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本三没了,本二不高兴,无形的歧视,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17-03-30 19:1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舆情监测室-实习生董锦蒙 王帝

  这几日,北京的教育火了。先是学区房暴涨,再是“过道学区房”被禁,然后就到了我们今天要关注的话题:北京三本没啦!

  3月29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7年北京高考的新方案,方案显示,今年北京高考招生时将不再有本三批次,取而代之的是由二本三本合并出的本二批次。

  这一方案的提出顿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在3月30日长期霸占新浪微博热点热搜榜的前三位。网民们或感叹北京高考又发“福利”,或替二本学生鸣不平,或为读三本院校的学生感到庆幸。

  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截至3月30日下午18时,共监测到相关信息1684条(不含跟帖和二级传播),其中新闻515篇,论坛及博客文章54篇,原创微博182条,微信60篇。中国新闻网在3月29日下午17时发表的《北京考生注意!今年高考将取消三本与二本合并 》和新京报在3月30日发布的《北京高考报名60638人今年高考录取本科二、三批次合并》被转载较多,显著影响舆论走势。并且,除北京地区网友关注此事,河南和浙江网友参与度也非常高。

  有网友表示:“一本二本好歹是凭本事考的,三本基本花钱就能进。”“本来高考就要有区分度,干脆一二三都合并得了,不要区分人才了。”等等,虽然有网名为“林大状”的网友表示:“毕业之后纯看能力。”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取消二三本而言无异于是“二本的学生亏了,而三本的学生赚了”。

  在争论之外,有部分网民发问道:“三本消失了,一本的学生还是一本,而二本的学生却和之前低一个档次的三本学生混在了一起,这样的改革公平吗?如此的改变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当然是有的。事实上,部分以独立学院存在的三本院校常常陷入生源与就业危机。人为划分二本、三本的结果已给予大众一个刻板的印象:二本学校就是比三本学校要好。当然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但也不能完全抹杀部分三本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办学治学理念以及素质突出的学子。

  但现实是,这种刻板印象早已深入人心,最为显著的是社会招聘中的学历歧视。虽然学历的要求对于招聘单位而言无可厚非,但是“211”、“985”比一本强,一本学生一定比二本好,二本学生一定比三本好的固定思维使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窠臼迟迟无法破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学历歧视,包括区域歧视等问题比比皆是,沉重的学历枷锁使高考成了个体想要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环,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近年来,频频进入公众视线的“衡水模式”、“毛坦厂模式”也间接反映了学历的沉重压力,而这也恰恰是与当前教育所提倡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所相违背的。

  本次北京市高考改革引发的舆情呈现新闻报道少、微博议论多的现状。与其说网民们在为二本三本或喜或悲,不如说是在学历歧视这个大环境下患得患失。

  凤凰网的一项民调显示,3000名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超过58%的人认为存在学历歧视,巨大的学历歧视使得横亘在二本、三本之间的大山无法消除,也使得国家所希望达到的教育公平不能实现。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教育是为了打通人上升的通道,而不是划定阶层使其固化。这点也是国家之所愿,所以从2016年开始,河北等16个省份已经取消三本批次。不仅如此,包括高考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考、全国统一成一张考卷等,各类政策的颁布都显示出国家对于高考改革的落实和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高考不断改革的终极目标便是为了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消除各类门槛与歧视。

  也许许多网民在关注三本消失时,忽略了新闻里的其他信息:今年北京高考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将加分考生范围限制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这一举措,亦可理解为保证高考公平的努力。

  虽然社会上对于学历歧视的客观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针对于消弭歧视,建立公平的教育环境的努力却从来没有停止。路还很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对于教育领域一系列改革,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可行的教育公平体系,打破刻板的学历歧视,使得每个学子都能向梦想前进,而不是在刻板印象的门槛下止步不前。

【责任编辑:周婉娇】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