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09/23
13:21

让《教育的100种可能》成为可能

为学生“作传” 李镇西让《教育的100种可能》成为可能

作者: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

为老师作传的学生不少,为学生作传的老师却不多见,知名教育家李镇西算是其中一位。

去年,这位被称作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在去乌克兰拜访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的途中,给大家说起了自己许多学生的故事,很有感概:“不少孩子当年的学习和表现 ,和几十年后的人生,往往没有我们想象或期待的那种必然联系。”

同行的杨东平老师便说,“你不是写过一本《教育的100种语言》吗?你还可以写一本《教育的100种可能》啊!”李镇西当即说“好”,“我一定写。我要用我学生的故事告诉老师和家长们,教育有100种可能。”

于是,便有了近日与读者见面的《教育的100种可能》——李镇西的第83本著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摄

这本书中写了李镇西36位学生的人生轨迹,这些学生有的来自他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所带的第一个班,也有的是他退休前教的最后一个班。他们之中有教师、医生、空姐、飞行员、艺术家、科研工作者、公交车司机、火锅店老板、足球教练、摇滚歌手等。李镇西试图超越师生情感和教育技巧,而深入学生内心,展示他们的精神成长,并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去展示他们的人生和当年教育的关系。

“我多一本(著作)少一本(著作)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这本书对我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的学生和我共同的生命史诗,是我们共同缔造的教育童话。我不敢说教育神话,这是教育童话。”李镇西说。

为了写自己那位成为了公交车司机的学生,李镇西特意跟着他,坐了一天的公交车,看这位学生怎么对待顾客,怎么对待职业。

那位学生给他说,“李老师,我虽然没有出息,但是我的乘客很喜欢我”。有一次,有位乘客坐车坐过了头,这位公交车司机赶紧让他下车到对面去往回坐。那位乘客说,“不,我就想做你的车,我还有半小时时间,等你返程。”

李镇西当时就想,“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吗?有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也未必受他周围的人欢迎”。

“这就是出息。”李镇西给他这位公交车司机学生说。

李镇西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就这样写道,“我当然为我学生中赫赫有名的精英人才骄傲,但同时也为默默无闻的平凡百姓自豪。我认为,这才是教师应有的‘骄傲观’。尤其是在当今十分功利也十分势力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千万不要把教育的目标仅仅锁定在培养‘高端人才’,而应该把培养数以千万计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公民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

近百年前,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但遗憾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仍被不少家长、老师奉为教育圭皋。

在李镇西看来,“如果我们能够摒弃‘人上人’的教育成功观,而将所有能够‘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的学生都视为教育的成果,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正轨”。

“现在那么多的家长、老师都把学生往大学赶,往985、211赶,这是好多学校永远达不到的目标。于是家长焦虑,老师急躁,整个社会就焦虑不安。”李镇西说,他就想通过这些孩子几十年的故事证明,无论这个学生现在是怎样的,将来都有无数种可能,“ 100种可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无数种可能”。

而这些可能,或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