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全球首例猪心移植患者离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官微2022年03月10日

今年1月7日,57岁的晚期心脏病患者David Bennett(大卫·贝内特)做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搏——接受了猪心脏移植,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

2个月后的3月8日下午,贝内特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UMMC)去世。 

当地时间3月9日,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在官网上发布了讣告。医生尚未给出贝内特的确切死因,但提到的细节是:几天前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在得知自己无法康复后,他接受了富有同情心的姑息治疗。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他还能与家人交流。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亡

据新华社报道,贝内特于去年10月首次到该中心就医,当时只能卧床,依靠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生命。他的病情不适合接受常规心脏移植手术。

在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前,贝内特被充分告知了移植手术风险,这一手术是试验性的,具有未知风险和益处。

这是1月7日在美国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拍摄的移植手术现场。新华社/路透

据介绍,其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猪经过基因改造,被“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以及一个特定基因以预防植入人体的猪心脏组织过度成长。

贝内特的手术医生巴特利·格里菲思表示,贝内特一直与病魔战斗到最后。这一手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有望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移植手术,协助挽救未来接受手术的患者。

这张未标注拍摄日期的照片是心脏病人戴维·贝内特(右)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前与医生的合影。新华社/路透

贝内特在手术前一天曾表示:“要么死,要么做移植手术。这是我最后的选择。”虽然贝内特的生命仅多维持了2个月,但他的家人也称:“希望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

众多科学家致力于动物器官移植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类数十年来寻求使用动物器官移植挽救生命的重要一步,背后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杨璐菡及其联合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1986年,杨璐菡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杨璐菡曾用一年的时间,自学了所有生物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并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由此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杨璐菡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生物基因编辑、异种器官移植,是杨璐菡的主要研究方向,她曾先后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

2017年,杨璐菡以猪基因为研究对象,培育出了世界第一个可用于人体移植的“无毒”猪1.0,该成果标志着猪器官移植人体后的最大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当时有权威学者预测:5年内就能看到猪器官移植到人体中。

杨璐菡说过,“读大学的时候,最好的理科生都去了生命科学学院。我们经历了最好的教育,也是最需要努力的年纪。”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新华社(谭晶晶)、澎湃新闻(贺梨萍)、青蜂侠、中国妇女报(杨继云)

非遗传统技艺产品要与时俱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9 10:05:09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生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9 10:05:17

游博物馆 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9 10:04:59

收藏玩具增长迅速 国内“玩家”将破亿

北京青年报2022-03-09 10:14:54

从玲娜贝儿到冰墩墩,这届玩偶为何让人如此“上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8 14:14:47

给青年电影人机会,上海国际电影节启动“Y计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8 14:14:45

女性健身图景:掌控身体意味着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07 2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