别,恐怕我不会同意。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从混沌无知到静态清晰,再到动态变化、开放多元的过程。《独一无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洞见了中国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而且用“非虚构”的方式凿穿了文学和现实的秘道,通向一个开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