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6.55亿元的“生态罚单”如何推动滇池治理

发布时间:2018-07-21 16:0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宁迪 朱娟娟 杨杰 王林

    中青在线昆明7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朱娟娟 杨杰 王林)上游的污水流进下游,水质不达标怎么办?罚!为了让昆明市的母亲湖滇池重回过去的美丽风光,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昆明市各区政府缴纳了6.55亿元的生态补偿金,用于滇池流域河道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过程中,昆明市政府向记者们公布了这一最新数据。

    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还能在滇池淘米洗菜、游泳。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农业污染加剧,处在昆明市下游的滇池“风光不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昆明市副市长吴涛刚来这里工作时,对滇池的印象便停留在“很多蓝藻出现,恶臭味一阵阵飘来”,那时的滇池水质已经降到劣五类。

昆明市副市长吴涛就滇池治理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从“九五”到“十二五”,连续四个五年规划,滇池治理都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昆明市政府开始用“硬手腕”整治遏制生态污染,其中,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加强滇池流域各区政府的治理意识,起到了倒逼的作用。

    滇池的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上游河道,昆明市政府在2017年4月出台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建立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征收,“下游水质不达标,上游就要负责。”在吴涛看来,滇池治理是系统工程,各区要齐心协力。“单靠某一个区单打独头,根本治理不好滇池。”

    据了解,自征收生态补偿金以来,各县区向市政府缴纳补偿金最多的是官渡区,占了补偿金总额的50%以上,“因为该区河道比较多,还处于下游。”

    因为处罚金额比较大,一些区政府觉得有些“委屈”,吴涛的办公室没少被各区政府官员敲门,有的政府还写了报告,希望市里能从实际情况完善对各区的考察。

    “比如雨季旱季的差别,旱季的污染负荷更好控制,到了雨季比较难控制”,吴涛说,市里听取了各区政府的合理意见,调整考核机制。

    收上来的生态补偿金怎么用?吴涛告诉记者,根据生态补偿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会投入到滇池治理的重点项目上。“钱还是回到各个区,但这笔钱必须用在生态治理上。”

    目前,滇池流域水环境、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显著改善。2016年滇池全湖水质由劣五类好转为五类,2017年滇池全湖水质类别继续为五类。吴涛表示,昆明市政府力争在2018年,使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分别达四类和五类。除了对滇池开展生态补偿,未来,昆明市政府也要在滇池外推广这个机制。

【编辑:张曼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