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大哥,吃顿好的没多大罪过!

作者:文田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年08月20日

首都剧场演出《开饭!》,让人恍惚以为是人艺的系列老北京戏之一。制作人介绍,之所以把这部戏放在这里演,就是因为戏里有浓郁的老北京味儿,所以觉得这个场子“合”,希望能激发人们对于京味儿戏剧的感受。这部戏以七场饭为线索,不同时代的饭局自有特点,贯穿始终,然后写饭局背后的人的面貌。虽然有点俗套,但戏剧不怕套路,如果套路里面有细节,有闪烁的光彩,有精彩的对话,有出人意料的表演和让人恍惚的瞬间,再怎么套路也不会让人看不下去,甚至会让人期待,套路自有回旋的美感。

开幕的第一场,是1959年的胡同里的贫困家庭吃饭现场,长子刚在石景山的工厂当上学徒,为了省车票钱经常周末也不回家,家里父母穷愁潦倒,其实心里很矛盾,害怕他回家没有饭吃——一家人只有一个窝头;又害怕他不回家,因为心里实在惦记。

不过惦记也是白惦记,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别的吃食,还有小儿子病卧在床。这是一个很好的戏剧矛盾,让人觉得何其惨,简直想到人艺的《龙须沟》。果然里面部分表演也有古老的程式,大哥回家后,居然还有个抬胳膊的起范儿造型,表示在工厂工作极为自豪,为了祖国,昂首挺胸抬胳膊,一时之间忘了是在话剧舞台还是京剧现场。

虽然演员的表演不专业且煽情,但内核是贫困时期的食物,这点很强大,当邻居把省下的西红柿炒鸡蛋端上来的时候,当小儿子吃到大哥从野地里挖回来的马齿苋的时候,观众都能瞬间被感动。贫困时期的人间情谊,本身就是一种高贵的情感,值得反复歌颂。

第二幕延续了这一主题。此刻已经是十年后,小儿子到了上山下乡的年纪,家人送他,买了桃酥,还有一饭盒的酱牛肉和凉拌马齿苋,一家人在车站惜别离。想起了作家阿城写的《棋王》,牙缝间的米粒,要郑重其事地挑出来;吃完饭的饭盒,要用水涮涮,再把飘着零星油花的水喝下去。食物缺乏的年代,吃是一件多么郑重其事的事情。朋友告诉我,导演喜欢吃,包括他前面的几出戏剧,都是以吃为主题,写人间百态。

我还挺期待“吃”这个主题的反复展示,贫困时期有贫困时期的吃法,富裕状态下有富裕状态的消遣。《中国人超会吃》里写中国人爱吃并且会吃,吃得精细,吃得算计,吃得妩媚,可是绝对不粗吃,哪怕是并不富裕的地区,也讲究粗食细作。就拿戏里反复出现的马齿苋来说,有蒜泥凉拌,有荤油清炒,也有晒干了切碎混合猪肉蒸包子。当然,热爱蒸菜的河南人民也经常把马齿苋混合上面粉,上蒸笼里蒸熟蘸蒜泥汁吃,区区一个野菜,都能吃出多种花样。

这些吃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里,中国经历的多次战乱和饥荒,与富庶安宁的生活交替出现,导致了人们学会了“吃饭”这件事,并不轻描淡写地对待,而是精雕细琢地耕作,把吃饭变成艺术,越看中国的饮食系统的繁杂丰富,越能理解中国人过日子的心态。

很多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也是如此,比如法国、意大利,重视吃的细节,拓展吃的范围,并不胡吃瞎吃,这可是优点,吃饭中自有美妙而完整的世界。

《开饭!》这出戏的编剧、导演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喜欢在吃上附着强烈的道德感。第三幕还是食物仍不富足的1970年代。大哥和女孩相亲,一直念念不忘一件事:在吃喝上贪婪的人不是好人。台词表现则是,第一次见面就下馆子的女生,不是什么好的相亲对象。这么轻易地就下了这个结论,感觉这位从野地里挖马齿苋的兄长,真是一位不宽容、道德观僵化的男性。果然延续到了1980年代之后的几场戏,整个吃饭的氛围越变越糟糕,最后索性贫富对立,“忆苦思甜”起来,每一顿富庶的饭局,必有大哥念经式的哀叹,你忘了童年受的苦吗?

作为人物性格塑造,也许这样比较省事,可省事带来的恶果就是非常贫瘠的样板话,变成了纸片人。越往后越如是,场景换来换去,不管是1980年代初流行的马克西姆豪华餐厅,还是1990年代的“燕鲍翅”海鲜大餐,大哥化身为道德标杆,每顿饭都念叨“吃要节约”“吃要朴素”“天下最好吃的是西红柿鸡蛋面”,简直让人想到了民间故事里被塑造出来的讲述五百年谚语的老者,机械,乏味,充满了道德训教而丧失了真人气息。最后一幕尤其可笑,去世的大哥被亲友们集体发放了好人卡,因为一辈子勤俭节约,而胡吃海塞的二哥最终进了监狱,因为吃得太好太多太贪婪。

如果不是在人艺的舞台上,我几乎会觉得这是一出儿童寓言剧,剧本是古老的母题,富人吃太多太浪费,到了饥荒年代,不得不找贫穷的邻居讨饭,这么古老的道德命题,如果有充分细腻的表演,我也可以接受,可是到了后面几场,全部是春晚小品的套路,各种戏剧矛盾只不过是作者强努出来的冲突,非常生硬呆板,让人毫无期待。简直在换场的瞬间就知道满舞台的演员多无聊,他们像木偶,整体被拎着胳膊,开始了道德宣讲,想起了音乐剧《芝加哥》里的一幕,明明演员们都有身体,都有心,可是上面有提着绳子的导演,你只能按照他的方式去演出。

大家丑化着胡吃海塞的场面,估计在导演成长的年代,去吃海鲜大餐的都是大款,所以这场面被表现得极为丑陋;煽情的机场送客的场面,老二的孩子去美国留学,老二已经进了监狱,还是一辈子甘愿吃苦的大哥夫妇攒出了钱,送他出国,临别的时候,把一盒路上捡到的马齿苋现场凉拌吃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富人讨饭,穷人送粮”的古老道德主题。我不由得思考,是不是编剧童年被反复灌输了这个故事?

台下的我是脑洞开了,大哥有一辈子发现马齿苋的能力(去机场的公交车站也要摘),加上全剧渲染的勤劳吃苦,要是我,早给大哥安排一个勤劳致富的结局,开个野菜饺子包子加烙饼的小饭铺,也早发财了吧?光给人发好人卡有屁用?

都说导演爱吃,可是我越看越觉得他没吃明白。事实上,中国人吃饭,道德不在吃饭之外,而就在饭局之内,寒酸的饭局未必道德,富庶的豪宴未必不道德,吃中的乾坤世界自有道理,与现实世界既关联,又区隔,能把这种复杂性写明白、做清楚的戏剧,才是好的戏剧,而不是整一出儿童剧来打发观众。

前两天看日本陶艺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的文章,他开设日本最精致的餐厅,拿萝卜做食材的时候,一定要把萝卜皮精心地削下来,做腌渍菜吃,在他看来,这个和贫困富裕毫无关系,就是因为,这个材料值得这么吃。吃豪奢的饭,未必就是山珍海味,吃简素的饭,也未必就是野菜蔬食,背后的花样多着呢。我倒期待创作者能有这种见识,重新编排一出戏,吃蔬菜的大哥老谋深算,最后进了监狱,胡吃海塞的二弟单纯如一,是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至少与一般认知有反差,让我们对吃饭这件事多一些思考。

中国人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我们有着种种的道德小故事,随时随地拿出来教育孩子,但是,我们有更多的食经、菜谱,包括一个个吃的场面故事,背后的人性远非“吃得朴素就是好人”这么简单。

不是不可惜的,好不容易有一出食物为主题的戏,被偷天换日成了“食物的道德观”这么一个贫瘠的演出,我是觉得编剧、导演还是要加强吃的自我修养,在吃上继续努力,才能排练出真正的吃喝大戏。

【责任编辑:李丹萍】

孙俪:埋在办公室里的“大女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9:28:52

从乐山到舟山,走一趟跨越2300公里的美食研学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7:08:08

《盛宴》:没有物质烦恼的婚姻,就坚不可摧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8 14:08:45

电影《柳青》:扎根大地,仰望星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6 23:50:36

去过“退稿图书馆”的人,会变得幸运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7 13:13:35

“大尺度”的《扫黑风暴》,再次印证真实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6 13:07:25

《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探访复兴号背后的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2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