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变迁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就指出:“如果我们忽略有关锁与钥匙的制造者们的史记不提,那将是不可饶恕的。”他又在讨论中国锁具的章节中说:“可惜至今亚洲锁匠的艺术历史,连起码的一页都没有。”
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却也激励着现在的我们去解它,保护锁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锁的世界。
原始本能时期
原始时期,人类过着穴居生活,生活状况十分艰苦,常常在夜间遭遇野兽的袭击,为了保证人身和食物的安全,聪明的人类利用重石来挡住穴洞。这种锁闭方式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安全装置。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使用自然原料制作工具。距今约十至二三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因为私有制产生,为了保护私有贵重物品,人们便开始利用兽皮来包裹财物,并用绳结在外边反复打结、系牢,有需要的时候再用“觿”打开,这是最原始的锁与钥匙的雏型,也是中国最早的锁具。
自我意识觉醒时期
01 木门闩——民族的智慧
木锁在中国出现的年代相当久远,《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锁”字条写道:“早在公元前 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就留存有装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锁。”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古代中国早期形态最为具体的锁具,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锁具。
02 金属锁——锁具的发展
最早的金属锁是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青铜锁具。这种铜锁还是沿用了原始的木质锁具的结构,只是材质有所更改。
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的探索,人们又创造出簧片维结构的锁具,此锁的锁体内装有三片片状的弹簧,因此被称为“三簧锁”。簧片锁是中国人在春秋战国之前独立发明的。它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机关制造的实用金属锁具,其跨越三千多的发明发展技术史,非常值得中华民族骄傲,到了东汉,金属锁具已经遍开始制造和使用。
03 装饰锁——文明的升华
在民族风俗和人文气息的影响下,人们赋予锁具越来越多的意义,使得锁具不再是单纯的开关用具,更是可以表达人们愿望、情感的工具。这些锁具大多是没有启闭功能的,它彻底的抛弃了锁具本身的封缄功能,而是完全表达人们的内心。
这些人们用心装饰的各种图案、纹样中包含了人们对安定祥和的生活,对幸福美好的未来的期盼和憧憬;包含了对孩子和晚辈的身体健康、学业成就的美好愿望;包含了对家庭的爱…还有许许多多的情感和愿望,这是人们在精神上赋予锁具的一种升华意义。
一把长命锁,赢来稚子新生,更灌注了父母的祝福。
一把鱼锁,既是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意。又如同睡眠时也从不闭眼的鱼,日夜守护着家宅,保阖家平安。
鱼同“余”音
一把同心锁,锁住连理枝。
自此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不同等级的地位和身份、尊卑,是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特有产物,其表现了森严的等级关系,决不可乱用。
按照古代等级制度的规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能用“士”、“吉”字孔锁,王侯将相又另有区别,而“喜”、“寿”是在喜庆寿诞上用。
自我意识发展时期
1886 年,美国人林纳斯•那鲁父子研究成功用金属制成的机械弹子锁,开始了机械弹子锁时代。
由于声、光、机、电、磁的发展,锁具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1974 年,美国研究成功六个电子锁电路,并称这种锁为电气锁。
从1985年开始,世界电子锁生产的发展风起云涌,以美国耶鲁制锁厂、欧洲的西沙集团、西德的多姆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制锁行业,已经开发出包括电子卡片锁在内的十多种电子锁。
正因为科学技术有着突破性的发展,现代微电子生物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使锁具行业正朝着技术含量高、安全保密性强的方向发展。
结语
中国锁具历经了时代的沧桑,时至今日那些苍老的古锁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上各种不同时期中产生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的变化,承载着各个不同时代中装饰纹样,结构机关。因此,锁具也是一种象征时代的符号,在方方面面中透露和传递着信息。
而中国锁的未来不仅在于结合锁具的使用功能与艺术功能,更在于融合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创造中国锁具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