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0
09/09
16:55

甘肃:戈壁中找寻生活的绿洲

来源:光明日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提到甘肃河西走廊,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美景。然而,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人来说,“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曾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但自然限制人,也塑造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河西人民戈壁抢绿、沙海淘金,努力在这曾经的不毛之地中找寻一片片绿洲。

  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脚下并非荒滩,而是一片灿烂的花海,这是记者对何家湾的第一印象。地处祁连山北麓浅山区的何家湾村,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曾是全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这片花海的“主人”是永昌县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爱民。“我们这里荒滩多,现在种花种树的这片地原来都是石头滩。我们要把这3800亩荒滩打造成田园综合体,带领全村乡亲们共同致富。”陈爱民的语气中有难以抑制的自豪。

  陈爱民的底气来自何家湾适宜经济林木生长的环境,村里有一个老园子,里面生长着一批近300年的老核桃树。然而实际栽种却并不容易,由于戈壁沙土的土质限制,要在荒滩上挖出1米多深的土,再换上适宜种植林果的土壤,如此开沟客土才能保证经济林树苗茁壮生长。

  在这样的努力下,2018年3月至今,陈爱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从陕西杨凌等地购进苹果、蟠桃、核桃等经济林树苗近62万株,并投资整修村里闲置的72座日光温室,将树苗栽植在温室里,在适应当地环境后,再将树苗移植到荒地上。目前已有近1800亩荒地完成改造。

  62万株树苗平均到全村597人头上,相当于每人种下1000多棵树。这些树苗不仅可以为祁连山浅山区生态治理增添万千新绿,还能让何家湾的村民不出家门就拿到一份工资。每月2日是村民董春香最高兴的一天,在陈爱民的日光温室打工的她又能按时领到工资了。自从田园综合体发展起来,她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在家门口工作每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等树苗全部移植,村里300个剩余劳动力就都能月月领固定工资了!”陈爱民兴奋地说。

  戈壁农业圆梦美好生活

  走进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恍如置身戈壁中的世外桃源。由于地势宽广、光热充足,再加上祁连雪水浇灌,张掖近年来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海升正是其中的翘楚。

  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中,工人们正在忙碌,一排排串收番茄和迷你彩椒正等待采摘装箱。温室里的智慧农业设备让人大开眼界:作物采用有机质营养钵无土栽培,通过电脑操控精准滴灌及施肥;通风管里根据作物所需,定量输入二氧化碳;温室顶空还安装了太阳能传感器,棚顶幕布自动升降,最大限度利用当地充足的光照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量……

  “目前我们的亩产均值达到了100万元,约等于民乐县境内170万亩农业用地全部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总和。”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监杨白桦介绍,“我们的雇工大多来自紧挨着厂区的

【责任编辑:曾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