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0/05
11:57

打破博士人才群体的海外经历偏爱,要寄希望于本土研究生教育。

高校取消海外经历要求,“土博”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作者:南都社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博士圈也有鄙视链,学术圈里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据媒体报道,“土博”连进高校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更不要提在职称评选中被提拔为副教授,当高校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海归引进人才的晋升速度便堪比坐火箭,而“土博”却只能缓慢升迁。不过,近年这种状况有所变化,26岁拿下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的李晟曼,这位90后的副教授因为“没有海外经历”而备受关注。

湖南大学尝鲜的做法作为个案可能不具代表性——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学工程学院近年引进了不少年轻人才,其中多数仍然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数据显示,该学院海外引进及具备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67%。从李晟曼获评副教授所引发的争议可见博士圈鄙视链仍然较为牢固,无论是观念层面还是规则层面,都普遍对洋博士偏爱有加。但有迹象表明,李晟曼现象可能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有高校日前通过制定规则尝试打破上述潜规则,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率先宣布取消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

高校招聘人才偏爱洋博士的倾向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对较弱。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有了自主培养的新型大学生,第二年才有了研究生学位,而直到1983年,才出现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

反观洋博士,实事求是地说,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确实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这一方面体现在洋博士对西方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由海外留学经历所建立的国际视野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众熟知的顶尖人才,不少都有海外学习经历,他们放弃优越条件回国,在教育、科研层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社会对人才的认知,偏爱洋博士,既有这种心理偏爱的因素,也有相应的事实作支撑。

即便到今天,有着一定海外经历的博士仍然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视野、资源等优势不可忽视。只是说,经历近40年的发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洋博士和土博士在今天的差距越来越小。从数据上看,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间,我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大幅增长,从1981年到2017年,我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800万,据统计,2012年—2017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44.6万人,博士毕业生共32.6万人。而土博士交出的成绩单亦不乏亮点,近年,没有任何海外经历,本土自主培养的博士在科研上的表现越来越吸引眼球,这都说明,本土研究生教育面貌正在发生变化。

有关洋博士和土博士的社会认知,观念的改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规则的改革却迫在眉睫,毕竟事关公平。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在规则上继续沿用老办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本质上看,招聘环节中类似不合理的设置就是职场歧视,“有海外经历”通常只是用来作为评估人才的标准,但这种优势到底有多大,洋博士获得截然不同的赛道是否合理,恐怕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当前的人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评估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系统,单纯凭借一种身份一种经历就被特殊对待,俨然有失公允。

土博士的崛起之所以将成为一种趋势,还有国家政策加持的原因。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当前洋博士和土博士整体的水准差异依然存在,要打破博士人才群体的海外经历偏爱,归根结底只能寄希望于本土研究生教育,如果人才培养机制更加优化,国际化水准越来越高,土博士自身实力有保障,那么,高校人才引进规则对洋博士和土博士一碗水端平也就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