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12/24
08:55

绽放战疫青春梦 共奏云端爱国情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思政教育纪实

作者:祁敏 柳洲 来源:中青在线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案例基本情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广大师生抗疫必胜的信心,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陕西职院以“网络新时代 战疫好青年”为旗帜,以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把国家“战疫”的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履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职责的重要契机。在积极引导舆论的基础上,充分激发青年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影响的主体性潜能,通过充分利用多样化、广覆盖的融媒体矩阵,在全体学生中持续开展“学”、“读”、“写”、“创”、“发”等“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从理论、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线上线下的有机联动中学生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做”的主体,让青春无悔成为“战疫”的靓丽色彩,让新时代爱国情怀奏响在云端。

    二、实施过程与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疫情防控中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高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而伴随着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熟稔掌握,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主体地位愈发凸显,尊重并相信青年学生的热情和能力,是5G融媒体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陕西职院结合网络时代特征、青年成长特点、高等教育规律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在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以“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以构建网络育人“新生态”为主线,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易班、微信及QQ群组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导向鲜明、主题突出的互动式以及启发式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精神堡垒作用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成效。

    1.“学”习新理论,坚定爱国信念。

    一是加强学习,统一认识。陕西职院通过钉钉、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组织线上宣讲会,聚焦防疫期间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健康理念和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切实把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作为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

    二是聚焦问题,团课培训。陕西职院聚焦“充分体现教育系统抗击疫情的担当作为、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断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等五方面重点内容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了2020年团课教学。其中,承担此次培训工作的共有27名学工干部和辅导员,学员涵盖团支书、优秀团员以及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学生592名。在此次团课培训线上直播学习中,授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通过提取全民战“疫”中的教育素材,引导青年团员牢记责任使命、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心理战“疫”防线,在做好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正视社会舆论,在身体力行中释放先锋力量。听课学生以课后讨论、作业等形式积极参与网络团课学习活动。在课上学习活跃的气氛与课下互动热烈氛围中,团员青年们在抗“疫”中思考、在战“疫”中成长。

    三是用好易班,反馈学习。在充分运用网络直播的基础上,陕西职院依托易班平台建立分团校优课,便于学生课程学习、资料回看,将考勤、授课、复习、课后思考、考试与易班结合,充分发挥易班平台反馈及时、数据可视的优势,真正停课不停“学”,切实保障学生在家线上学习的有效性。

    2.“读”出你的爱,奏响爱国乐章。

    为凝聚声音的力量,汇集大家的心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爱,引领大学生参与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陕西职院聚焦党的领导、中国制度优势、突出人物事迹、抗疫情况等内容,面向全院学生积极发起了“‘读’出你的爱”主题教育诵读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院青年学生们积极报名,温暖人心、激人奋进、鼓劲加油的,凸显个人正能量情感的诵读音频作品大量涌现,包含了心里话、演讲词、故事、诗歌、散文、歌词等多种形式。经过初、复、总赛共评选出优秀作品24项,活动前后共发布了主题系列推送8期,并通过微信、易班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和展示,累计阅读量达到18000。病毒无情,大爱有声,在一声声真情诵读中,青年同学们向着伟大祖国发出内心深处的“告白”——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写”下新故事,彰显爱国志向。

    为争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和宣传者,书写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弘扬抗疫精神,领悟使命担当,陕西职院开展了“‘写’下新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从“讲述抗“疫”故事,倡导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等角度展开自己对疫情的亲身感受,在赞扬行动者与奉献者的一笔一划中,体现青年一代在这场战役中的认识、思考、责任和担当。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全院学生踊跃投稿,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自己在疫情期间所经历或所感受到的感人事迹,并向处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所有为抗疫工作做出贡献的人致敬。在这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战役情·学生说”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些作品也通过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平台相继进行了系列推送,受到全院师生的广泛关注,被大量转发和点赞。

    其中,有一篇来自18级空中乘务专业的某同学,他在文中写道:“今天在村口执勤,每个社区的党员去义务卡关口,禁止任何人出入。原本是党员的爷爷要去的,不过他年纪大了我就替爷爷去了。前半天,先来了一辆消毒车给马路上喷洒消毒液,其后宽敞的大陆上再也没有一个人影。我和另一个党员(一个巷子的伯伯)在关口生了一堆火,御寒。看着燃烧的木柴忽然想起一句话:艾青曾说的一句话“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是的啊,也必然没有过不去的疫情。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并不是靠武力的强弱来决定的,而是在真正面临灾难的时候,一个政府是否能让人民感到放心,安心才是真正的强大,很庆幸我生长在中国。”在这简单近乎独白式的文字中,看到的是懂孝悌、知感恩、担责任的美好品质在祖国青年一代身上昂扬生长。

    4.“创”作聚真情,厚植爱国情怀。

    面对严峻的疫情,平时活跃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同学们,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学院的纪律组织规定,一个个变成了“宅男宅女”。因此,陕西职院充分运用抗疫这个历史和现实结合题材,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及爱好特长,通过手工、书法、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参与“‘创’作聚真情”主题创作活动,丰富学生居家抗疫生活、展示当代大学生在抗疫阻击战中的信心与士气。

    在抗疫主题系列作品中,陕西职院广大青年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等角度自由创作,有的展示自创的健身舞曲、有的为家人烹调美食小吃、有的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此外,也有人用相机记录着感人的瞬间、有人以画抒情,用画笔注入温暖的抗疫力量、还有人以爱为墨书写出天地间的大义。经过后期师生收集、评价等环节,共有近200件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了公开展示。同时,有11件手抄报作品参与了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抗 “疫”作品巡展。依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学生们用艺术传递爱心,用创作表达敬意,以最美的奋斗姿势砥砺前行,众志成城,抒发着共同“战疫”的伟大决心。

    5.“发”出心声音,传播爱国能量。

    此次疫情处于社交媒体高饱和度传播的环境中,信息充分集中带来了治理的高效,信息过载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影响,焦虑、恐慌等社会情绪出现乃至蔓延。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相当重要。基于此,陕西职院每周就可能引发舆情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早进行舆论引导和线下处置。并组织开展了“‘发’出心声音”主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近百名青年学生自发自愿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以身作则,不信谣、不传谣。在党中央指示精神下和学院的组织要求下,积极参与学习、转发及评论等活动,服务他人,提升自己,传播文明,收获希望,凝聚抗疫力量,传播爱国正能量。

    三、工作创新点及启示

    此次疫情,陕西职院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用生动的社会教材切实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为课堂,将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及使命感培养三个维度,针对疫情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争做理论先锋、实践先锋和思想先锋,有效形成全院合力,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成为抗击疫情战线上忠诚的践行者。

    从长远角度来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极速发展,各高校一方面仍需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常态工作,通过采用线上线下形成合力与课内课外互融共生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正向价值引领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云教育活动,持续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网络阵地建设作为工作基础,善于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形成融媒体平台互联互通互借力的态势,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正向育人功能,产生广泛传播与深度辐射的重要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唐红】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