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复“活”千年古梯田

发布时间:2020-10-05 02: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林超

  新华社福州10月4日电 题:复“活”千年古梯田

  新华社记者林超

  10月伊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镇的1万多亩梯田泛起金黄的稻浪,壮美的景色吸引每天近千名游客前往游玩。但鲜有人知,就在几年前,这片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梯田一度面临消亡。

  “原来种田没效益,荒了不少。”联合镇东边村村支书曾奎山说,近年来政府加大投资改善种植条件,有的田块还用上了数字技术,而且旅游业越来越兴旺,才让联合梯田有了复苏的希望。

  联合梯田开垦于唐朝开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梯田平均宽度仅1.5米,最小的一丘田只能插几株水稻。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形容梯田为“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垂直落差600多米的联合梯田几乎无法使用机械,只能依赖传统耕种模式,劳动力成本劣势逐渐凸显。

  到了收获季节,东边村村民曾奎晃每次得用扁担挑着100斤的稻谷,爬过落差100多米的梯田后,才能抵达一条小路,换用摩托车运输。一天只能割200多斤水稻。

  “种100斤水稻,要亏五六十元。”曾奎晃说,去年他雇了12个人、干了19天,才收割了300多亩水稻。在平原上,用机械收割同样面积的田块,只需要一台机器干10天。

  种植没有效益,抛荒又觉可惜,曾经养活一方人的联合梯田渐渐成了鸡肋,种梯田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最多时已有超过一半的联合梯田抛荒。

  十多年前,一群摄影爱好者将联合梯田照片发到网上后,吸引了更多游客到当地游玩、消费。这让当地政府和村民意识到,联合梯田所展现出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潜力巨大。

  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联合梯田于2013年被当时的农业部确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2018年又作为“中国南方稻作梯田”代表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了调动农民种植梯田的积极性,近年来联合镇政府从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中,先后“挤”出了5000多万元用于梯田保护和开发利用。一方面,鼓励复垦抛荒田、兴修田间基础设施、引导流转土地开展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少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

  谈起绿色发展,曾奎晃与隔壁村的几位农户现场交流起经验。“我那片田用了杀虫灯,农药可以少打三分之一”“种晚熟品种,虫害少很多,甚至可以不打药”“用有机肥,种出来的米更香,今年有回头客,价格高了0.4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2019年当地政府又引入企业打造农业物联网标准示范园,在1000多亩联合梯田安装了摄像头、天气预报监控、小型气象站等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可视化。通过物联网,专家可以远程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城市消费者可以安心消费,甚至认购一片自己的梯田。

  “数字化可以倒逼生产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大米品质与附加值。”物联网建设方,福建良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包世楷说,去年物联网示范园的梯田水稻,每公斤卖出了36元的高价。

  随着生产效益提升,近三年来联合梯田的核心区种植面积快速恢复,为旅游业兴起打下基础。当地交通、供电、农业农村等部门又进一步修建道路、改造电网、举办各类涉农活动,不断提升游客出行体验。2019年,联合梯田的旅游人数突破2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村民们不仅能从种田中受益,还能从旅游业中受益,反过来又更加重视梯田保护,形成了良性循环,千年联合梯田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联合镇党委书记陈祥耀说。

【责任编辑:侯歆钰 流程编辑:罗征】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进博会如期将至 最新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正式举行。
  • 激扬中国梦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发布MV《激扬中国梦》。
  • 宁夏西吉:“蝶变”迎“新生”
    今年5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上马村的宁夏众旺达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正式投产运营,20多名妇女经过培训后变身“产业工人”,整日忙碌在流水线上,加工生产地软、苦苦菜、蕨菜、蒲公英等野菜、地椒茶、杂粮、土豆等农特产品。 25岁的马志花就是其中一员。此前,这名回族女孩从未出过远门,早早结婚,已是2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也被牢牢地圈在了田间地头、锅头灶头。车间建成后,她决定走出家门,凭自己的本事挣钱。攒钱的动力让马志花越来越勤奋。前不久,她被提拔为班长,管理着10来号人。她和同事劳作的画面也被车间经理拍成照片,设计成了产品包装——“阿舍(记者注:‘阿舍’为回族妇女的经名)的野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若一 王豪)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