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顺丰菜鸟开撕,神仙掐架百姓遭殃

发布时间:2017-06-03 03:57 来源:法制日报 

  核心提示:6月1日,菜鸟网络和顺丰掐起来了。事情爆出来是菜鸟的声明,菜鸟声明说顺丰突然断了数据接口,菜鸟无法跟踪到顺丰的包裹信息,只能要求商家暂时停用顺丰。顺丰随即也发表声明,称菜鸟在6月1日凌晨暂停了丰巢的数据接口,是希望顺丰从腾讯云迁移到阿里云。不过,也有消息说,这次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菜鸟在续约时,以安全名义提出要更多的数据,而顺丰和丰巢不同意。

  政府监管不能只是劝架

  □ 叶泉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国家邮政局与当事双方高层进行沟通,强调要讲政治、顾大局,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决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

  必须承认,这回国家邮政局的表态是非常及时的,双方矛盾的影响刚刚产生,就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体现了监管者的职责意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能是因为反应得太快,缺少一个调查处理的过程,所以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就像两个小孩打架,老师过来把他们拉开,只说了两句要团结友爱,却没有分清责任,那么问题也就不可能根本解决。更何况顺丰与菜鸟的互掐并不是两个小孩子在打架,这其中的矛盾还是很复杂的,人们更关心的是两者谁是谁非,而不是各打五十大板。

  首先,事情的起因在于不久前发生的假海淘风波。就在今年5月,顺丰被爆出涉物流数据造假,虚构海外发货信息,陷入运动鞋假海淘风波,假货寄递甚至形成黑色产业链。丰巢则在去年发生了用户信息泄露事件,数据出现在黑灰市场。而在这一点上,阿里的态度明确。为此,顺丰与阿里之间就产生了嫌隙。

  其次,是数据之争。网络信息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一个网络公司如何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规则制定中享有话语权、如何赢得政府部门的重视与青睐,前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拥有了多少数据以及对数据的使用能力。所以数据之争在这个行业内部是非常激烈,甚至是血腥的。阿里掌握的数据就不用说了,顺丰也是一样。如果还把顺丰当成一个只会跑腿送快递的企业,那就未免有些幼稚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快递公司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生活和需要。

  有趣的是,顺丰和菜鸟在互掐中都使用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个武器作为进攻之矛和防守之盾。菜鸟在6月1日的声明中表示,菜鸟此前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以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而顺丰也说,顺丰旗下丰巢于2016年与菜鸟展开合作,包括菜鸟提供消费者手机号信息,丰巢反馈快递出入柜信息与物流信息。今年3月至4月双方的续约中,菜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并且丰巢需要无条件提供取件码信息、包裹信息。丰巢则在回应声明中,以保护客户隐私为由,拒绝了以上要求。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争什么?争数据、争对行业的控制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企业的没有野心不行,不做大格局更不行。在这个过程会不会有企业有意无意地想把勺子伸到别人的碗里呢?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邮政局作为政府监管部门,仅仅说讲政治、顾大局可能还不够,想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恐怕也不行,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调查的依据一个是反垄断法,两家公司是否有滥用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毕竟现在已导致部分淘宝商品不能物流跟踪了。

  另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刚刚实施的网络信息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是否有过度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网络安全法在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更完善的规定。一是扩大了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电商、社交、搜索、地图、直播、云等,收集使用的用户行踪轨迹等活动情况以及全平台账号密码信息都是公民个人信息,其中电商信息是很重要的公民个人信息。二是收集个人信息需要用户知情同意。三是提高了对互联网企业安全技术能力的要求,“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同时,有能力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我们看到这三条之于当下这个事件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国家邮政局所说的“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决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这是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的结果,而不是监管的过程,监管的过程必须体现依法监管、依法行政。而依法监管要求政府部门要进行深入地调查,以证据服人、以法律服人。

  保护个人信息是第一位

  □ 胡印斌

  菜鸟网络和顺丰掐起来了,一方说,菜鸟“封杀”顺丰,是为了阿里云;另一方则说,顺丰自己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不愿分享快递柜数据。神仙掐架,百姓遭殃,用户又一次成了这起争端的牺牲品。

  平台信息阻断,商家发货、消费者收货自然会受影响。这也是此事引起国家邮政局高度关注的深层原因。当然,市场自身也有其调试功能。一旦出现空白,很快就会有补位者出现。毕竟,菜鸟是一个物流数据平台,顺丰断网,菜鸟只好协调全网的社会化物流力量,以保障商家和消费者的正常收寄服务。据披露,目前商家已陆续正常发货。但即便如此,信息迟滞乃至一定程度的损失,想必不可避免。或许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代价,可问题是,为什么这代价要让用户背?

  回顾事件过程可以发现,极端的断网并非不可避免。其一,快递企业与物流平台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数据资源的争夺上。这是企业在做大过程中的必然诉求,都想延伸产业链、控制更多的资源,但这种争夺应该建立在合作、协商的前提下。事实上,快递市场的蓬勃发展,本来就是电商、物流平台、快递企业协力推动的结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其二,任何市场争锋,都不能殃及第三方,尤其是用户的合法权益。在这里,用户权益一方面体现在快捷的物流服务上,无论是下单的消费者,还是发货的商家,都有理由享受更快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上。即在物流产业链上,用户的个人信息应该尽可能安全。事实上,这也是菜鸟认为数据必须经过加密处理才能安全、才能保护用户隐私的依据。

  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支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运用网络新技术,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菜鸟采集数据,并把数据纳入菜鸟网络监管,并非没有道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菜鸟的数据监管就一定安全无虞,但至少从此前媒体披露的信息看,顺丰在数据管理上存在缺陷。据媒体披露,2016年,顺丰速递一名员工将公司账号密码出售获利3.8万元,被指控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深圳被起诉。而在2016年12月,顺丰的丰巢快递柜也曾发生过涉及20万用户的信息泄露事件。

  当下,随着电商产业的高速发展,公民网购已经常态化,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也迫在眉睫。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好公民信息,国家立法是一个方面,也需要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筑好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而要做到这些,仅仅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网络安全法“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的深意所在。

  必须明白,任何时候用户都不是任何企业实现自身目的的筹码。企业之间的竞争,都应该是良性的竞争,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寻求“最大公约数”。任何意气用事、快意恩仇都是不可取的。不然,一旦民众受伤、寒心,最终受挫的依然是整个市场。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