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12/25
13:46

构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

——开创“1233”工职特色网络思政育人新局面

作者: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青在线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面创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一、把握网络思政主基调 确定融媒体育人总目标

    在高校思政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育人质量已成为当下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势下三全育人工作内涵,充分了解学生网络生活的状态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网络空间构建起“1233”具有工职院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育人体系,“1”即围绕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职·易班”、“工职青年”两大网络思政教育推手;“3”即深挖三类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3”即建设三项网络小微思政工程,打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走出藩篱,采取浸润式育人模式,结合新媒体并融于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提升学院网络思政育人实效,形成了可借鉴推广的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

    二、工职院“1233”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一)围绕一个核心,占领青年学生网络思想阵地前沿

    学院始终以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我院青年心目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学生传承坚定的理想信念、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改革开放的精神,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青年的血脉,融入青年的灵魂,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红色经典诵读

    (二)形成两个推手,助力构建完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院基于当前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事不网的新媒体环境,从“全环境育人”的角度形成入脑、入心的网络思政教育推手,让思政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上看得见、悟得懂、听得进。

    1.建设具有工职特色的“成工职·易班”,设计易班熊为工职易班卡通形象,开发出“易签到”、“毕业跳蚤市场”等多款具有学院特色的轻应用。我院易班推文进入教育部头条共18次,活跃度长期排名在全省前15名。策划组织网上活动50余起,在抖音上发起的体育文化活动“我心中的运动会”全国有1100万人次观看,100多万人次点赞,20万人次转发。加强工职匠星、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等优秀朋辈群体的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具有网络影响力的同龄人团队,有的放矢地树立导向,让青年学子的同龄人成为正能量的发光源,提高网络育人成效。

    2.建设以“工职青年”微信、微博、抖音为主的新媒体矩阵。依托新媒体矩阵,开展线上主题教育29期,督学信息110期青年大学习期,覆盖全院13000余名青年学生,累计开展思政引航、团学活动、信息发布等4类主题线上宣传推送,推文累计200余条,10000余名同学点赞关注,扎实推进网上思想政治育人工作。

    (三)深挖三类文化精髓,提升青年学生道德文化修养

    1.持续打造“弘扬华夏文明 传承天府文化”的文化品牌项目

    将传统文化融入社团活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播新路径,持续高质量打造墨韵社、汉服社等7个传统文化学生社团;组建“传统文化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建设专场活动10余场,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近师生;打造学生宿舍传统文化长廊展示区,以4个传统文化展示模块为基础,覆盖30余个传统文化主题,累计展示作品800余副;通过摄影、拍摄相关抖音短视频,用浸润式育人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青年的血脉,融入青年的灵魂。

    2.组建红色经典诵读工作室,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创建红色经典诵读工作室,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纳入素质学分体系,以读、诵、写、享四种形式组织开展“青阅·青声”诵读活动、撰写精读笔记,组织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沙龙分享会,组织100名同学精读红色经典理论著作,组织1000名同学阅读红色经典纪实和文学作品,录制音视频材料100条,组织10000名同学分享的传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融入学生课余生活,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诵读经典

撰写红色经典诵读读后感

    3.聚力打造工匠文化节,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匠心匠魂

    持续举办工匠文化节,一是以“传承工匠文脉,激发创造潜能”为主题的专业文化节,二是以“挑战自我极限,炫动青春风采”为主题的体育文化节,三是以“丰润艺术情怀,放飞人生梦想”为主题的艺术文化节包括建筑文化节、财经文化节、IT文化节、汽车文化节、物流文化节、智能制造文化节、轨道交通文化节等7个专业文化节及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九项活动,将理想信念贯穿活动始终,让文化节成为学院文化盛事。

    (四)打造三个小微思政工程,打通网络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潮”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同时也利用新媒体育人平台构建起“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知行合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

    1. 创办“青阅青声”微信公众号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青年学生头脑,让学生在诵、读、分享的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公众号创办以来,全院共推选60余名学生参与线上音频录制,每周由2—3名同学录制一期经典著作诵读音频,共录制9期线上诵读音频,采集、筛选学生诵读音频材料50余段。自新冠疫情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青阅青声开设了“抗疫”特别专栏,学生累计录制13段音频,通过青阅青声平台为抗疫加油发出青春之声。

    2.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打造“短视频+”网络思政育人工程

    基于大数据以及从树立学生正确意识形态到育人实效的有机转化,我院在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中,提出了“短视频+"的小微思政工程概念。开发红色经典、传统文化慕课微课资源,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教育”的身份及对“传统思政教育"抵触的心理。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在网络上呈现,建设4个视频制作、推送模块。一是学业技能,包括专业技能、知识科普、办公软件等;二是生活技能,涵盖运动健身、美食探店,校园助手;三是校园业务,以短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与学生切实相关的业务办理、失物招领、公益活动、社团组建等;四是校园红人,以学生个人事迹、思想引领、学习标兵、文艺修身等方面,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角度的网络思政育人短视频,以妙趣横生的方式“霸屏”学生网络空间,想学生之所想,发挥高职人才聚集的优势。

    3. 打造匠心微影——微电影项目团队,组建学生编剧组、演员组、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组等学生骨干队伍

    通过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剧本题材的选取和内容的编写,打造原创网络宣传优秀作品,“匠心微影”工作室,深入发掘好素材,拍摄原创微电影10部,开发传统文化、天府文化、红色经典短视频、音频不少于200个。让学生在体验式创作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等主流思想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育人全过程、影响全方位、播放全效能的“网络思政育人”高能量。

    三、工职院网络思政育人成果

    近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工业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成都市工业旅游示范点、成都市天府文化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建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学院团委荣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成都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团队、成都共青团关爱留守儿童先进集体。

    2016年院学院院级学生社团参加了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最强社团”比赛,斩获了视频类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团体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爱心千流社获得新媒体人气奖;2019年匠心微影工作室拍摄制作的20余部抖音视频,参与“锦绣天府 光影校园”在蓉高校摄影、微视频大赛,斩获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和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2020年我院原创校园电视台法治节目《法制新闻:我心中的法》荣获成都市教育系统第五届校园电视台法制节目竞赛大学组一等奖;2020年院团委在“成都好YOUNG短视频”大赛中,荣获组织奖。

    青年在哪里,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在哪里,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上,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延伸到网络上,在网络空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确保“立德树人”得以全面落实,汇聚网络正能量、唱响育人主旋律,工职院在行动!

【责任编辑:唐红】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