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文化
2020
02/28
10:00

疫情中,这些普通人的日记刷屏 | 战疫暖音

来源:中青在线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欢迎收听:

    疫情之下,人们到底都在如何生活?

    我们搜集了几份在朋友圈刷屏的日记,并有幸联系到了日记的主人,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将这些日记收录为《战疫暖音》系列节目第6期。

    在这里,你将会听到,那些不同的灵魂在危难中发出的相似疾呼,在封锁的城市里,温暖与勇敢时刻出现。

    武汉,深夜,一名小学生悄悄起身,在日记里写道:

    妈妈,我们差不多也有十来天没见面了吧!哦,2月3号早上,您来过一次,给我送书,可是,您只在门口站了站,就转身走了。妈妈,我站在门里,不敢叫您一声“妈妈”,我怕您又忍不住流泪。您放心,我一切都好……

    校长妈妈说:“未来的孩子可聪明了,他们让病毒细菌和野生动物们,在它们自己生存的地方去生活。”我记住了校长妈妈的话。

    原来坚强,真的不分年龄。

    有的小孩会说“我把爸爸妈妈借给你,但要记得还给我”;有的小孩笑着送走爸爸妈妈,笑着加油打气,转身就哭得喘不上气。

    当这些小孩长大,就成了下一个勇敢的成年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出这句话的,是在货车上吃着泡面的农民,他正准备将家里的蔬菜运到一线。

    很多后人所评价的壮举,很多时候都是一群看起来平凡又普通的人做的。

    在我们搜集的日记中,很多医生护士都觉得自己就是普通人,比如一位从外地支援湖北的护士就觉得自己是“被神化的后来者”,她在日记里写道:

    我们比武汉当地的医生差远了。

    他们可是从1月底到现在持续工作着的。

    还记得第一次夜班,我跟一起上班的丁医生闲聊几句,他个子不高,话不多,双眼布满血丝。他已经连续22天每天上班,3天一个夜班,下夜班就自我隔离……

    下午又看到丁医生,他今天夜休来医院交资料。他对我说,53床怎么样了。

    这让这位护士特别感动,她又在日记里继续写:“你看啊,这就是这个岗位的人的本心呀,每个人都差不多,很多很多人的真心,你看到了吗?”

    其实许多人都看到了,包括宅在家盯着手机屏幕的你,包括仍努力维持交通运转的司机……

    张一弛是武汉一名最普通的市民,从事金融咨询行业,封城后临时当起了志愿司机,有一天,他在汉口站接到了一位年轻医生。他在日记里记下了如下的对话:

    我问他:“你爸妈会不会担心你的安全?”

    他说:“他们才不担心,我爷爷退休前是卫生所的,他就担心我赶不回武汉上不了班怎么办!”

    这位临时司机其实是瞒着父母出来当志愿者的,在写下这篇日记不久,医护人员有了专门的保障车队,他也不用再出门了。

    原来,在这座城市上空,有那么多不同又相似的声音回荡。当城市陷入深夜,我们看到,在这一片夜色中高楼林立,万家灯火常亮不熄,成千上万的鼓舞从四方涌来,原来,危难时刻,遍地英雄。

    原来,那么多人无畏地走向风暴之眼,调配全国之力,撑起重灾之地。

    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灿烂的清晨早日到来。

    出品人:张 坤 史力学

    总监制:董 时 赵 倩

    总制片:闵 捷 付豪杰 王俊秀

    策划人:丁汪敏 郭俊堃 李 想

    编 导:戴月婷

    统 筹:李雪静 卢 婧

    文 案:戴月婷

    宣 发:张浩祯 张思源 张 胶

    嘉 宾:何炅

    供 图:《战“疫”暖音》节目组

    音视频:《战“疫”暖音》节目组

    特别鸣谢: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

    故事来源: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华西重症小魔鬼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华西重症小魔鬼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杨庭钰

【责任编辑:张胶】