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池州市补上环保欠账

池州十处黑臭水体是怎么变清的

发布时间:2018-08-07 23:4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宁迪 朱娟娟

    中青在线池州8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朱娟娟)蜿蜒的清溪河是池州这座文化名城的护城河。多年前,清溪河两畔,主城区27个水体中,有十处黑臭水体。周围居民可遭了罪。

    超1/3的城市水体不达标有历史原因。据池州市住建委副主任余祖平介绍,2005年后,池州市加大发展力度,在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水系破坏比较严重,造成许多断头水,“一潭死水”的局面渐渐浮现。加之城市生活污水收集不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死水发黑发臭。雨季来临时,污染物还会随着上涨的水体,流进清溪河,最终汇入长江。

    过去,当地政府对黑臭水体的治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余祖平坦言,这是政府在环保上的“欠账”,现在是时候还账了。

    2015年,池州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水体不黑臭”是建设海绵城市中的必达目标。池州市政府通过购买PPP项目,让专业企业来进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进而完成黑臭水体的治理。

    清溪河左畔多是老城区。位于老城区中心的百荷公园,过去也是黑臭水点之一,部分水质常年处于地表水劣V类,池塘里零星冒出几片荷叶,蓝绿藻爆发严重,周围居民不愿意靠近。

整治前的百荷公园,湖水中绿藻泛滥。

为了还这里一潭清水,“内外病症”一起治。园区里不仅有常年淤积的污泥,还有不断进来的雨水和生活污水。治理内源污染需要清淤,而防治外源污染更费心思。

负责此处黑臭水体治理的池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军告诉记者,在池州,居民习惯把洗衣机放在阳台上,洗衣的废水是顺着雨落管排走的,使得雨水和生活污水都混在一起。

让居民改变习惯很难。为此,公司通过“截污纳管”的方式,把错接乱排的生活污水截走,防止流进园区湖里。为了更彻底地隔离雨水和污水,截污一共分两次,在社区附近和进公园前。

除此之外,园区还经历一番改造。过去这里缺乏供游人使用的集散广场空间、标志性景观和导引设施。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主入口处修建了自然景观、生态表流湿地和塑胶跑道。“工程前前后后用了一年的时间,投资1900万元。”赵军告诉记者。

整治后,百荷公园的水质开始逐渐好转,目前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最近,公园的草坪上偶尔还会出现几只松鼠蹦来蹦去。

整治后的百荷公园。

池州东北部的红河是城区内一条主要的排涝干沟,西接清溪河,东连平天湖低排干沟,最终汇至长江。

这一条红河也得了黑臭病:两岸存在多处养猪、养鸭场以及非法农业种植等点源、面源污染,周边配套管网不完善,水体流动性差。去年3月25日,整治工作开始,用时近九个月,通过外源截污、源头初雨控制、河道底泥清淤、生态恢复、水动力提升及景观提升,如今红河摇身变成了能让市民漫步的景观河。

整治前的红河

整治后的红河

黑臭水体的治理与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相结合,池州市按照“源头改造-中途截污-末端整治”的治理方式,在源头环节,对小区和公建内进行雨污分流和海绵城市改造,对初期雨水污染进行控制;在中途环节,通过实施合流制溢流调蓄池工程、截污干管改造工程以及其它汇水片区截污工程,实现市政污水零排放;在末端环节,通过湿塘、潜流人工湿地、表流湿地等多级串联的水质净化设施,有效地控制进入各水体的水质,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通过湿地净化后,对黑臭水体进行生态补水,增加水体流动性,构建水体生态系统。

治理黑臭水体也成为了全市领导干部的事。池州将10处黑臭水体统一纳入到主城区流域河长制范围,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河长,建立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市政重点工程统一调度,分解到各年度计划、落实到责任人员,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工作机制。

目前,池州市的黑臭水体水质已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黑臭水体治理指南》要求,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初见成效。

水清只是开始,养水护水才是关键。治理后的水体还要进行监测,池州市建立了“政府方主导+第三方技术监管+职能部门日常监管”的运营监管团队,对PPP项目开展绩效考核和行业监管,制定按效付费机制与绩效考核标准。“不达标政府不会付费”。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