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0/19
16:36

长三角两座城市在“加速奔跑中牵手”

长三角两座城市在“加速奔跑中牵手”

作者: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戈铮)“安徽创新发展力度大、后劲儿强,一些发展模式无锡可以借鉴学习”“合肥在量子芯片、显示面板等产业‘逆袭’,未来可以和无锡合作”……

近日,在“智汇长三角 科创太湖湾”全媒体新闻行动现场,合肥市和无锡市相关部门、专家碰出了火花。

调研团由无锡市相关部门、板块负责人、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组成,将走访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州等8个城市。

该活动旨在重点挖掘长三角推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营商环境、人才引领等经验做法;调研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服务政策等经验举措,展示无锡的资源禀赋、空间布局、区位优势等,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表示,将学习借鉴他人之长,补无锡之短,由点及面、找寻共性规律,通过有效沟通,良性互动,扩大无锡的“朋友圈”,搅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合肥,采访团调研了安徽创新馆、京东方科技集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在黄山,则了解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和“旅游+”战略。过程中,双方人员深入交流,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两地发展的“不谋而合”与“异曲同工”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让合肥在新一轮城市产业竞争中装上加速器。在距离合肥300多公里的外的无锡,则大力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抢占先机。

纵观合肥与无锡的产业发展理念和业态布局,有太多“不谋而合”和“异曲同工”之处。

比如,以京东方为代表,合肥实现新型显示产业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集群。无锡是中国微电子产业发祥地和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让新“芯”之火点亮创新之路。

此外,合肥构建起新一代信息产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路径。无锡也统筹推进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和转型。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无锡如何抢抓机遇,立起鲜明“产业地标”?无锡风景最美之处,太湖湾科创带已然蓬勃兴起。

今年以来,“太湖湾科创带”成为当地热频词。据了解,根据《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以太湖岸线为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湖岸线约108公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无锡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等板块。

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网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支点城市,规划建设科创带是无锡抢抓发展机遇、融入长三角的战略举措。

这里有无锡全市超90%的省部级科研院所,以及部分一流院校,集聚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未来将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集聚高新技术企业917家,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湖湾生态优美。

“以超前思维布局首位度高、韧性强的新兴产业,推动创新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科创带是加快塑造城市竞争硬核实力的有力之举,也是优化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在无锡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蒋佳林教授看来,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科创带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各方资源在此交汇,助力产业新集聚。

“当前,无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指出,把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头号工程”、关键抓手。


未来,合肥与无锡如何进一步“牵手”


活动中,长期关注经济领域报道的无锡日报首席记者高飞感慨,安徽之行,我们惊叹于合肥的发展速度,其一以贯之重视科教和产业创新,为安徽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同跑者,更是一个必须争取的‘合伙人’。”

“希望双方能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架起通路,在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机制,打破区域显示。比如,合肥的科研机构可以进驻太湖湾科创带,在无锡实现产业转化。”高飞建议。

“合肥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无数人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没有‘摇身一变’,更没有太多特殊力量的‘赋能’。”活动中,自媒体“奔流财经社”主编刘纯感慨,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是横亘在基础研究与市场之间的“鸿沟”。

结合调研安徽创新馆的经历,他认为,未来,太湖湾科创带的谋篇布局中,可以打造类似大型、新型科创平台,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创新投资公司、技术产权交易所、专业经纪人才等,举办创新成果发布、转化交易及双创路演等活动,让更多企业面对市场,点对点、面对面交流,将“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创新处二级主任科员张冕则认为,合肥将科技创新深入灵魂、植入骨髓,特别是“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理念,对无锡“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举措有积极启示。

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把活动收获转化为动力,为无锡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贡献智慧。比如,推动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化服务、汽车及零部件等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物联网、高端纺织服装等重点优势集群建设,构建区域性产业生态圈……

“没想到合肥科技创新进程、产业化速度如此之快,重大基础设施、科学大装置平台等建设不断推进,让人印象深刻。未来,两地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蒋佳林也持有相同观点。

他建议,位于合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平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无锡建分支机构,孵化高新技术,有些技术则可进行再产业化,无锡的民营企业介入,寻找一些新的产业应用的契机,吸引投资。

“无锡主打产业应用创新,社会化资本、民营企业较活跃,合肥注重基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大规模制造业方面也有优势。”蒋佳林呼吁,科创带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和智能装备等产业,可考虑在产业化设施、产业链方面和合肥形成配套,帮助一部分高新技术落地,推动国内产业大循环发展。

(实习生汪傲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