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程漫漫

发布时间:2018-01-24 05:2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峥苨摄影报道

  1月20日,从陕西西安开往榆林的7006次普速列车行驶在雪原上。这趟最低票价1元的列车是很多百姓乘铁路出行的唯一选择。

    刘家沟、生芝渠、贺家河、张家船、洞子崖……这些小站不会出现在12306的列车时刻表上。它们地处黄土高原,沿着西延线、包西线的铁轨排开,等待着每天唯一的一对客车。1月20日下午,36岁的薛小云拎着刚冲印好的全家福照片,乘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三四十分钟,到达最近的生芝渠车站,等候回家的7006次火车。她的家在绥德,公婆住在生芝渠附近,她常乘坐这趟火车往返照顾老人,“这趟车是连接我们两个家庭的一条线。”

    1995年起,7005/7006次普速列车就奔驰在陕西西安到榆林之间,全程623公里,几乎站站停,包括那些不在列车时刻表上的名字。旅客在不到两分钟的停车时间里走入煤炉供暖的车厢,随意坐下,踏上最短几分钟、最长12小时的旅途。

    我国高铁以每年数千公里的速度延伸,中国铁路总公司却依然保留并优化了像7005/7006次一样常年穿行于深山腹地、服务贫困和边远地区的“慢火车”。近年,在广西、内蒙古、新疆等地还增开了若干班次的普速列车。

    7005次上的列车乘务员自嘲这是“公交火车”——停靠站多,最低票价1元,硬座最高票价35元,比同线路的特快列车低一半还多。对外出打工、探亲、上学的乘客来说,这趟列车是出行的最优甚至唯一选项。从2004年起一直在这趟车上工作的列车长曹涛说,现在公路、铁路快速发展,乘客的选择更多了。“这趟车虽然不是一票难求,但已经成为了沿线居民的必需品。”

    年产量近百万吨的“苹果之乡”延安市洛川县就在这趟列车沿线。很多来自周边村庄的果农们,冬天带上过膝防雪胶靴,夏天带上几条毛巾,乘坐这趟列车,像工蜂一样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苹果园里工作,再被火车送回沿途的各个村庄。

    29岁的王二小常年坐着火车去西安干装修,最近天凉活儿少,再次坐上这趟列车是去西安要回上一年的工钱,给在老家清涧县的女儿治疗脑积水,希望已到上学年龄的她早日好转。

    火车也连接着山村和外面的世界。乡村里的学生踏上火车,前往延安、西安的学校。在乡镇工作的年轻人和朋友们坐上火车进城,再拎着满满的行李和购物袋坐火车回家。列车乘务员说,每到周末,甘泉北站到延安站之间就被学生挤满。

    正值放假,在洛川县朱牛中心小学教书的张保艳像往常一样,和同事们一起坐上火车去延安。刚发了朋友圈,坐在另一个车厢的高中同学柴瑞就找了过来。两个女孩在这辆慢火车上,实现了毕业七八年后的第一次重逢。

    李鹏鹏在西安工作,他的孩子9个月前在老家出生,这趟车载着他隔三差五回家探望家人。坐在对面的杨大爷得知李鹏鹏家在武功县苏坊镇,立马和他用乡音聊起了共同认识的乡亲。

    这种热络的对话在这趟列车上常常发生。小站间离得不远,乘客交谈的契机实在太多:可能是相同的起点或目的地,相近的口音、年龄,甚至可以是上车时互相搀扶着走过站前的陡坡。人们分享乡里的近况,城里的见闻,和生活中的悲喜。

    薛小云和邻座小几岁的女人在同一站上车,两人在站台上就聊了起来。对方讲起瘫痪的丈夫,眼睛湿润了,小云急忙转换了话题,却没向她提起她们相似的境遇。薛小云因照顾生病的父亲早早辍学,后来从老家新疆嫁到了绥德。现在,她在火车上遇到学生模样的乘客时,总会忍不住问问他们的高考成绩,感叹上学的重要性。

    “95后”男护士刘梦园只需坐一站就能到达目的地延安。上车后坐在最靠近车门的座位,旁边是一位独自乘车的老人和他的轮椅。大爷不时凑过来看他手机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刘梦园干脆分出一个耳机给大爷戴上,放起了《中国好声音》。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安静地隔着屏幕凑在一起,度过短暂的旅途。35分钟后,列车驶入延安车站。

【责任编辑:黄易清】

1 2 3 ... 8 下一页

你可能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