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学习 >正文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作者:颜晓峰 来源:新华日报2021年04月14日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学习党的历史,确立正确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习党的历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历史中学习什么、学习党的历史要达到什么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新论”版从今日起开设专栏,邀请九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学习解读,敬请关注。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100年来,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我们党始终秉持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党的力量空前壮大、党的事业空前发展。“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凝练概括了党的伟大成就,生动描述了党的宏伟气象,精辟总结了党的成功之道,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百年大党仍然风华正茂的根源和机理中,坚定自信、继续前行、再创辉煌。

  百年大党创造政党持续奋斗奇迹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这个过程相一致的,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以及世界政党史上创造的政党持续奋斗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这一组有力数据和醒目关键词正是立党兴党强党伟大奇迹的最好证明。

  “百年光辉历程”表明党的历史的连续性长期性,是一部革命史、奋斗史、创造史。从1840年到1921年与党成立后100年的历史对比中,我们不仅要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且还要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表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严重挫折后,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引领科学社会主义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执政70多年”表明党的执政地位越来越巩固,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领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党在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艰辛探索成效越来越明显,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9100多万党员”表明党百年来从50多名党员到今天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加入党的队伍、集合在党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表明党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执政党中的举足轻重地位,中共兴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兴,中共强则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表明党的雄厚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得人心、合民意,在“赶考”路上不断战胜“最大威胁”、始终防止“最大危险”。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100多个国家中130多个政党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乃至世界政党史上,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百年历史、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至今依然生机勃勃、风华正茂,创造政党持续奋斗奇迹,可以说是极为不易、绝无仅有的。我们看到,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登上历史舞台直至夺取政权后,曾经显赫一时,但却逐步黯淡,甚至销声匿迹,被历史淘汰。苏共存在了86年,苏联存在了74年,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方能百年风华正茂

  1945年在延安窑洞,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讨论中共夺取政权后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70多年后,我们党仍然怀着深深的忧患意识思考和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讲话中,将民族千秋伟业与党的风华正茂联系在一起,点明了我们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不停下奋斗的脚步,在新的长征、新的攀登、新的目标面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党的肌体更加健壮、力量更加强大、精神更加饱满。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奋斗目标在远方。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就有效防止了党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激励着全党为建设一个新世界而继续艰苦奋斗,使得我们党在执政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仍然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种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顽强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向新的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不把某个具体阶段的目标作为最终目标,不把某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作为停止标志,而是展现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连续性和彻底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征途中焕发出强劲的生机活力。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胸怀格局在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宽阔胸怀,是“环球同此凉热”的宏大格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著抱负。党的远大理想和先锋精神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砥砺初心使命、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必须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矢志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真正成为“两个先锋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于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我们党就能够永葆赤子之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精神境界在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为民情怀,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立场的崇高境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复兴说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在人口最多的国家建设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不变初心。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为人民利益的不断增长作出更大贡献;执政资源越多,越要让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执政为民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境界。我们党秉持一心为民的价值准则和政党追求,将更显风华正茂。

  “三个站在”确保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百年走过万水千山、历经千难万险,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三个站在”就是开创新未来、夺取新胜利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确保经受历史考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不进则退,落后于时代潮流,就会被历史淘汰。我们党百年来领导的一系列伟大社会革命,都是党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正确历史抉择,与此同时,党走过百年依然是风华正茂。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带领人民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伟大跨越新的征程,是在人类历史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创举,是在两大制度体系较量中壮大自身、占据主动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举措,也是党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的根本之举。“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在于与时俱进、勇攀高峰,永不停滞僵化、故步自封,新长征路上一直在行走奔跑,在时间的历史中不断刻注出历史的时间。

  始终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确保经受考场检验。“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党百年来经历的艰难困苦、困难障碍世所罕见,渡过的激流险滩、惊涛骇浪前所未有。凭借着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依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我们党攻下了一个个“腊子口”,越战越强、百炼成钢。打铁先要自身硬,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就要有超常的能力和本领,战必胜、攻必克;要有超常的抗压力和破障力,扛得起千钧、破得了石壁,决不退缩、永不言败。胜利和成功是风华正茂的生动证明。在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开创新局,既展现光明前景,又面临新的挑战。不闻金沙水拍,同样要闯激流险滩;未见大渡桥横,依然要敢闯关夺隘。共产党人的考场,体现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上,党的战斗力、生命力、创造力由此更加强大。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确保经受人民考核。党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党的一切政策和工作,都要接受人民考核。“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满意是最大的满意,人民拥护是最有力的拥护,确保党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就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就能得到优秀的答卷。如果党长期脱离群众,久而久之,就会被人民抛弃。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说的是人从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观察人民就能知道治理得好不好。”评价党的各项工作、党领导的各项建设,最有发言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因此,在各种评价标准中,根本的标准是人民标准,最终还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认同和支持为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主义,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标准也无可置疑地成为全面现代化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标准,也就解决好了各级干部的政绩观,评价各级党委和领导的现代化建设政绩,不是看形象工程的大小多少,而是看人民利益的增长程度,看广大群众的满意程度。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梅潇予】

春天,带着《故宫草木志》来宫里打卡赏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4-08 13:38:52

“戏曲进校园” 浙江工商职院学子学化妆练身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4-08 23:17:11

中青阅读3月推荐书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4-06 12:25:21

跟着梁思成去“旅行”,品味古建筑之美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4-01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