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08/31
13:29

情侣间能不能翻对方手机?

能不能私下翻伴侣手机?已婚男女认为结婚也要“冷静期”

作者:顾杰 来源:上观新闻

“情侣间能不能翻对方手机?”“结婚以后谁管钱?”“生了孩子随谁姓?”……在亲密关系中,类似的“敏感”问题总是处于“悬而未决”又“争论不休”的状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七夕婚恋观报告,给上述种种“甜蜜的烦恼”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答案。

女性更介意恋人翻看手机

如今,手机越来越变成个人的“私密空间”。《报告》显示,在是否接受恋人翻看自己手机的问题上,单身男女的态度截然相反。大多男性存在较高的“求生欲”,仅有39%的单身男性不接受恋人翻看自己的手机;女性的态度则十分坚决,74%的单身女性对这件事情坚决说“不”。

但在已婚人群里,这一比例却出现了“男升女降”。可能是男性想要在婚姻生活中保持着更多的“私人空间”,这一比例提升至48%;女性的比例则有所降低,为66%。关于恋人翻看手机这件事情,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更加在意。

另一方面,在恋爱或婚姻生活中,不少人想更加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手机也因此成为了解伴侣的重要途径。《报告》显示:在单身人群中,21%的男性和31%的女性曾私下翻阅过恋人的手机内容;在这件事上,已婚人士显然更加在意,35%的男性和43%的女性曾私下翻阅过伴侣的手机,比例均超过单身人群。

感情生活里,不少人想着时刻了解对方的动向,却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抵触。从《报告》可以看出,53%的男性不接受恋人要求自己秒回信息;而高达77%的女性对这样的要求直接说“不”。

婚后女方管钱成共识

如今,婚恋不再是两个人的简单结合,还需要考虑金钱、房子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报告》显示,在谈婚论嫁中,房子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建筑空间概念,更勾连着社会中的人文关系,包括幸福感、生活压力、家庭经济等等。《报告》显示:45%的男性只接受买房结婚,而女性对结婚必须买房的事情更加看重,比例高达74%。

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再次位居全国首位。高达85%的东北女性认为“结婚之前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这与过半数的东北男性观念不谋而合,51%的东北男性也只接受买房结婚,数据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男性比例。

家中的财政大权应该由谁掌握?对于这件事上,男女双方似乎都达成了共识:70%的男性与93%的女性都认为“家中财政大权应该由女方掌握”。

结婚也需要“冷静期”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结婚需要将两个家庭融合在一起。《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男女认为,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两个家庭的结合,并非一拍脑子的冲动,还牵扯到金钱、社会关系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不得不慎重考虑。如《报告》所示,在单身群体中,77%的男性与83%的女性表示,结婚需要“冷静期”。有趣的是,这一观点被已婚人士高度认同,超过九成的已婚男女投出了“赞成票”。

婚姻把两个家庭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需要与对方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朋好友打交道,面对这一现实问题,男女双方的意愿也有所不同。《报告》显示,57%的男性愿意在婚后与对方的父母同住,但女性的比例仅有35%。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历的升高,男女双方的接受意愿也逐渐降低,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男女愿意与对方父母同住的比例分别仅为39%和23%。

既然要融入新家庭,就少不了经历磨合与适应的阶段,这就需要考验双方的忍耐性和包容性。《报告》显示:婚后与对方的家人发生矛盾,男性的忍让程度要比女性高,以86%的比例远超过后者的66%。值得一提的是,学历越低,人们的忍让程度越高。其中,在婚后与对方家人产生矛盾时,大多数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们会选择忍让,男性比例高达89%,女性比例也达到了76%,远超其他学历层次的人群。

生育话语权主要在女性

“生孩子”也是大多数人在婚姻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虽然男女双方在生育意愿上似乎是平等的,但最终由谁“拍板”却往往争论不休。《报告》显示:生育权方面,女性越来越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如果在婚前意外怀孕,55%的男性与64%的女性认为“流产的决定权在于女方”。

从文化程度来看,学历越高的女性,越在意生育权的归属。其中,认为决定权在女方的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女性仅为45%,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则高达74%;同时,男性随着学历越高,也越发认同女性应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从高中及以下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认同决定权在女方的男性比例均超过一半。

然而,生孩子需要考虑经济、工作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所以何时适合考虑生孩子也是一道难题。《报告》显示:婚后何时要孩子,仍然是女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62%的男性与77%的女性认为应该“女性说了算”。

虽然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男性不断让步,但涉及孩子应该随谁姓时,大多数男性都不愿妥协。《报告》显示:76%的女性可以接受孩子随母姓,但在男性群体中,这一比例仅为38%。

【责任编辑:宋静】

最早的“中国”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5:01

“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券”发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3:34

神仙可能不坐电梯,但国漫的故事要好好继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1:33

科尔沁版画:刻在木板上的传承

新华网2020-08-14 20:27:27

老字号走心的跨界

中国青年报2020-08-10 12:51:18

一个王朝的序幕

中国青年报2020-08-11 08:49:53

谁都可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中国青年报2020-08-07 11:53:31

身处不确定状态 你如何管理时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07 11: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