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 八面来风
APP下载

凝聚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时间:2020-02-12 19:0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刘强

    2月1日,随着火车驶入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广西驰援湖北的220吨果蔬和两万枚海鸭蛋抵达武汉。(2月7日 《广西日报》)

    湖北多地由于疫情蔓延而采取临时管制措施,如何提供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他们日常生活等问题,此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地方资源调配,各地通过积极开通专列、专车等方式,将生活必需品逐渐运送到湖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看客。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在疫情的前沿阵地和死神抢人;那些坚守在车站和车上的铁路职工,他们反复给车辆消毒和给旅客量体温,竭尽所能保证疫情不蔓延;那些提前结束假期,到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的工人,他们在努力保证前线医疗物资……因为有了众人的付出,让我们对最终打赢这场战疫充满了信心,让我们在与疫情作斗争时感受到凝聚力是打赢防疫阻击战的最佳武器。

    凝聚力一方面体现在责任担当上。“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们必须坚守岗位,必须众志成城。为了能够保证特殊时期长距离的物资调配,铁路部门调配专列来保证各省份的物资能够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展示了企业的担当和责任。在这个特殊时刻,交通行业要做好旅客、物资等的运输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诸如铁路疾控人员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通宵达旦对列车、车站进行消毒、通风,这些展示了一个企业对于防控疫情的决心与态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凝聚力体现在众多党员干部的作为上。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党员请愿前往一线,用平生所学、所能去帮助湖北平稳渡过这个难关。在防疫的最前线,党旗随风飘动,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勇敢逆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当初的入党誓言。

    全国民众时刻关注着湖北疫情的最新进展,尽自己所能帮助武汉,这也是我们“越是困难,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态度。列车长的“请战书”、医护人员的“与夫书”、交警的家书……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法宝。当阳光刺破厚重的阴云,我们万众一心,必能迎来最终的胜利。(责任编辑:姜继葆)

【责任编辑:何明 流程编辑:何明】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中国有故事》第2季第6集:“乘风破浪”的大爷
    他们是合唱界的一个传奇,也是老龄化社会里的一束温暖的光。17年时间,他们从公园唱进了音乐殿堂,四重唱壮大成百人团,当年的大叔也唱成了大爷。 100多位大爷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68岁,因为对合唱的喜爱走到一起,在“非常组合”这个大家庭里亲如兄弟,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起参赛,一起吃饭喝酒,一起开玩笑逗闷子。业余的组合,偏偏要挑战专业的水准,几百场演出,一大堆金奖,人家唱音质,唱音色,他们唱情感,唱阅历。100个大爷每个单独拉出来都不能跟人家专业的比,但合在一起,就可以乘风破浪。像“非常组合”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把“夕阳”看作“乐龄”,继续释放着自己的激情,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 合肥:邮政青年变“解题达人” 奋战“双11”大考
    快递行业的“双11”大考正激烈进行,在合肥邮区中心局的考场上,邮政青年们变身“解题达人”,以创意创新各显其能,齐心协力扛起“中国邮政,我能”的青春旗帜,书写着又一个奋战故事。工作中,“数学题”成为该局很多青年主攻的方向。在运行维护中心,一群小伙子们依托数据分析项目组,通过科技赋能、数据驱动,激发创意活力。他们创新运用“简道云”搭建数据化管理模式,规范设备维护全流程管控,提高运行效率;该局国际邮件互换局场地内,量比平常多,邮件处理不能慢,面对难题,减少休息时间、加快处理速度成为青年职工答题的办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 郭长婷 姚俊)
  • “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活动走进安徽查济古村

    11月9日,“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活动走进安徽查济古村。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查济古村在皖南名气不算大,但越是这样的地方古香古韵的味道保留的就越“纯”越“真”。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查济村依旧保存着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最重要的是如今这里仍然住着村民。看,他们在溪边还在用棒槌捶打衣物。听,这捶打声在这里应该也响了上千年。
    鸡闲庭信步,猫和狗悠然自得,估计这会儿鸭和鹅在我没看到的地方也正享受着幸福的查济生活。
    小桥流水,岸边人家,白墙黑瓦,有鸡有鸭还有鹅,这画面是不是应该把它画下来?和我同样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查济古村每年都吸引很多画家和学生来这里写生,他们用画笔画着古村的美景,同时也成了古村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83岁的老画家柳新生是新时代查济村的见证者,他说:“现在村里居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造了新房子,喜气洋洋的,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都愿意回来发展了。”
    这诗里写的,画里画的地方,你心动了吗?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