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在雨花台读懂信仰

作者:贺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8月30日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之一。

    从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难以计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雨花台慷慨就义,其中今天能够查到姓名的只有1519位,留下的照片只有100多张,更多的成了无名英雄。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壮歌,用血肉之躯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他们铸就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位置的雨花英烈精神。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高度肯定和赞扬雨花英烈精神,将其概括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在南京尤其是雨花台英勇就义的共产党人,是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党内精英,因为只有政治“要犯”才会被押解到当时的“首都”南京。他们中有不少是党的早期领导人和重要骨干,如中国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中国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东北抗联最早的创始人罗登贤、河北省委书记施滉、韶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刘少奇夫人何葆珍、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夫人徐全直,隐蔽战线的“北平五烈士”,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少将周镐,以及淮海战役率部起义的中将副军长兼师长王清翰、少将谢庆云烈士等。

    建党百年之际,我再次来到雨花台。

    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肃立默哀,举起右拳,在烈士忠魂的见证下,向着党旗重温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烈士纪念碑前这一庄重之地重温入党誓词,我仿佛听到了烈士的铿锵和声,我深深感受到这80个字字字千钧。

    走进庄严静穆的烈士纪念馆,一件件遗物、照片,无声地讲述着179位烈士惊心动魄的故事,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是恽代英写下的一段话。

    “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这是邓中夏临就义前两天给党组织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这是谢士炎的追求。

    “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人,我们是最快活的人呀!”这是高文华的快乐……

    从先烈们这些壮志凌云的话语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力量足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在历史的天空里久久回响。

    雨花台英烈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支撑他们矢志不渝、舍生取义的,正是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的故事,是用信仰解读党史的生动教材。

    在烈士陵园大门口,我看到又有一大群参观者正向纪念馆走来。“信仰的种子”必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雨花英烈的精神火炬必将愈燃愈亮。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智库)特邀研究员)

贺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孙俪:埋在办公室里的“大女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9:28:52

从乐山到舟山,走一趟跨越2300公里的美食研学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7:08:08

《盛宴》:没有物质烦恼的婚姻,就坚不可摧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4:08:45

电影《柳青》:扎根大地,仰望星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6 23:50:36

去过“退稿图书馆”的人,会变得幸运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7 13:13:35

“大尺度”的《扫黑风暴》,再次印证真实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6 13:07:25

《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探访复兴号背后的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2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