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外籍记者的“长江行”:拿起锄头植绿色 生态保护打8分

发布时间:2018-07-26 09:4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林 宁迪 吕沁东 杜鹏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林 宁迪 见习记者 吕沁东 杜鹏)虽然来到中国工作的时间已经不短,但这还是伊谷然(Ian Goodrum)第一次来到云南丽江——长江的干流金沙江流经的城市。在这里,他看到了这条中国人的母亲河在石鼓镇转了个弯,一路向东奔向大海,流入他所熟悉的太平洋。

    伊谷然是中国日报的美籍记者,已在中国工作10个月。以往,他到过的地方大多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城市,还没涉足过长江上游地区。这次,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他不仅看到了壮美的风景,还拿起了锄头和同事们一起植树,为长江添一抹绿色。

    “这里的景色很美,我有点吃惊。”植树的地方位于“长江第一湾”附近,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上百名记者要在这里种下一片记者林。和这么多人一起种树,这让他觉得很新鲜。

    更多的新鲜感还在后面等着。7月23日,采访团一行在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参观了茅台酒工厂、污水处理厂,并和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就生态保护的问题,探讨许久。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在贵州省茅台镇时,伊谷然拍了视频,为大家介绍中国名酒。

    一天的走访下来,茅台在他的眼中已经不仅是个企业。“这个小镇带给我一些新的启示。”茅台酒厂在保护赤水河上体现的企业责任、茅台镇对于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让他感受到了这些酒企的使命:保护好“母亲河”,守住环境底线。

    同样对茅台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阿尔巴尼亚籍记者哈里斯。作为爱酒人士,她对“国酒”茅台的名气早已心知肚明,但第一次踏上茅台酒的产地,她还是被惊到了:室内室外、山上山下,四处都弥漫着美酒的味道,一个个工人在给这些即将销售的白酒穿上新衣,一辆辆卡车在将赤水河的馈赠转送给更多人。

    事实上,在参与本次“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之前,哈里斯并不知道茅台酒是用赤水河的水酿造出来的。在这里待了一天,她才更加明白了长江上下游水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如果这里的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水质没有达标,你就没有办法生产酒,这就意味着在工厂里的工人没有办法正常上班,也意味着这里的家庭将不会有好的生活质量,这是个连锁反应。”哈里斯如此解释自己的看法。

    一路上,哈里斯等外籍记者都在感慨长江生态环境对于中国人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哈里斯的同事、越南籍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阮诚忠认为,长江经济带不仅是中国的一个发展战略,也是中华文化最明显的特质之一。

    在他看来,庞大的长江流域将会是未来中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试验场,而眼下还需要更多细节的规划和行动。因此,他给目前长江的生态保护工作打了8分(十分制),既是希望将来能看到长江上更多的绿色创举,又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到长江,看到长江,体会长江。

    视频制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视频记者 杜鹏 吕沁东

【编辑:董志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