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中国梦·黄河情】宜川王湾村的脱贫蝶变:“产业扶贫+”让乡亲们富起来

发布时间:2020-09-21 21:11 来源:华商网 

    华商网讯 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的王湾村,辖3个自然村,共有130户363人,曾经这里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其中贫困户占44户126人。因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产业落后等原因,很长一段时间王湾村在深度贫苦里徘徊,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这里便成了扶贫干部心目中的一块“硬骨头”。

    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王湾村瞄准“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找穷根、摘穷帽、破穷境,走出了一条“能脱贫,不返贫”的小康之路。

    找穷根——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是贫困主因

    “过去由于村子里面没有优秀产业,很多乡亲们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为主,收入来源很不稳定,有的还曾经因为每年准备年货没钱而发愁,”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二级主任科员贾李锋说,“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就发现,村里没有优秀的产业,而且现存的产业过于单一,是王湾村曾经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照宜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街道“五抓五强五解决”脱贫攻坚举措,经过深入研究王湾村的地理、区位、生态优势,最终确立“产业转型谋发展、旅游带动促增收、设施改善优环境”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坚持‘一人一亩花、一户一棚菜、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方向,将产业转型和旅游带动融合起来,为王湾村谋划生态休闲采摘园、牡丹花卉观光园、鱼蟹养殖垂钓园、水上游乐体验园、民俗新居安乐园五个特色园区,以此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休闲游玩”,贾李锋说。

    摘穷帽——因地制宜、打造村内特色产业发展

    为了摆脱王湾村产业单一的局面,当地的扶贫干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提出了“以棚强农、以畜富民,以游兴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争取项目支持、推广设施农业等举措来搞产业,助发展。

    王湾村村民杨水合谈起家里的脱贫致富路,异常的高兴:“之前还没有脱贫时,我们家也就种个玉米,每年收入在六七千元左右。但是自从政府的扶贫政策到了以后,现在我们家不仅种玉米,还种蔬菜和甜瓜,每年到了收获甜瓜的季节就特别忙,收入就变得多了起来。如今靠着政府的帮助我家每年收入可以达到五六万元。家里现在住的也好,娃娃都有自己的房间了,在外地上学回来以后,不用全家挤在一个土坯房里面”。

    站在242国道旁,王湾村月亮湾大棚种植基地的150个公棚尽收眼底,延安大学派驻王湾村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张冰雁指着面前的种植大棚:“不要小瞧这些公棚,村民的致富路全靠它们,这些工棚每个有相当于6分地的面积,全部是免费给村民种植。里面种植的作物有甜瓜、西红柿、草莓等,这些种植物全部天然养成不添加农药,每个棚每年的收入都在一万元到一万五左右。”

    破穷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落后短板

    “改善王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也是该村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张冰雁介绍,“在这方面,我们从水、电、路、房改善上寻求突破,现在累计投资1200万元,先后完成了巷道硬化、广场建设、路桥补修、村庄亮化、屋顶处理、人畜饮水、电网改造等项目16个”。

    特别是针对王湾村白家庄几代人蜗居危窑的现状,王湾村按照“三精”管理要求,坚持群众自筹不超标、安置面积不超标的原则,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建成特色民俗新居48院,搬迁安置群众50户150人,其中易地搬迁26户81人,避灾搬迁24户69人,圆了王湾村村民百年的安居梦。

    如今的王湾村一改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住房一孔窑、睡觉一张炕”的旧生活,迎来了“庭院有菜园、门前有花廊、村巷有文化、房屋有特色”的新生活。据统计,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8元,比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51.2%;村集体经济收入5.45万元,比2014年增长了26倍,王湾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脱贫到富裕的华丽蝶变。

【责任编辑:曾宪旭 流程编辑:曾宪旭】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滁州南谯区:“村企联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一串串绿色葡萄掩映在枝架中,一排排水果种植大棚鳞次栉比,村民们在园区穿梭、忙碌,进行采摘、分拣、打包、搬运工作。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元松村精品水果产业园。

    在园区内,还有突尼斯软籽石榴、新西兰猕猴桃、澳洲蓝宝石葡萄、法国西梅等精品水果。3年来,该产业项目累计帮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

    产业红火发展,离不开“村企联建”的功劳,该项目由元松村与滁州熠鲜生态农业公司联合打造。近年来,南谯区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思路、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优势,结合村里土地、劳动力资源,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南谯区涉农村(居)共63个,几乎村村推进“村企联建”工作,第一批14个村与19家企业结对共建,谋划实施共建项目18个。14个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34万元。

  • 神山村:“逃山”的后生纷纷回村
    回村20年,这位土生土长的年轻人记得过去在村子里广为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旧衣裳,红薯山芋当主粮……”,同样是有关生活的定义,现在村民们都流行说,“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 甘肃:种下中药材 治好“穷病根”
    甘肃岷县有着“千年药乡”的美名。每天凌晨四五点,农户与采购商便聚集在占地400亩的“当归城”,开启持续半天的药材交易。
    岷县的交通算不上发达,但还是把“当归城”建在了最便利的212国道入城之处,尽量给交易提供便利。每天早上7-9点为市场的交易高峰期,周边乡镇的商贩和农户都会聚集在当归城内交易。 
    据了解,当归城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25万吨,交易总额80亿元。岷归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岷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